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净沙·秋思》三英译的接受效果分析——来自德州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问卷调查

2016-03-16吴琼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吴琼军

(三峡大学 科技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天净沙·秋思》三英译的接受效果分析
——来自德州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问卷调查

吴琼军

(三峡大学 科技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本文选取《天净沙·秋思》风格迥异的三个英译文,对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64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英语本族语读者对不同译文进行评价,从外域读者的角度客观地反映诗歌文本中空白与未定性翻译的不同接受效果,结果出乎意料。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空白与未定性;接受效果;外域读者

一、引言

空白与未定性是接受理论的重要概念;而诗歌作为纯文学的最高形式,更是在表达过程中将空白与未定性发挥到了极致。在阅读过程中,要求读者主动参与进来,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并实现其未定性的具体化。由于译者本身首先是读者,文本意义的多元性也会在文本空白与未定性的翻译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

那么,作为目的语读者,那些英语本族语人士对中诗英译的不同翻译处理,接受效果又如何呢?本文选取《天净沙· 秋思》风格迥异的三个英译文,对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64名英语本族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不同译文进行评价,从外域读者的角度客观地反映诗歌文本中空白与未定性翻译的不同接受效果,从而对诗歌的翻译处理进行思考。

二、《天净沙·秋思》中的空白与未定性及不同的翻译处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这是一首在理解上不易出现歧义的小诗,但小曲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与未定性,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其对空白与未定性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其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对空白与未定性的处理也会千差万别。

有学者主张应在翻译过程中保留空白与未定性,如谢天振指出若把原诗中某些隐而不露的内容明确化的,则会使得原诗可供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受到约束[1]。他们认为译文要尽量保持原作的情味,包括原作的意义和结构, 所以他们倾向于译文1: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译者: Wayne Schlepp)译文1保留原文表达方式,同样采用意象叠加,不加掩饰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中的空白与未定性,期待译文读者如原文读者一样能自己品咂出原文的意境;但是否能如其所愿?

有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如王松年认为译者应在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下,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空白[2]。如译文2: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 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译者: 翁显良)译文2完全摆脱了原文的章法,尽可能地填补了原文的空白与未定点,其主要目的是要传达出原文的意境,让译文读者“身临其境”; 只是不知这种“身临其境”是否被译文读者所接受?

还有些学者强调读者的理解和空白与未定性的填充之间的关系。如胡开宝和胡世荣指出在使空白和未定性具体化时,译者应注意具体化的度和适当性[3]。如译文3: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译者: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文3对原文中的空白与未定性进行了一定量的个性化的填充,并且注重填充表达的适当性。只是这种填充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如何衡量?又如何能填充得自然、适当?外域读者又会如何看待?

三、问卷调查

以上三个风格迥异的译文,代表了三种译风,反映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空白与未定性的翻译处理策略。针对以上原文与三个译文来设计调查问卷,客观地反映外域读者对不同翻译处理的接受效果。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文与以上所分析的三个译文;第二部分是有关受访者的与调查相关的个人信息,包括职业、对诗歌的兴趣和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三部分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受访者通过三译文各自能对原诗理解多少:(1)能很好理解;(2)能理解一部分;(3)几乎不能理解。第二个问题是受访者对三译文的评价:(1)很好;(2)较好;(3)不好。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64名师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4份。基本信息统计结果为:职业-教师15人,学生49人;对诗歌的兴趣-很有兴趣 22人,有点兴趣 42人。掌握汉语程度-懂很多4人,懂一些60人。 对三个译文的理解评价以及优劣评价统计结果出乎意料:译文1: 3%的受访者表示能很好理解,28%表示能理解一部分,69%表示几乎不能理解。没有受访者对译文给出的评价是很好,3%给出的较好,97%给出的不好。译文2: 100%的受访者都表示能很好理解。78%的受访者对译文给出的评价都是很好,16%给出的较好, 6%给出的不好。译文3:100%的受访者都表示能很好理解。92%的受访者对译文给出的评价都是很好,8%给出的较好。

