APP下载

《唐刺史考全编》增订(二)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贞观开元刺史

曾 涧

(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

《唐刺史考全编》增订(二)

曾 涧

(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

《唐刺史考全编》是2000年出版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唐代文史研究著作。但由于该书出版年代较早,不少新出墓志资料未能加以利用。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收录了唐代墓志两百余方,不少墓志均为首次刊布,其中保存有大量唐代刺史相关史料,择其要者,参以传世文献,可对《唐刺史考全编》加以增订。

《唐刺史考全编》;唐代;刺史;增订

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编》[1](以下简称“《全编》”)自出版以来,专家学者利用新出石刻资料多有补正。笔者亦撰有《〈唐刺史考全编〉增订》一文①,增拾他家补正之未及者。近读《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于此续有所得,现择其要者,依原书编次体例,略作增补。其中,《全编》已有考证,仅作补正者,在刺史姓名前用“◎”标志;《全编》误增条目,据考证应删除者,在刺史姓名前用“●”标志。不当之处,仍祈方家指证!

1.卷一京兆府(雍州)上 贺拔玄一(贺拔玄壹) 高宗时

《贺拔希周墓志》(大历四年):“祖雍州长史讳玄一。”[2]368唐高宗贞观二十三年(648)七月三日,改雍州别驾为长史,以长史领州事。是知其为雍州长史当在高宗后。《姓篡》卷九:贺拔一云,给事中,岑仲勉先生校云:“考《元龟》一六一,贞观二十年正月有太子中舍人贺拔玄壹,‘云’盖‘玄’之讹。”[3]1315按:贺拔一云,即贺拔一玄,盖贺拔玄一之乙倒。贺拔玄壹,当即贺拔玄一。

2.卷一京兆府(雍州)上 萧德昭 高宗时

《萧璿墓志》(开元五年):“父德昭,皇朝中书舍人、兵部礼部侍郎、雍州长史、右金吾将军、兰陵县开国子。”[2]245德昭,贞观中为汉王府参军,见《盖蕃墓志》[3]258。咸亨年间为右庶子,见《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仪凤元年为兵部侍郎,见《元龟》卷六一二。其为雍州长史,当在高宗时。

3.卷三华州(太州、华阴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贺若景忱墓志》:墓主龙朔二年(662)卒,春秋卌。“父孝义,皇朝尚书左丞、青齐虞兖同华岐七州刺史、襄邑县开国公。”[2]128《姓篡》卷九贺兰(若)氏:“孝义,唐尚书左丞。”孝义,武德三年(620)为晋州长史,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六《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之铭》[5]15038。《全编》青、齐、虞、兖、同、华、岐七州均未著录,应据志补列,其仕履,当在贞观前。

4.卷三华州(太州、华阴郡) 萧璿 睿宗时

《萧璿墓志》:“神龙首岁,皇历中兴……帝嘉乃诚,擢授宁州刺史。……公下车布化,褰帷导俗,怀惠畏威,革讹去弊,此公之理洺州也。……公简其时赋,殊其日力,俗免凋缺,人用康宁,此公之临华州也。……于是加公银青光禄大夫,授广州都督……考终举善,结课居多。……是用拜公太府卿,兼知东都留守。……京畿辇毂……古称难理……是用命公为京兆尹。……寻以大驾移跸……是用转君为河南尹。……享年六十有六,以开元五年五月四日薨于河南府之官舍。”[2]245-246《全编》京兆、东都、广州著列萧璿,其宁州、洺州、华州、河南尹均阙载,应据志补列。《元龟》卷一一三:开元四年(716)十二月,“帝将幸东都,以京兆尹萧璿充置使”[6]。玄宗开元五年正月辛亥,幸东都。二月甲戌,至东都。则其转河南尹当在开元五年初。其刺宁、洺、华三州,当在中宗、睿宗时。

5.卷四同州(冯翊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6.卷五岐州(扶风郡、凤翔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7.卷七鄜州(洛交郡)◎李彦佐 大中八年—十二年(854—858)

