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6-03-16杨成利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转向成人高等教育新常态

杨成利

(曲阜师范大学 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杨成利

(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基于新常态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为价值导向,逐渐实现从三维到多维、从三角支架到圆形支架、从单一式到交互式等方面的转向。要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常态发展的契合,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应以包容性发展为旨归,追求教学理念相对公平;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驱动教学模式多样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促进课程体系动态更新;以“人师”为发展指向,推进教师队伍专业优化;以教学模式变革为基点,推动教学技术匹配整合。

关键词:新常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向;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两大态势,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必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本文分析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新局势,探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旨在构建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新模式。

一、新常态的特征和价值导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一词,其关键字“新”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笔者通过对新常态的内涵进行梳理和解读,认为其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速度变化,即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其二,动力转换,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三,结构优化,即产业结构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其四,增长模式改变,即由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增长转向重视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科学价值导向主要包括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导向、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导向与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导向三种类型。[1]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态势,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引领,才能既把握发展机遇,又规避潜在风险。本文主要以可持续发展导向和包容性价值导向为理论基石,探讨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导向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应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矛盾运动的客观发展规律。换言之,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传统的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逐步转向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促发这种转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有效运行,加快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尤其关键。

一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要强调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活动时,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又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还应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认识、遵循自然规律固然重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需要立法机构与各级政府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以切实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如立法机构应制定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等,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各级政府应健全行政绩效考核制度,把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耗损、环境破坏、生态效益与政府的绩效考核挂钩。

(二)包容性发展导向

包容性发展的本质意蕴是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就经济领域而言,既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又要使他们共享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但公平与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公平强调集体利益、整体收益与长期进展,效率则更关心个体利益、局部收益与短期发展。显而易见,这种客观存在的对立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加以规导。第一,完善劳动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以保障劳动者劳动与报酬相匹配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第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新常态下,基本公共服务需以均等化为目标,以保证机会均等为核心要义,具体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体育等基本的民生需求领域。

新常态下,社会要达到良性持续发展,就应实现经济发展、自然和谐与社会包容合理互动和有机整合。片面发展GDP、粗放式经营、忽视自然生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人性扭曲、性别歧视、道德失范等典型问题与新常态所追求的价值导向相悖。因此,要以新常态的理念为指引,认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质问题,敢于利用创新驱动机制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同时引入包容性发展理念,使社会发展中各群体之间减少敌意与攻击、增进包容与理解。

二、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向

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展开的样式。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依托普通高校办学,普教化色彩较浓,并未真正体现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因此,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新常态下,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顺利转向,首先应明确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应以可持续性与包容性的价值导向为抓手,逐步实现从三维模式到多维模式、从三角支架模式到圆形支架模式、从单一式教学模式到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转向,培养能够迅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一)从三维模式到多维模式

三维教学模式是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补偿教育阶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将学员课堂学习、工作实践与教育效益联接为一体,以课堂学习、工作实践为坐标系原点,建立教育效益坐标轴,形成具有立体系统结构的模式。[3]三维教学模式以“教育效益”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重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全面的现代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它要求在教学初始阶段明确提高教育效益的观念,将教育效益贯穿成人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双向参与互动、课堂及工作场所的交替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成人的人力资本价值,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最终教育目的。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能否顺利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关键在于创新驱动要素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程度。可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应突破三维模式的限制,适时适度弱化教育的经济价值,从成人个体发展、工作实践和社会变革等多维角度出发,通过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等彰显成人主体价值。也就是说,成人高等教育要把提升成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成人批判精神和变通思维,激发其主动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活动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二)从三角支架模式到圆形支架模式

三角支架模式是一种以职业教育为追求,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显然,这种三角支架模式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为成人职业生涯服务时,并未真正关注成人的非职业教育。同时,通过学校这一场所与平台对成人进行施教,容易忽略成人拥有的丰富社会阅历与经验大多是通过社会教育获得。此外,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更是忽视了成人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传统的“三角支架” 难以适应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新常态的发展理念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要尝试构建全新的“支架”——圆形支架模式,即以人生教育为追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学习者学习为主导的新型支架模式,高度关注成人的非职业教育,将成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经验、精彩纷呈的人生阅历涵盖于成人教育的全过程,以成人的学习个性、学习兴趣与学习经历为出发点,建构真正适合成人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机制。

(三)从单一式教学模式到交互式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可归结为教师主导型、学习者自主型和师生交互型三种类型。新常态下,教师主导型或学习者自主型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它们偏重强调教育者或学习者一方,未能实现双方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高技术专业技能人才与熟练工人奇缺,存在着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等社会问题。[4]成人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如在生源结构上,以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在专业需求上,传统专业减少,应用性和技能性专业增加等。这些社会现状迫切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求解,从共性化转向个性化,从单一式转向交互式。