四、结果分析

1.目前在国内呼声最高的译文1,结果却在接受调查的外域读者群中遭到冷遇。译文1的出发点本是希望能将原作结构,情味整体传达,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对于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几乎无法理解,只有28%的师生认为其基本传达出原诗的意境,尽管有两位老师表示能很好理解,但他们也加以说明,他们所能理解到的意境主要来源于意象的叠加及其中的关联,而译文1刻意传达的原作结构却无人提及,也就是说外域读者无法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原作的结构美,在他们眼里,以这种结构呈现的英文诗都是语法错误。所以大部分的读者给出的评价都是太难懂。对于第二个问题给出的评价基本一致,那就是他们能理解译者这么译的良苦用心,但是他们觉着别扭,听着不舒服,不像英文诗,觉着这样译不好。从以上结果来看,中诗英译以求 “保持原作情味”的路途还很漫长。当我们选择“异化”让汉诗走向世界时,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古诗词独特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象美,但当译文的可接受性受到影响,还是应考虑适度的空白与未定性的具体化了。奈达曾指出动态即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衡量的标准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4]。所以,应权衡考虑空白与未定性的填充问题,而不能不予理会或刻意空缺。

2.译文2整体评价较高,这也是笔者未曾料到的。因为译文2在国内一直倍受争议,认同度较低。但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笔者发现,译文2虽然整体评价较高,但看法上存在较大分歧,分歧点就在于以散文体译诗体的接受度上。从调查结果反馈情况看,所有读者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认为这种形式的翻译非常易于理解,甚至有部分受访者强调他们喜欢这种“讲故事”的翻译方式。但有四位教师看法截然相反,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不好的评价,因为他们认为此译文添加了太多诗歌中隐藏的含义,虽然容易理解了,却完全失去了原作的风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提出截然相反意见的四位读者都是对诗歌很感兴趣且懂汉语的大学教师,他们认为诗歌体语言应不同于散文体语言,这也与目前国内大多译者意见趋同。还有受访教师提出译文中用词与整体散文风格不符,这也是诗歌翻译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3.译文3是这次调查结果中接受度最高的译文。但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笔者意外地发现,大部分外域读者对其给予高的评价,并不是仅仅针对空白与未定性的填充,而主要是因为其整体表达流畅度高,可读性强。例如其中一位受访教师指出:尽管译者“背离”了原诗的结构,但译文流畅、自然。由此可见,外域读者的耳朵无法接受“支零破碎”的语言,尽管他们能够理解意象排列表达的意境,以及译者采用排列表达的“良苦用心”,但从接受效果来看,流畅的译文仍是首选。译文3将原文流畅地表述出来,并带有诗的韵味,且在选词表达上着重自然,尽管无法达到完美,但从接受角度来评价,已较成功。

五、结语

文学译本本身很难评价其好坏高低,译诗尤其如此,其价值在于译入语读者的解读。译者的责任是帮助读者领悟到原诗作为一个整体所呈现出的内涵,以及可能激发的情感。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翻译的可接受度不仅仅只取决于对原文意义的理解,所以不能片面看待对空白与未定性的处理,避免走向极端的翻译方式。巴斯奈特曾明确指出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5],所以当译文的可接受性受到影响时,仍需适度“化隐为显”,并应注重选词表达的细节需与整体的风格相一致。译者在这一环节面临的最大难度就在于如何“化”得自然,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总之,对空白与未定性的翻译处理应置于文本这一统一的、完整的整体中来权衡,尽量以流畅、自然、具有美感的语言来展示超乎言语结构之外的整体风韵,从而达到最佳的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天振. 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236.

[2]王松年. 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J]. 外语学刊, 2000, (4):71-74.

[3]胡开宝、胡世荣. 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 中国翻译, 2006, (3):10-14.

[4]Nida, Eugene A.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2.

[5]Bassnett, Susan.TranslationStudies(ThirdEd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5.

责任编辑:王伟

The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Speakers’ Opinion Toward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Poem “TianJingSha·QiuSi”— The Questionnaires from Confucius Institute at UT Dallas

WU Qiong-ju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poem “Tian Jing Sha·Qiu Si” are chosen for questionnaires toward 64 teachers or students from Confucius Institute at UT Dallas, with the purpose of reflecting the English speakers’ opinion for the translation towards the blanks and indeterminacy in poem texts.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is out of expectation.

Key words:“Tian Jing Sha·Qiu Si”; blanks and indeterminacy; reception effect; English speaker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1-0110-03

作者简介:吴琼军(1974-),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天净沙秋思
秋思
秋思
《天净沙·秋思》
秋思
天净沙·春
本期推荐主题 秋思
WATING FOR THE SUNSET
天净沙·春思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译本
意象并列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