依据详后9。《全编》列于大中六年,疑误。

8.卷九丹州(咸宁郡) 阎永吉 高宗时

《赵自慎墓志》(开耀二年三月廿八日):“夫人河南阎氏,隋通议大夫敏之孙,皇扶丹二州刺史永吉之女也,去总章元年九月廿一日终于私第,春秋卅有六。”[2]178

9.卷九丹州(咸宁郡) 高择 大中九年(855)

《高潞权葬墓记》:“曾祖拪鸾,皇瀛州刺史,赠司空。祖霞寔,皇夏州节度使,赠太傅。父择,前丹州刺史。公即太守之长子也。才过弱冠,气量皆成,以太守罢郡,侍归于鄜畤。因太守与李节使深分,遂就军门,□为右职。……以大中十二年八月廿七日殁于鄜州官舍,享年廿四。……以其年十一月廿七日窆于京兆府万年县少陵原洪原乡曹□村大茔之西,袝太守仲弟皇绥州刺史摸之茔内,礼从其权也。”[2]615志称“才过弱冠”,则当为大中九年,时墓主年廿一,是年高择罢郡归鄜。其曾祖高拪刺瀛、祖高霞寔刺夏,于史无征,其时待考。

又,墓志云:“以太守罢郡,侍归于鄜畤。因太守与李节使深分,遂就军门,□为右职”,此“李节使”显为鄜坊节度,疑即李彦佐。按李彦佐为鄜坊节度,虽确在大中年间,然起讫何年,並无的证。诸家所据均为沈珣《授李彦佐鄜坊节度使制》“守雕阴重藩,羌浑小扰”之语。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列在大中二年至四年,岑仲勉先生《唐方镇年表正补》已正之。但岑氏据《通鉴》大中六年四月,“党项复扰边”之记载,疑其大中六年刺鄜[7]1482,《全编》从之,似仍未洽。考《通鉴》大中四年九月:“党项为边患,发诸道兵讨之,连年无功,戍馈不已。”[8]8043知党项扰边,非大中六年独有,“连年”有之;况制称“小扰”,事必经常,史非必书,若无旁证,实难遽断。复检《通鉴》大中九年“三月,诏邠宁节度使毕諴还邠州。先是,以河湟初附,党项未平,移邠宁军于宁州。至是,南山、平夏、党项皆安,威盐武三州军食足,故令还理所。”[8]8056是彦佐之始为鄜坊,不能迟至大中九年三月。大中七年彦佐任朔方节度;次年,刘潼已继为之[7]152,则彦佐刺鄜,又必在大中八年后。合而观之,彦佐为鄜坊节度,即在大中八年。次年,高择罢郡,尚在任上。墓志记高潞大中十二年八月卒于鄜州官舍,似其时彦佐尚在任。《唐方镇年表》、《全编》大中八年至十二年空阙,似可据此补列。

10.卷一一宁州(彭原郡) 萧璿 中宗时

依据见4。

11.卷一七绥州(上郡) 高摸 大中十二年(858)前

依据见9。

12.卷二一银州(银川郡) 高霞寔 其时待考

依据见9。

13.卷四二瓜州(晋昌郡) 马文举 高宗时

《马太师墓志》(景龙三年):“父文举,皇朝瓜沙二州刺史、松州都督、右骁卫将军、上柱国、绛郡开国公。”[2]225《马元锡墓志》(天宝□载):“王父文举,唐右骁卫大将军、使持节廿七州诸军事、松州刺史、绛郡开国公。”[9]《姓纂》卷七诸郡马氏:“唐左骁卫将军马文举,长安人”,‘左’当为‘右’误。文举,太宗征高丽,为果毅都尉,以功拜中郎将,见《通鉴》卷一九七,则其刺瓜、沙、松三州,当在高宗时。

14.卷四三沙州(瓜州、燉煌郡) 马文举 高宗时

依据见13。

15.卷四九河南府(洛州)上 独孤瑛 永徽三年(652)

