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晒”行为的心理分析

2016-03-16王庆洋

关键词:朋友圈行为微信

王庆洋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微信朋友圈“晒”行为的心理分析

王庆洋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微信已成为我国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朋友圈的“晒”行为也日渐流行。个体的“晒”行为源于从众、自我认同、自我表露、自我欣赏等四个方面的心理,“晒”行为还同时带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晒”行为;心理

[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3.009

随着新媒体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目前用户众多的微信成为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共同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其中的朋友圈更是当下人们交际、自我展示与营销的首选平台。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更为普遍,所“晒”的内容从服装、化妆品、饰品、美食扩展到个人学业、生活照片、情感经历、心情等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对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进行分析,并正确对待“晒”行为与所“晒”内容。

一、朋友圈“晒”行为的起源与发展

目前,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其实,“晒”行为远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之。早在晋朝时期,每逢七月七日,各家各户都要曝晒衣物,驱除衣物内的潮气和蛀虫,以便冬天使用。有一位叫郝隆的名士,却解开自己的上衣,袒胸露腹,在烈日之下曝晒。路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表示:“别人家在晒家中的衣帛,我在晒我肚子里的书本。”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晒”行为。而我国当代网络上较早的“晒”行为发生在2006年底,其标志是北大副教授阿忆在个人博客中“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此后,“晒”行为越来越流行,常用“晒”行为的这一群体也有一个新的称号——“晒客”。到了今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率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时代已经到来。根据腾讯公司2015年底发布的数据,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6.97亿。而朋友圈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微信用户的众多促使“晒”行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也促使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的“晒”行为越来越普遍。

二、朋友圈“晒”行为的个体心理

(一)从众心理

微信用户可以看到微信好友在朋友圈所“晒”的各种内容。作为这一交际圈内的个体之一,自身较少甚至从未有过“晒”行为的人,会因其他微信好友的“晒”而感到一定的压力,于是便选择从众,也就是所谓的“跟风晒”。从众的个体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晒”时的心理也各不相同。如好友所“晒”的是游玩照片或美食照片,当个体看到后,便会产生羡慕、嫉妒等心理,并进一步激发个体的攀比心理,促使个体从众选择“晒”类似的照片。又如,在2016年假疫苗案件宣判后,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则声讨不法商贩的言论。当个体看到朋友圈内众多人都在复制发表此段言论后,就会认为这是一件完全正确且可以彰显正义的行为,从而盲目从众选择复制发送,将其“晒”在朋友圈内,展示给微信好友。再如,当朋友圈内的某位好友晒出一张唯美的自拍或风景图片,并附上一段优美的文字时,关注到的好友会问“这是哪里”“在做什么”“怎么了”等问题,也会收到较多的点赞和关心。这样的结果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获得的。因此,获得朋友关注和关心的心理,促使个体像好友一样晒出类似的图片和文字,以博取圈内的注意。

(二)获得自我认同感心理

所谓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意义的发现和认可。处于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识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当面对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个体时,几乎不会进行激烈的辩论,较多的是选择沉默。而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工具,其朋友圈的出现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认识及培养自我认同感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个体不必碍于各种生活的规则和限制,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来源于微信朋友的评论和关心,使得个体可以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对自身积极的认同感。如有些个体将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和遇到的难题“晒”到朋友圈,便是为了获得认同感、提升认同感、寻求难题解决方法。又如有些女性(或男性)将自己和恋人的幸福合影“晒”到朋友圈,获得微信好友们普遍的称赞和羡慕的眼光,这间接也获得了认同感。因为所“晒”内容得到了朋友圈好友的认可,能够强化个体的自我认同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朋友圈“晒”行为较多来自女性,一些女性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新包、新服装、新自拍等。而这些展示,可以获得好友们对其产生的评论,也可以了解圈中好友对此的认可程度,以此来提升自我认同感。

(三)自我表露心理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与人倾诉的愿望,并且会通过某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同他人分享和交流。而自我表露正是当下流行的方式之一。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将自身的情感、想法与观点展现在他人面前。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都很忙碌,人际交往也较多地集中在工作环境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朋友们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人际沟通。从本质上讲,“晒”就是一种自我表露。朋友圈的“晒”为个体间相互交流、传递情感提供了便利。个体将自身有关的文字描述、生活图片、简短视频发送到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好友们从所的“晒”内容能够了解他(她)的近况,进行情感沟通。还有研究显示,“晒”行为的自我表露可以减少现代人的孤独感。当个体将自我表露的内容“晒”到朋友圈后,好友们的点赞和回复,可以促使个体的孤独感下降。同时,“晒”行为的自我表露可以使个体释放心理压力,获得放松。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承受着来自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又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缓解压力的渠道的很有限,不能较好地释放压力。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与朋友圈这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照、工作照贴在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从而将压抑的情绪进行宣泄,寻求情感的释放。与此同时,“晒”还会得到好友的真诚安慰,获得真挚的友谊和积极的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自我欣赏心理

