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高校合唱课程改革考核体系设计*
——以湖北理工学院“合唱排练”课程为例

2016-03-16杨祖欣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声部

杨祖欣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新建本科高校合唱课程改革考核体系设计*
——以湖北理工学院“合唱排练”课程为例

杨祖欣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是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检验,也是课程授课效果的有效反馈。文章结合湖北理工学院合唱课程改革实际,以“合唱排练”课程在考核理念、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具体实施设计为例,介绍新建本科高校合唱课程改革考评体系的设计。

合唱课程;改革;考核体系;设计

新建本科高校合唱课程主要在音乐专业开设,此类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课程,承担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基本任务,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合唱课程改革中,理应发挥课程考核对课程教学的导向性作用,做好课程考核的顶层设计。

湖北理工学院合唱课程改革始于2015年秋季学期,计划通过2年时间初步建立起立足学校实际、符合“应用型本科”定位的音乐专业合唱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从授课模式、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周期、实践教学以及考评体系6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构建“演唱”“排练”“指挥”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将开设“合唱指挥”一门课程、授课三学期改为开设“合唱排练”“多声部合唱训练”两门课程、授课六学期。二是合唱表演注重舞台表现,突出团队协作,打破以建制班为单位的授课组织形式,改成以年级大课的形式组成若干课程合唱团,把课堂搬进演艺综合实验室,让学生上舞台,通过“合唱团”排、演实践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三是考评体系从关注知识结构评价为主转变为关注应用能力评价为主,从关注总结性考评结果、注重知识理解再现为主转变为关注形成性考核过程、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下面以“合唱排练”课程考评设计为例,谈谈新建本科高校合唱课程改革考评体系设计。

一、考核理念的设计

长期以来,提到“考试”,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复习”,“复习”的首选就是“背重点”,考试结束后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对答案”。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考试”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指挥棒”,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建本科高校要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这样的总结性考核形式来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因为这种课程考核评价的侧重点是在课程知识内容“教”的评价上,对知识技能的“学”与“用”的评价则明显偏弱。“合唱排练”课程基于以上现状,确立了新的课程考核理念,以考核“知识应用”为核心,围绕“课程实践”进行考核,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以期达到以“考”验“学”、以“考”督“教”、以“考”促“用”的教学效果[1]。

二、考核主体的还原

“合唱排练”课程遵从教学过程中的“课”与技能实践过程中的“合唱”两个内容特征,提出了还原课程考核主体的观点。考核的对象,不单是学生,而是“老师与学生”“演员与观众”“指挥与合唱队员”等多组基本构成在课程排练过程中的立体呈现[2]。

“合唱排练”作为一门“课”,老师对知识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应通过课程考核来进行评价和反馈。从实际教学来看,课程以“合唱团”这一舞台艺术组织形式为载体,打破传统班级建制,通过“排”与“练”的实践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必然包括对学生作为合唱队员的“唱”的实践考核、作为合唱指挥者“挥”的实践考核、作为合唱观众“听”的实践考核。传统本科教学中的“师生”这一对教学主体,在应用性本科教学中还要进行多种主体角色转换的体验实践,并不断通过课程实践考核进行评价反馈,方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

三、考核内容的布局

“合唱排练”课程的考核内容依据其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知识应用”和“能力考核”两方面来设计,全程通过实践应用来实施[3]。在“知识应用”方面,课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热身知识应用、发声知识应用、声部协作知识应用、多声部视唱知识应用、舞台表演常识掌握、排练基本常识掌握、挥拍基本常识掌握等。在“能力考核”方面,课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合唱演唱能力、多声部音响视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合唱作品处理能力、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合唱指挥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等。

“合唱排练”课程开设四学期,实践学时100%全覆盖,课程授课主体均在实践中“教”、实践中“学”、实践中“用”。教学内容以合唱艺术中的“演唱”“排练”“指挥”三部分为主,同时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在“合唱团”里对合唱艺术实践认知的过程。

第一学期的考核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强调学生在合唱团里“听”与“唱”的能力。通过对音程组合测试、二声部读谱测试、三声部以内合唱作品的演唱测试的考核,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多声音响的感知认识。其次,强调合唱团中所有成员的协同配合能力,包括:声部内成员的协同配合能力、声部间成员的协同配合能力、合唱队员与指挥的协同配合能力、合唱队员与伴奏的协作配合能力。用课程考核助力课程合唱团所有成员间树立团队观念,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协同意识。第三,强调掌握合唱基本常识并结合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包括:与声乐课程相关的合唱发声知识应用,与视唱练耳、基本乐理课程相关的合唱读谱技能,与形体表演课程相关的合唱热身知识应用等。