《杨守澹妻独孤法王墓志》(永徽三年十月廿五日):“曾祖善,周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冀定等二州诸军事、莱国公。祖祥,隋梁州刺史。父瑛,宗正少卿,鼎观饶汴定洛六州诸军事、六州刺史,冠军公。”[2]91墓主贞观廿三年(649)卒,年廿九。《杨守澹墓志》(龙朔三年):“夫人河南独孤氏,洛定二州刺史、冠军公瑛之第二女也。”[2]132《元和姓纂》卷一○:独孤善,“随河内公。孙暎,司勋郎中、洛州长史。”[3]1458“暎”当为“瑛”误。高宗显庆二年(657)始置洛州牧,改刺史为长史,理州事。“洛州长史”当从墓志作“洛州刺史”。其任鼎、观、饶、汴、定、洛六州刺史,均在永徽三年十月前。

16.卷四九河南府(洛州)上 萧璿 开元五年(717)

依据见4。

17.卷五三郑州(荥阳郡) 封言道 高宗、则天时

《李松墓志》(开元廿四年):“公外祖父,故驸马都尉封言道,镇静雄藩,则守并扬二大都督府长史。剖苻共理,则历汴魏怀郑等卅五州。”[2]286《封言道墓志》(圣历二年):“仪凤二年,迁瀛洲刺史,寻迁青州刺史。……其年,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隆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凡历二十三州。”[10]66-73按《全编》著录封言道刺汝汴宋淄四州,客洪刚先生增补怀州等十七州[11]75-83,今补扬、魏、郑三州,计已可考知者二十四州。《封言道墓志》称其“历二十三州”,“三”、“五”形近,“二十三州”,或为“二十五州”之讹。《李松墓志》之“卅五州”,当作“廿五州”。其仪凤二年(677)至永隆二年(681)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剖符魏、郑,当在高宗、武后时。

18.卷五四汝州(伊州、临汝郡)◎韦霸 大历元年(766)

《韦介墓志》:“公讳介,汝州刺史霸之第二子也。……大历中丙午岁,汝州追建先茔,启旧殡而归袝于此。”[2]359大历丙午即大历元年。《全编》疑“代宗初”,欠确。

19.卷五五汴州(陈留郡) 独孤瑛 贞观时

依据同15。

20.卷五六宋州(睢阳郡) 谢统师 武德四年(621)

《谢统师墓志》:“(武德)四年,授亳州总管,兼摄宋州刺史。……五年,除颖州刺史。……贞观元年,授湘源郡公、归州刺史。”[2]64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八日卒,年七十四。

21.卷五六宋州(睢阳郡) 田肇 大和初

《令狐览墓志》(会昌三年):“宋州刺史田肇举茂材,辟为团练副使,迁宋州司马,加朝散大夫,旋领汝州别驾。大和九年春,除替归城。”[2]568田肇,会昌中卒,见《新唐书·田群传》[12]4786。李德裕《论田群状》:“臣数日来窃闻外议云:‘田肇缘田群抵法,不食而终。’义动人伦,无不伤叹。”[13]3195其刺宋,当在大和初年。

22.卷六二颍州(信州、汝阴郡) 谢统师 武德五年—贞观元年(622—627)

依据见20。唐无“颖州”,盖“颍州”之讹。

23.卷六三亳州(谯郡) 谢统师 武德四年—五年(621—622)

依据见20。

24.卷六三亳州(谯郡)◎于哲 贞观十年(636)

《于哲墓志》:“(贞观)十年,加员外散骑常侍、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2]77永徽元年(650)卒,春秋七十三。《全编》疑“贞观中”,欠确。

25.卷六九兖州(鲁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26.卷七一密州(高密郡) 郭鏐 懿宗时