从单一式教学模式向交互式教学模式转变,完全契合新常态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兼具教师主导型和学习者自主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既重视教师的创新性引导,又注重学习者的创造性生成。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与教师在对话、交流及分享中发现问题,在彼此带动、激发过程中相互熏染,在各种交往与互动中训练思维、培养情感。总之,师生交互式教学模式与新常态包容性的价值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社会发展态势及理念影响教育教学理念,而教育教学理念又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开展方式。因此,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应以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为基本导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以包容性发展为旨归,追求教学理念相对公平

新常态下包容性价值导向提倡公平,即全体社会成员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共享社会改革及发展成果。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代社会,平等地享有社会经济与政治权利以实现自我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应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首先,尊重每一个成人,保障其学习权力。成人教师应端正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个成人,无论其相貌、资质、财产情况、家庭背景如何,都要一视同仁,绝不能按照某些所谓的标准划分等级。其次,给予贫困成人政策倾斜。如开设定向扶贫计划项目,将成人就业与学习相结合,帮困与扶贫相协调;设立专项补贴基金,以吸收更多家庭贫困的成人求学;设置一定比例的优秀学员奖学金,奖励德行敦厚、学识优异的贫困学员,减轻其生活压力。再次,加强成人教师培训工作。职前培训应注重科学诊断成人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提升的空间。职后培训应侧重让成人教师在体验式、情境模拟式培训活动中,了解成人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引导成人教师深入领会包容性发展的精髓及实际应用原则,针对成人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二)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驱动教学模式多样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和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应以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及其相关行业服务的具备专业应用性、职业技能性和适用广泛性的创新人才为目标。[5]由此可知,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常态所倡导的创新驱动理念和所推崇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与研究者应以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使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审视已有的教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与研究者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与成人学习特点,深入反思已有的教学模式,摈弃传统的不适应新常态发展、过时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模式应以成人的学习需求与社会发展为导向,对成人的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精准性把握,以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校企结合、开放教学、网络教学、问题教学和差异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效果显著。此外,应秉承学思行相结合、因材施教等理念,探讨教学模式如何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协调发展,以顺利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发展。

(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促进课程体系动态更新

可持续发展价值导向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推进课程改革,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为目标,以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原则,着力构建动态化、可调试、能评估的兼具灵活性与可持续性特色的课程体系。[6]首先,开放性。课程的设置应尽力覆盖社会各类型、各层次的成人群体;课程体系应突出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的课程设置理念;以企业与行业最新的技术创新成果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源泉。其次,实践性。课程框架的构建应以实用性为切入点,充分关注成人的实际需求,吸纳更广泛的成人。同时,以实践性为指导原则的课程体系,应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检视,通过反复验证与调整,逐步修正与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最终建构一套相对灵活、动态发展的课程体系。再次,综合性。课程设置包括讲授课、实验课、实训课、专题课等多样化的课程类型;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尊重社会弱势群体、培养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等纳入课程内容之中;坚持课堂学习与实习见习、学科理论与实际运用、书本知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具体化课程体系实施方式。[7]

(四)以“人师”为发展指向,推进教师队伍专业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角色发生质的变化。教师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而更应是富有创新精神、挑战意识、点石成金的“人师”。新常态下,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既有使命也更加艰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以“人师”为发展指向,推进教师队伍专业优化,打造一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成人教师要及时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创新导向、企业重大技术变革方向和社会发展动向,进行自我调整,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其次,更新教学理念。成人教师应树立并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推动自身专业成长。再次,转变教师角色。成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权威者”形象,以指路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者的身份,投身成人教育事业。当成人教师以成人的“人生导师”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指向时,他们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与成人互动交流方式的革新才能落到实处。

(五)以教学模式变革为基点,推动教学技术匹配整合

新常态之“新”绝非经济发展方式的简易创新,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同样,革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不是在不顾实际条件、不考虑现实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将最新的教学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而是要依托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充分考虑成人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综合考量成人的学习情况和专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促使教育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成人学习,将大大提高成人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对当下流行的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微型课程技术支持,要分析其内在运行机理、应用于成人学习的可行性,并预先评估其技术本身的漏洞。其次,对教育技术手段深度把握,使它们适应不同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再次,不过分追求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应以成人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基点,切实完善与整合现有的教育技术,理性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高建昆,程恩富.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价值导向[J].探索,2015(1):108-113.

[3]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711.

[4]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82-85.

[5][7]叶进,王恩灿.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2-175.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2010-03-01.[8]刘奉越,陈醒.基于成人质变学习的成人教师角色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7-9.

(责任编辑:刘奉越)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Yang Cheng-li

Abstract:Guided by the new normal, the teaching mode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oriented to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from three-dimensional to multi-dimensional, triangular support to circular support, single mode to interactive mode. Under the new norm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odel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o realize relatively fair teaching concept;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as the guid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ode variously;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 promote the dynamic update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life mentor”as the point of development, to advance professional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team;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ode as the basis,to promote the matching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Key words:new normal; adult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6) 02-0042-04

doi:10.13983/j.cnki.jaechu.2016.02.009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简介:杨成利(1963-),男,山东烟台人,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转向成人高等教育新常态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