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外交战略传统

张 鑫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张 鑫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都和该国家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软实力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软实力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合理吸收利用传统文化,使之对中国外交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外交战略;和平崛起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自诞生以来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着眼于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人类与其他一般动物的区别,以人类为中心,反映了一个民族整体的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而传统文化着眼于文化的本源和从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贯穿于国家和民族的各个历史阶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结果,是指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流、以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为主干、以个体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为背景的传统文化体系。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以物质符号和书本文字为载体,或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并且影响至今,早已融入到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文化性格和心理状态,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1]79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固有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外交战略的过去和将来,其基本精神包括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正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之一。《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所倡导的积极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历代中华儿女不断前进。他鲜明地阐述了才能和德行之间的关系,即天以万事万物必须遵守的运行法则影响着世界。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发愤图强,积极进取;要不断努力使自己更加强大。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我们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这样就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自强不息思想表现为坚持独立的人格,不为外物所影响,不为物质利益所诱惑,不为暴力威胁所屈服,强调的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精神。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流传至今,成为烛照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2. 贵和尚中

中国人民历来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做事情不偏不倚,求同存异,不偏激不极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2]3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力深深地吸引了许多人,从中国历史上看,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各学派的文化相互包容吸收,相互融合,齐国的稷下学宫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主张,但是经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

儒家特有的“和合”思想,讲究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始终保持适度原则。即使相互对立的事物,也要尽力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努力使之达到和谐相处。

3. 以人为本

中国历来重视人的价值,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对人的重视。他们从人和天的角度展开阐述,人在浩渺宇宙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是天地万物之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行动力,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意识,能够将主观能动性转化为社会实践,这些都表明了对于人的重视。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十分注重道德实践,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抵制宗教强制,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对于中国道德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战略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当前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根植于它的历史经验和记忆中;只有全面理解一个民族的过去,才能更深刻地感知她的现在和未来。”[3]21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当前采取的外交战略必定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1.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建立负责任大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是古人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新时代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鼓励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近代百余年不屈不挠的斗争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强不息精神对于中国的外交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独立自主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贯方针,也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中国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始终把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面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得局部地区时有摩擦,我们积极建立负责任大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世界人民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2.贵和尚中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和合”二字,贵和尚中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和战略抉择。贵和尚中思想对中国外交战略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有利于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构建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同时,中国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政策,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项宗旨,同时,中国政府倡导多边主义,加强对话交流,主张求同存异,尊重各国的主权和文化的多样性。认真对待矛盾冲突,积极开展对话协商,通过沟通交流促进合作,解决争端,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这些都深受贵和尚中思想的影响。

3.以人为本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众所周知,人权问题在国际上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权是指每个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社会责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为邦本”等都表现出对人权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和负责任大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不仅会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也会平等地对其他国家的人民,保障世界各国人民的人权。中国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尊重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合法权益,这些都为我国在世界上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二)消极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矛盾都具有两面性,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对中国当代的外交战略和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自强不息思想更多的是突出了自身能力发挥的最大化,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科技、文化、经济联系已经非常紧密,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积极融入到世界当中去。我国已与国际接轨,但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仍然是封闭式、垄断式的经营,在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的今天,其弊端和约束也越来越明显,显然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贵和尚中思想使中国人民过分追求中庸之道。思想上的保守会导致某种程度竞争意识的缺乏,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追求和谐一致,不愿与人发生冲突,导致对待一些国际冲突问题手段不够硬,有时候会导致过分追求“义”与“德”,陷入形式主义的虚伪。改革开放以后,“贵和尚中”的弊端逐渐显现,例如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在当时国际大环境下,确实符合各国利益。但随着时间推移,南海各国纷纷占领我国岛屿,并大肆开发南海石油资源,渔业资源,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在钓鱼岛不断挑起事端,实施购岛闹剧,妄想实现占有钓鱼岛的合法化。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这些岛屿领土争端也愈演愈烈,矛盾逐渐激化,随时有爆发冲突的可能。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贵和尚中”思想指导下的外交战略,势必要有所改变,主权问题上,容不得半点让步。

以人为本思想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人治传统,至今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体系,埋下了法治观念淡薄的种子,导致有时候会出现执法不严的情况,不利于法律的有效执行,与现代民主精神相悖;中国有着封建家长制的传统,由此形成了几千年来尊官贵长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和现代民主精神相对立,阻碍了中国人民现代民主生活方式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外交战略的实现

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软实力与硬实力,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国家行为体的重视,约瑟夫·奈认为传统国际关系中的“硬实力”主要指军事实力,军事实力的背后主要靠人口、领土、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等因素来支撑,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实力,即软实力,即通过吸引力而非高压政治在国际事务中达到期望结果的能力,而在当今国际格局中,这种实力显然越来越重要。[4]29作为软实力核心部分的文化作用愈加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发展模式得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文化建设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加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促进我国外交战略的实现,必须合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极吸收其合理成分,摒弃其与当今时代背景不符的成分,为中国外交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总体来说相对和平,但是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外交成为许多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交流,语言沟通,让他们逐步理解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我国外交战略的实现很有好处,文化外交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才能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

要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比如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吸收借鉴,与当今时代特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诚然,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精华和糟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好的一面,不能盲目乐观,不辨是非。要做到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关于自强不息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之所以能够颠扑不破,历经劫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有一种坚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将自强不息精神发扬光大,使之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拧成一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自身不足,不能固步自封,尤其是在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中国应该更多地融入到世界之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心胸,取长补短,来更好地发展自己。在外交政策上表现为更大程度地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开放一些重要领域,破解目前垄断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二)关于贵和尚中

贵和尚中思想,贵在和平,崇尚中庸,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尤其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并且极力维护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不挑起事端,也不侵略他国。但当今世界各国关系错综复杂,霸权主义,领土争端比比皆是。在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周边环境的挑战,我国与邻国存在的领土争端是不可回避的,尤其是邻国把我国对和平的珍惜,作出的忍让当作是“软弱”,在美国霸权主义的怂恿下,变本加厉地侵犯我国主权,蚕食中国国家利益。毛主席曾经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外交政策,对于事关国家领土主权、民族尊严的争端,应当拿出应有的强硬与自信,对来犯者予以严厉打击!

(三)关于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却每年以“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指手画脚。排除美国一贯的霸权主义,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我们也应看到自身的不足。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也集中突显,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不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对内我国应加强法制建设,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强调对人民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提高国民素质;对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对我国外交产生的影响。随着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每一个具有高国民素养的中国人,都是一名外交官,这对于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无疑是一种润滑剂,甚至是一种重要力量。

四、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间的竞争由传统的以军事力量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等因素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面对当今总体和平,局部仍有动荡的国际格局,中国要想和平崛起,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认同我国的文化和价值取向,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3]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015-11-25

张鑫(1987-),男,河北南和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

G03;D820

A

1671-8275(2016)01-0010-03

白 土

猜你喜欢

外交战略传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老传统当传承
战略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战略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