《郭鏐墓志》:“洎春宫筮仕,禁卫提纲……恩授通州刺史。政简事莅,其道愈光。累拜密州刺史、彭州刺史、礠州刺史、兴州刺史。自通迨于兴,五分天子忧寄。……及岁满于兴,公乃揖双旌言归魏阙下。渐以步屣不快,耳目生疠,颐毓自便,时权不窥,晏然几榻,三周星录。……乾符三年(876)十月廿三日终于长寿里之私第,享年八十。”[2]664-665。志中之“春宫”,当指唐宣宗长子李漼,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七日立为皇太子,十三日,柩前即帝位,是为唐懿宗。“三周星录”即三年,则郭鏐离兴州,当在咸通十四年(873)七月唐僖宗继位后不久。其“五分天子忧寄”,均在懿宗时。

27.卷七三齐州(临淄郡、济南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28.卷七六青州(北海郡)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29.卷八一晋州(平阳郡)◎白知慎 开元十七年(729)

《晋州刺史白府君妻陈氏墓志》[2]320,墓主天宝六载(747)卒,年六十五。志文不载“晋州刺史白府君”名讳,但其仕宦显在玄宗时。检《全编》,开元十三年下有晋州刺史白知慎,时代、姓氏均合,疑此“白府君”即白知慎。然《全编》引《旧唐书·李元纮传》,开元十三年户部侍郎白知慎坐度支失所,出为刺史,列其开元十三年刺晋,似可商榷。按传仅言“出为刺史”,非必刺晋。考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六《庆唐观纪圣铭碑阴》题名:“敕检校庆唐观使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晋州诸军事晋州刺史上柱国晋阳县开国男臣白知慎”,“开元十七年太岁己巳九月己丑朔三日辛卯建”。[5]15039-15042证知知慎开元十七年九月在任。知慎,开元前期为河南少尹,见苏颋《授白知慎河南少尹制》[13]1127;开元七年为左庶子,见张说《赠太尉益州大都督王公神道碑》[13]1027。

30.卷九八魏州(冀州、魏郡) 封言道 高宗、武后时

依据见17。

31.卷一○○相州(邺郡) 宇文敞 中宗前

《宇文曜墓志》:“皇同州长史琁之曾孙,相州刺史敞之孙,前华州录事参军英之子。”[2]295墓主开元廿六年(738)卒,年卅五,则其祖宇文敞任相州刺史,当在中宗前。宇文敞为户部郎中,见《姓纂》卷六及《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金石录》卷二五:“《后周宇文举碑》,卢思道撰,神龙中其曾孙敞追建。”

32.卷一○一卫州(汲郡) 高士宁 贞观前

《元君妻高氏墓志》:“父士宁,使持节卫州诸军事、卫州刺史,封义兴郡开国公。”[2]137夫人乾封二年(667)卒,年六十二。按高士宁为申国公高士廉之兄,见《新唐书》卷七十一下[12]2390。新书阙职衔,可据志补。其职事卫州,当在贞观前。

33.卷一○三邢州(钜鹿郡) 杜知谨 长安元年——四年(701——704)

《杜知谨墓志》:“年卅有二,以门资为郎,授利州司户参军。历三考……除乾封县尉。满岁转长安县丞。……稍迁司府寺丞、朝散大夫,寻判天官员外郎。二年,即真拜夏官郎中。……二年,除永昌县令,居无何检校尚方少监,又检校营缮少匠。……正授司农少卿兼知地官侍郎、尚方少监。……拜使持节邢州诸军事、邢州刺史。……春秋六十,长安四年岁次甲辰四月景辰朔廿五日庚辰无禄于州之官舍。”[2]220-221墓主三十有二入仕,即仪凤元年(676);志云“廿五年,奄有方面”,即长安元年为邢州刺史。《全编》邢州卷列杜知谦于“武后时”,所据《姓纂》卷六:“知谦,天官员外,邢州刺史”。又引《新表》、《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同。今按:杜知谦为杜知谨弟,其墓志现已刊布。《杜知谦墓志》云:“年十七,起家为太子千牛,……久之转商州司仓,……寻转洛州密县丞,……秩满,授洛州来庭县丞,……以圣历三年(700)正月四日寝疾终于洛州合宫县淳化里之私第,春秋卌五。”[2]210其仕履历历可见,未曾任天官员外和邢州刺史。由此确证,《姓篡》、《全编》等並误。盖两人本是兄弟,时代相同,名字相近,极易混淆,近而致误。