个体在朋友圈的“晒”行为,其实也是自我的一种欣赏。这一欣赏是一种自我鼓励,同时也源于个体对所“晒”内容的满意、肯定。心理学家指出,自我欣赏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是一种从成功经验中产生的真正自我价值感,一种认为自己值得被珍惜的真实感受。[1]例如,个体将所“晒”内容发布到朋友圈后,会获得好友们的反馈,看到反馈后的个体便产生被关注和被珍惜的感受,从而进一步产生自我价值感,进行自我欣赏。除此以外,自我欣赏还源于对个体对自身朋友圈所“晒”内容的浏览。众所周知,微信的便捷性为所“晒”内容的操作提供了便利,这也改变了人们收集、记录自己和朋友信息的方式。朋友圈就像一本视觉日记,这本日记中的内容不仅仅有文字,还有照片和视频,日记内容包括个人自拍、旅行游记、心情记录等等,是多角度的自我记录。无论多久,个体均可以通过之前所“晒”的内容来回顾自己的记录并欣赏自己。

三、朋友圈“晒”行为的影响

有人认为朋友圈“晒”行为是一种“流行病”。的确,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越来越普遍。这一行为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具体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晒”行为的积极影响

首先,朋友圈的“晒”行为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前所述,个体“晒”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有四种,其中的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表露及自我欣赏等心理均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个体在遇到挫折时,把郁闷的心态通过适当的图片配以文字和表情“晒”到朋友圈内,及时缓解负性情绪,可以释放心理压力,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其次,朋友圈的“晒”行为可以促进人际互动。这源于“晒”行为的非单一性,即微信用户的“晒”和微信好友“看”与“参与”是相互促进的。具体而言,当个体将所“晒”内容发到朋友圈后,微信好友浏览所“晒”内容,通过点赞或是评论来开展人际互动。如一位女性将自己漂亮的自拍照发到朋友圈后,会引来好友们的赞美。这便间接促进了人际互动。

最后,朋友圈的“晒”行为可以拓宽个体对信息的获取渠道。朋友圈作为一个自媒体小平台,由于操作方式的简便,个体可以实时将所见所闻“晒”到其中。而微信好友通过浏览可以及时简便地获取一些信息,或是将其复制到自身的朋友圈,让更多的好友接触到信息。

(二)“晒”行为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的“晒”行为影响人际关系,伤己伤人。虽然“晒”行为的产生反映了个体的某种需求,且有利于个体身心发展。但事物均有其相对性,“晒”行为局限于虚拟世界,缺乏一定的真实性。长此以往,若个体沉迷于朋友圈,疏忽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将影响自身与好友的正常沟通交流。并且物极必反,过度的“晒”行为会导致圈中好友的浏览疲劳及厌烦,所“晒”内容的长期相似性也容易使好友误解成过分的炫耀。这便是“晒”者无心,观者有意。

其次,“晒”行为不利于自身信息安全。当前微信的重要特点是私密性强,安全性强,较少出现与腾讯QQ类似的信息泄露和号码被盗等情况。但这也许仅仅是暂时的,随着用户不断壮大,个体与陌生人相见时,为日后社会生活中联系方便,便会互加微信好友,如此一来将导致微信好友种类杂乱。加上个体可能会疏忽对朋友圈权限的设置,这便给某些别有用心的“好友”盗用信息、盗取微信支付账户中的钱款提供了机会。

最后,不良的“晒”行为有可能触犯法律,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作为微信使用者,其“晒”行为本身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伴随着互联网的自媒体化,自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快速提高,个体可能因平台的虚拟性,随意“晒”出未经他人同意的内容,甚至是他人的隐私,而触犯法律法规。再加上朋友圈内信息的复杂性,若盲目传递不正确的信息,甚至对缺乏真实性的事件进行传递,间接成为谣言传递者,必将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自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已不单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游戏。因此,每位使用微信的个体都有必要了解“晒”行为的心理特点,把握“晒”行为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减轻“晒”行为对其他个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做到自由和责任的统一,使朋友圈的“晒”行为真正成为交流沟通的渠道和展现自我的方式。

(责任编辑 陶新艳)

[参考文献]

[1]王传芬.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探究[J].编辑之友,2013(8):77-78.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454(2016)03-0034-03

[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简介]王庆洋(1991-),男,满族,内蒙古乌兰浩特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猜你喜欢

朋友圈行为微信
微信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