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特性视阈下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谚语英译译者

齐 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翻译特性视阈下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齐 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谚语是凝聚一个民族生活经验和民俗文化的短语。在此从翻译的五大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入手,分析翻译特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翻译特性;汉语谚语;英译

一、引言

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翻译本身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翻译内涵的探究也就十分困难,因而许钧在他的《翻译概论》中从翻译特性的角度入手,介绍了翻译的五大特性。语言是为满足人与人在社会中的交流需求而逐渐产生的,翻译则是满足不同语言的人们在社会中的交流需求而产生的,所以翻译具有社会性。一个民族的语言蕴含了本民族的文化,翻译一种语言,更是翻译一种文化,翻译具有文化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翻译的表层含义是将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相互转换,因此翻译具有符号转换性。但许多学者错把翻译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符号转换活动,忽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则翻译是具有创造性的,译者可以在保留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翻译是一种艺术,是需要创造的。翻译的历史性不难理解,语言是有历史烙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词汇在变化,翻译自然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谚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累积形成的,汇集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经验与习俗,谚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不同语种的人的交流。本文旨在从翻译五大特性角度入手,分析谚语翻译。

二、翻译的社会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人与人的交流需求促使了语言的生成,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需求促成了翻译活动的生成。如果我们脱离社会而孤立地看翻译,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翻译活动失去了意义。冯岩松指出:“翻译的社会性具体上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翻译理论自身的发展、精神需求、社会的接受程度和翻译的外在诱因等。”(2006,25)因此,翻译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一个民族的社会交流习俗是受自然、宗教等各个方面影响的,这些因素往往能在谚语中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会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英国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英国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海洋,所以英语中有许多谚语的主题是水和海洋。而我国国土面积广阔,适于农耕,所以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译汉语谚语的时候要注意翻译的社会性差异。例如,在英译谚语“不要班门弄斧”时,我们要注意英语国家处于海洋文明中,在翻译成英语时,我们要将其意译为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swim.这样才符合英语社会文化。

宗教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英美社会影响最深的《圣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来自于《圣经》的谚语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译者在翻译中国古代谚语时,就需要借鉴英语宗教谚语。例如,汉语谚语“自助者天助也”在英语中有与之对应的谚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英文中对应的谚语为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三、翻译的文化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许钧和周宪在《“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中讲到“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流、理解与解释。”(2000)两种语言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而翻译作为交流的手段之一,一方面是确保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促进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交流,甚至可以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

汉语谚语中多蕴含一些形象具体的比喻,译者在将其翻译成英语时,既要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又要了解汉语文化,这样才能避免直译,避免使读者产生困惑。例如,汉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富不过三代”,这在译成英文时给译者造成了困扰,只有找到一种对应的英语文化中的喻体,才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意思。“From clogs to clogs is only three generations” 这句话的直译为“从木底鞋到木底鞋只不过三代。”此译文看似与“富不过三代”无关,但如果解释一下“clog”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则能很好的理解了。“clog”是厚木底的鞋子,是早期苏格兰北部的底层劳动者穿的鞋子。所以,这句谚语的隐含意义是,人们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能力脱离贫穷,而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三代,因为其子女会在富裕的生活中肆意挥霍,所以到了第三代又会回到贫穷,穿上木底鞋。这个译文很巧妙的结合了英语文化知识,将这句汉语谚语的意思表达出来,更能让读者明白其真正内涵。

四、翻译的符号转换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索绪尔曾提出:“如果我们能够在各门学科中第一次为语言学指定一个地位,那是因为我们已把它归属于符号学。”(1982,38)巴斯奈特又认为,翻译属于一种语言行为,而在本质上,它则属于符号学范畴,是研究符号系统、符号功能、符号结构和符号过程的科学。(2001,341)翻译活动的形式是符号的转换,符号转换是翻译活动最表层的含义。许钧指出,具体的语言转换的问题,有关语言意义、语言结构、语言应用的一些理论,自然可以起到指导翻译活动的作用。(2009,39)