34.卷一○三邢州(钜鹿郡) ●杜知谦

《全编》误收,应删除,此说详见33。

35.卷一○四洺州(广平郡) 萧璿 中宗、睿宗时

依据见4。

36.卷一○八深州(饶阳郡) ◎崔恪 开元十二年(724)前

《佛堂铭并序》:“光宅坊七宝台西□院□堂,□□清河烈公崔公旧宅之寝宇也。……公讳玄藉,……次子恪,银青光禄大夫、深州刺史、清河康公。俱以孝友忠亮,光□□国,降年不永。……开元十二年岁次甲子十月丁亥朔十三日己亥。”[2]266知其卒开元十二年十月前。《全编》列“开元中”,欠确。崔恪,圣历二年任怀州司法,见《崔玄籍墓志》[4]453。《元龟》卷一五二:“先天三年正月,以郯王府长史崔恪与昆弟不睦……解见任。”[14]

37.卷一一二定州(博陵郡) 独孤瑛 贞观末或永徽初

依据见15。

38.卷一一四瀛州(河间郡) 高拪鸾 其时待考

依据见9。

39.卷一二三扬州(兗州、邗州、广陵郡) 封言道 仪凤二年—永隆二年(677—681)

依据见17。

40.卷一二五滁州(永阳郡) 陈鲔 乾符四年(877)

《郭鏐夫人韦珏墓志》(乾符四年四月二日):“有男二人:长曰珽,太子司议郎,娶滁州刺史颍川陈鲔女。”[2]667

41.卷一三六沔州(汉阳郡) 杨偁 大历十四年(779)

《杨偁墓志》:“杨崖州之作相也,察其器用,眷以宗盟,遽拜沔州刺史。……贬明州司马。……建中四年一月朔,诏除均州刺史,且有后命,竟以疾不之官。越三月十日,卒于上都道政里之私第,享年卌七。”[2]390-391“杨崖州”为杨炎,大历十四年八月由道州司马入相,建中二年(781)七月罢为左仆射,十月贬崖州司马。偁拜均州刺史,当即大历十四年。

42.卷一四八歙州(新安郡) 卢广微 高宗、则天时

《裴晃妻卢氏墓志》(天宝三载):“曾祖郎闰,皇青州刺史。祖□微,皇歙州刺史。”[2]307《新唐书》卷七三上:青州刺史卢朗润,子“广微,婺州刺史。”[12]2896证知“卢□微”即卢广微。其刺歙,当在高宗、则天时。

43.卷一五九饶州(鄱阳郡) 独孤瑛 贞观时

依据同15。

44.卷一六○抚州(临川郡) 刘藏 高宗、则天时

《刘默墓志》:“祖德裕,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显武县男。父藏,唐将作少匠,司农、太仆、光禄卿,复州、抚州刺史,上柱国、义城县子。”[2]206墓主圣历二年(699)卒,年四十七,则生于高宗永徽四年(653)。按刘藏之父德裕,贞观元年十二月谋反伏诛,见《旧唐书·太宗纪上》,则藏之刺复、抚,疑在高宗、则天时。

45.卷一七一永州(零陵郡)◎李有裕 大和四年—七年(830—833)

《全编》据《旧唐书·文宗纪下》,列李有裕大和四年为永州刺史。按《唐故谯郡曹氏墓志铭并序》,“冀王傅李有裕撰”,序云:“(予)大和三年,移镇沧德,迟疾罢免……移官零陵,流落四年。……予蒙恩受冀王傅归于朝。曹(氏)……至于京邑,物药不救,至大和七年七月一日殁于永宁里私第。”[2]530知有裕刺永,长达四年。《宝刻丛编》卷八引《集古录目》:“《唐赠兵部尚书李有裕碑》:唐中书舍人李景让撰,工部侍郎知制诰柳公权书。有裕,字绰夫,幽州北平人,官至卫尉卿。碑以开成四年立。”[15]246