第二学期的考核围绕“唱”和“排”来进行。“唱”较之第一学期的考核,加入了节奏模打测试、四声部以上读谱测试、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演唱及无伴奏合唱演唱的考核,继续丰富课程合唱团成员合唱音响的实践储备,训练和提高学生合唱的“听”“唱”能力,使其初步具备良好的合唱素养。如果说“唱”的考核是针对课程实践中成员参与过程的考核,那么“排”的考核则是对成员实践动手能力的集中检验。在第二学期考核内容里,“排”的考核主要以这一学期课程合唱新作品声部排练考核和第一学期课程合唱老作品排演为主。考核以排练小组分批测试的方式完成。通过考核,把学生推到课程知识应用的第一线,锻炼他们面对“合唱团”时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音响听辨调整能力、发声示范能力、多声部读谱记忆能力。考核通过促使教学对象从“唱”——合唱的参与者,向“排”——合唱的组织者角色转换,强化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他们建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体思维。

第三学期在延续前两学期“唱”“排”考核的基础上,继续通过针对不同风格类型合唱作品演唱和排练的考核,督促学生拓宽作品演唱视野和排练综合应变能力。这学期增加了“指”的考核内容,包括:指挥法的基础知识、指挥挥拍技能的应用能力、指挥与合唱队的协作能力。此项考核除指挥法基础考核以分组测试、师生互评以外,其余内容均以舞台实践进行考核。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强调指挥法基础考核的共性标准,培养结合具体作品在面对合唱队的舞台指挥实践中挥拍技能的灵活应用以及指挥者协作能力的个性发挥。另外,由于和声课程也在本学期开设,学生在此课程中完成的四部和声写作作业,也可以作为合唱编配基础实践在考核中进行表演,通过加强课程间联系,激励学生尝试结合实际表演的合唱改编和创作。

第四学期的考核必然是课程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合,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重。通过经典合唱作品“唱”“排”“指”的综合排演实践考核巩固学生对合唱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和专业能力的实践应用;通过特定主题合唱作品(如儿童作品、节日作品、晚会作品等)的“唱”“排”“指”的综合排演实践考核,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的能力;通过设计不同情境下(如音乐厅、幼儿园、中小学小剧场、露天广场等)的“唱”“排”“指”的综合排演实践考核,锻炼学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合唱排演能力。

这样,课程的“教”“学”“用”通过课程考核实现良性互动;课程知识体系的“唱”“排”“指”通过课程考核有机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实现了既重视知识的掌握应用,又突出实践应用的能力测评,还兼顾了专业课程间的互联互通的目标。

四、考核方式的创新

在课程考核中要用多种考核方式来保障考核目标的完成,这既包括考核形式的组成方式,也包括考核人员的组成方式。

考核形式的组成以满足学生当下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对接社会合唱人才需求两条主线展开。以微信公众号、手机实时语音对讲、网易公邮等学生常用的网络媒体平台为载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课程合唱团团干(业务团长、声部长)进行作品声部检查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以学习小组随堂PK、“户帮户”结对扶贫、观众“挑刺”互评互助等带有一定“游戏”色彩的随堂考核形式进行考评,既打破传统考试过程中严肃紧张的考试氛围,又调动了学生在考试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的主动学习意识;以举办音乐会、参与多场次主题晚会演出、学科竞赛展演、公益交流演出、商场路演等公开演出的形式进行考核,把课程合唱团成员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

课程考核可以请业内同行、现场观众以及用人单位代表进行点评、打分,让师生在考评中一并接受社会的检验,从而及时调整、改进课程教学之思路,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在考核人员组成上,既有教师给学生评分的考评组合和学生给学生评分的考评组合,也有同行专家对课程成员的考评组合和观众对演员的考评组合,还有用人单位人员对课程学员表现的考评组合。这样的创新设计,实现了考核人员组合方式的多元化构成,力求做到对课程的考核真实、客观和全面。

[1] 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1-74.

[2] 夏晶晖.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技能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94-195.

[3] 辛迪.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教学改革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3):69-72.

(责任编辑 龚 勤)

The Design of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Chorus Course Reform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ies——Taking Design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Chorus Rehearsal" Course i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Zuxin

(School of Arts,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urse instruction, course assessment can not only examine the quality of course instruction, but also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instruction. Taking “Chorus Rehearsal” Course i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chorus course reform 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assessment concept, assessment content, assessment subjec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horus course;reform;assessment system;design

2016-03-08

湖北理工学院教研重点项目“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B14。

杨祖欣,讲师,硕士。

10.3969/j.ISSN.2095-4662.2016.04.013

G642.0

A

2095-4662(2016)04-0065-03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声部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两个大忙人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