如同意译法与直译法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样,翻译的符号转换性也有两层含义,以语用关系为基础,译者结合本族语文化和语境选择一种适当的语义,将其翻译成目标语;第二种则是根据本族语词汇,找出目标语中对应词汇与意义进行翻译。简单的一一对应翻译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们译成“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译成“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longest.”,“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译成“If you work at it hard enough, you can grind an iron rod into a needle.”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理解符号转换的这一层面,即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寻找相应词汇使其一一对应。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社会,其差异使许多翻译活动不能以直译的方式进行,那么就需要进行符号的转换,译者要根据语境、文化在目标语中找到类似的符号,将其汉语符号转换成相应意义的英语符号。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译成“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我们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本意是指“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而在英译时,我们不能选用其本意进行翻译,这样很难理解,这就要求译者要巧妙地替换喻体,有译者将其译成“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这就将喻体“青”,“蓝草”换成了“daughter” 和 “mother”, 既表达了含义又生动形象。

五、翻译的创造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翻译是具有创造性的,而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将翻译视为简单的文本再现或符号转换,这种符号转换是一一对应的,正是因为这种把翻译看做是机械地语言转换的观点使大家忽视了翻译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许钧在《翻译概论》中指出:“从翻译的全过程看,无论是理解还是阐释,都是一个参与原文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消极的感应或复制的过程。”(2009,40)为了确保意义的吻合,译者要根据原作的意义、文化背景,在自己的主观理解中结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结构进行再创造,再创造后的文本是符合目标语语境、文化和受众者需求的文本。

谚语的特点有短小、风趣、哲理性。一些翻译的创造性体现在句式上,为使译文看起来更符合谚语短小又富有哲理的特点,译者会删除一些词汇,使句式更有韵律。例如“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英译为“like father, like son”,“爱屋及乌”的英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译者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欲速则不达”则被译成“More haste, less speed”。这些译者的译文都删除了不必要的词汇,改变了繁琐的从句结构,以简单的对仗创造新的文本。还有一些谚语英译是通过添加解释,创造新句式产生的,为了使汉语谚语的意思能够被更准确的表达。例如“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译者译为“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译者并没有直译,而是形象地将其变为“人人袖子里都住着一个傻瓜。”既表达了汉语谚语的含义,又符合英语文化,而且语言生动形象。

六、翻译的历史性对汉语谚语英译的影响

许钧在《翻译概论》中提到,翻译的历史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翻译需要历史的考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同的,翻译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二,在一个历史阶段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翻译活动提出要求,促使翻译能力的进步。第三,翻译活动是一个过程,包括理解过程、表达过程和被接受的过程,而这一系列过程都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被赋予一定的历史烙印。(2009,40)由此可见,翻译活动是具有历史性的,而对于译者来说,就要求译者在理解与表达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当时的历史背景而单纯凭借自己的主观理解。

中国的谚语警句很多来自古代诗词,其意义被当时的历史时期所赋予,并一直流传至今。在翻译这些谚语警句时,就要求译者要回归谚语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理解其真正含义。曹操的《龟虽寿》写于东汉末年,当时中国东北边境受外敌侵扰,曹操虽已五十三岁高龄,仍踌躇满志,毅然决定亲自帅兵出征,因此诗中许多字词都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等诗句更是被当做谚语警句流传至今。对于这样的警句翻译,译者要立足于整首诗的历史背景,才能准确的表达含义。许渊冲的译文正是立足于翻译的历史性,文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于“壮心”的翻译,译者使用了“indomitable”一词,充分表达了当时曹操不屈服自己的年龄,仍踌躇满志的豪情。

七、结语

本文通过借鉴许钧在《翻译概论》中提出的翻译的五大特性,举例分析了汉语谚语的英译文本。翻译活动是远远超出单纯语言活动的一种复杂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机械地转换,而是译者在客观理解原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在考虑语言、社会、文化、历史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其转换为适合目标语民族语言、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的译本的过程。从翻译的五大特性入手,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顾及全面,避免因考虑不全面而错译或误译汉语谚语,阻碍英汉文化交流。考虑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有利于译者成功将汉语谚语翻译成英语,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1]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41.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38.

[3] 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7-41.

[4]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 冯岩松,段宁.翻译标准的社会性[J].文教资料,2006(25).

[6] 周宪,许钧. “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Exploration on Chinese-English Activities of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Features

QI Ji

The proverbs are phrases which embody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d folkways of the n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translation features, social, cultural, symbolic transformational, creative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translation features; Chinese proverb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2015-11-09

齐季(1992-),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H159

A

1671-8275(2016)01-0114-03

刘雪琪

猜你喜欢

谚语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