46.卷一七二邵州(南梁州、邵阳郡) 柳敬则 仪凤中

《柳敬则墓志》:“仪凤□□,诏除邵州诸军事、守邵州刺□。……粤以年月日终于邵州之官舍,春秋六十。”[2]678

47.卷一九二隋州(汉东郡) 李毗 大中后期

《李毗墓志》:“韦丞相琮知名,以集贤校理拜之。改蓝田尉,即升朝为监察御史。……旋丁正郎之丧……丧阕,复拜察视。……即转殿中侍御史,拜起居舍人。……又迁驾、库二员外,出守汉东。……秩满迁都官正郎。”[2]624检《新唐书》卷六三《宰相表下》:大中元年(847)三月韦琮拜相,二年十一月,罢为太子宾客。崔嘏《授李毗集贤校理等制》:“秘书正字集贤校理李毗……可蓝田县尉充集贤校理”[13]3314。崔嘏,大中二年正月,由中书舍人贬端州刺史,见《通鉴》卷二四八,则李毗任蓝田尉,即在大中元年;其出守汉东,当在大中后期。

48.卷一九四复州(竞陵郡) 刘藏 高宗、则天时

依据见44。

49.卷一九六均州(武当郡) 杨偁 建中四年(783) 未之任

依据见41。

50.卷一九九归州(巴东郡) 谢统师 贞观元年(627)

依据见20。

51.卷二○一万州(浦州、南浦郡) 史好直 贞元十年(794)

《史好直墓志》:“贞元十年,礼部尚书李公盛德第一,乃与太子宾客杜公、大理卿崔公、京兆尹李公、盐铁使地官张公,表公景行。上闻,翊日拜万州刺史,从公选也。”[2]437-438贞元十七年(801)八月廿一日卒,春秋七十四。

52.卷二○七兴州(顺政郡) 郭鏐 咸通十四年(873)

依据见26。又见《郭鏐夫人韦珏墓志》[2]667。

53.卷二○八利州(益昌郡) 万俟某 显庆三年(658)前

《大唐故利州刺史钟山县开国公万俟府君妻独孤氏(大惠)墓志》:“利州使君,人惟时秀,胄乃华宗,眷言嘉耦,傍求英媛。夫人年廿,归于万俟氏。”[2]108夫人显庆二年(657)卒,春秋六十四,显庆三年三月合祔。

54.卷二一○通州(通川郡) ◎长孙元适 约代宗时

《长孙璀墓志》:“高祖无忌,……考元适,通州刺史、赠兵部侍郎。”[2]409吴炯炯等引此志及《郭公夫人长孙氏墓志》:“大父讳元适,皇任通州刺史”,推测“长孙元适任通州刺史约在开元时”[16]。按长孙璀贞元九年(793)卒,年五十九,则生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甘肃炳灵寺现存石窟摩崖碑刻有《灵岩寺记》,其题名有:“一品孙长孙元适”,“时开元十九春三月龙集辛未六□□”[17]128-134。盖随御史大夫崔琳入蕃报聘,西行至炳灵寺而题。长孙元适曾祖长孙无忌为大唐开国正一品大臣,题名称“一品孙”,显然其时尚待门荫入仕。故谓长孙元适开元时任通州刺史不足取。疑其刺通在代宗时。

55.卷二一○通州(通川郡) 郭鏐 咸通初

依据见26。

56.卷二二四彭州(濛阳郡) 萧晋 肃宗或代宗时

《萧遇墓志》(贞元十三年):绛州刺史萧仲豫“生太府少卿、彭州刺史、赠秘书监、彭城县开国男曰晋。”[2]426《萧氏亡女墓志》(元和十□年):“大王父讳晋,官止太府少卿、□濛阳郡太守,赠秘书监。”[2]488考《宝刻丛编》卷七引《京兆金石录》:“《唐赠秘书监萧晋妻陆氏墓志》,唐李胄撰,兴元元年。”[15]11知萧晋卒兴元元年前。贾至有《授萧晋太府少卿等制》[13]1650,制作于天宝末至至德二载任中书舍人时。其刺彭,当在肃宗、代宗时。

57.卷二二四彭州(濛阳郡) 郭鏐 咸通中

依据见26。

58.卷二二六眉州(通义郡) 裴镒 会昌四年(844)

《辛玫墓志》:“其室河东裴氏,今眉州刺史裴镒之息女。”[2]572碑立于会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59.卷二三五简州(阳安郡)●唐逊

《全编》引《新表》:“逊字志顺,简州刺史”,列“约开元中”。按唐逊墓志现已出土,志题《唐故虞部员外郎朝散大夫简州长史唐君墓志铭并序》,龙朔三年(663)卒。[2]198-199知唐逊仅为简州长史,《新表》误,应删却。

60.卷二四七松州(交川郡) 马文举 高宗时

依据见13。

61.卷二四九扶州(同昌郡) 阎永吉 高宗时

依据见8。

附编 开元二十九年前后废置之州郡

62.四五虞州 贺若孝义 武德、贞观时

依据见3。

63.五六磁州(惠州) 郭鏐 咸通中

依据见26。

64.五九观州 独孤瑛 约武德时

依据同15。

65.七○信州 ◎萧遇 德宗前期

《全编》列入待考。考《萧遇墓志》:“拜主客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出为信州刺史,入授司封郎中、国子司业、太仆少卿。以贞元十三年(797)三月十六日终于兴化里之私第,享年七十一。”[2]426按萧遇大历八年为太原府司录参军,见《萧遇故夫人卢氏墓志》。[2]377其为信州刺史,当在德宗前期。

66.七八淅州 萧龄之 武德九年—贞观元年(626—627)

《萧璿墓志》:“祖龄之,皇朝散骑常侍、司农卿、邵浙华三州刺史、黔广二府都督、方阳县开国男。”[2]245浙州,仪凤二年置羁縻州,属剑南道泸州都督府,见《新唐书》卷四三下[12]1142。志文之“浙”,显为“淅”之讹刻。《萧龄之墓志》(显庆二年):“武德九年,转淅州刺史。贞观元年,诏为山南道观风俗大使。”[18]《全编》已收华州、广州,杨晓等补邵州、黔州[19]173-176,今补淅州。

67.河南道·鼎州(《全编》失收,今新增) 独孤瑛 贞观八年(634)前

依据见16。《全编》著列两鼎州,一为则天天授二年置,一为唐末天祐三年置,均与墓志不合。检《旧唐书·地理志一》河南道“虢州”:隋末置弘农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20]瑛之刺鼎,当即此。

注释:

① 曾涧.《唐刺史考全编》增订[J].卷宗,2015(3).

[1]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G].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3] 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 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6] 王钦若.册府元龟[M].周勋初,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237.

[7]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 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50.

[10] 岳连建,柯卓英.唐淮南大长公主驸马封言道墓志考释[J].考古与文物,2004(4).

[11] 客洪刚.《唐刺史考全编》拾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

[12]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 董诰.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 王钦若.宋本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

[15] 陈思.宝刻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 吴炯炯,田卫卫.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所见唐刺史资料辑考[C]//吕建中,胡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研究续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98.

[17] 王万青.炳灵寺石窟摩崖碑刻题记考释[M].敦煌学辑刊,1989(1).

[18] 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十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384.

[19] 杨晓,吴炯炯.《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二)[M].甘肃社会科学,2011(1).

[20]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29.

2016-01-06

曾涧(1963-),男,重庆人,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职员,研究方向为唐代职官与文献。

K242

A

1671-8275(2016)01-0131-05

张彩云

猜你喜欢

贞观开元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段开元:拥抱健康产业 增进百姓财富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讨价还价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