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3-1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期

白 璇



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白璇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巴丝肼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普拉克索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Ⅲ、Ⅴ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DRS Ⅰ、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视幻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PD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非运动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帕金森疾病;盐酸普拉克索片;多巴丝肼片;运动症状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16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且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各种非运动症状[1];病理改变为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纹状体多巴胺明显减少,蓝斑和黑质存在Lewy小体而引起锥体外系运动症状[2]。现阶段,临床报道都已证实长期应用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盐酸普拉克索片能有效改善早期PD运动症状,同时还有助于缓解一些非运动症状[3]。本研究就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PD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44~82岁,平均(63±8)岁,病程1~5年,平均(2.3±1.8)年,帕金森病Hoehn-Yahr分期1~2.5期。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PD诊断标准,排除特发性震颤、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近3个月内均未持续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左旋多巴类药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0.25 mg/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0.5片/次,3次/d,之后每周日服用剂量增加0.5片,直至每天2~4片(分3~4次服用),并以该剂量作为维持剂量持续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普拉克索片(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069,规格:0.125 mg/片),初始剂量为0.375 mg/d,之后每周日服用剂量均增加1次剂量,在患者可耐受前提下,将剂量增加至症状改善达稳定为止(≤4.5 mg/d),并以此剂量作为维持剂量持续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年。

1.3观察指标

1.3.1运动症状及并发症采用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Ⅲ、Ⅴ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以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并以运动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发生率来评估运动并发症发生情况。UPDRS Ⅱ、Ⅲ、Ⅴ评定标准:UPDRS评分项目5~31项,每项计分值分5个等级,分别为:0、1、2、3、4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越差。

1.3.2非运动症状及并发症应用UPDRSⅠ对患者的情感、行为、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嗜睡、视幻觉、体位性低血压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UPDRSⅠ评价标准:UPDRS评分项目1~4项,每项计分值为0、1、2、3、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PD症状越严重。HAMD评价标准:HAMD评分项目1~14项,各项目均无,记1分;轻,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度,5分。统计总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高。HAMA评价标准:HAMA评分项目1~24项,各项目均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度,5分。统计总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运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UPDRS Ⅱ UPDRS Ⅲ UPDRS Ⅴ对照组  48治疗前    11±3  15±5  1.8±0.6治疗后    8±4* 11±4* 1.4±0.5*观察组  48治疗前    11±4  14±4  1.8±0.7治疗后    8±4* 11±5* 1.4±0.6*

2.2运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运动症状波动1例,运动障碍1例,运动并发症发生率为4.2%(2/48);对照组患者中,运动症状波动5例,运动障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8/48);观察组患者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非运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 Ⅰ、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DRSⅠ、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非运动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非运动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UPDRS Ⅰ  HAMA  HAMD对照组  48治疗前   2.4±1.4  12±6  11±5治疗后   2.3±1.6  11±5  11±4观察组  48治疗前   2.4±1.3  12±5  11±3治疗后    0.8±0.7*#  7±5*#  7±4*#

2.4非运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嗜睡6.2%(3/48)、体位性低血压10.4%(5/48)、视幻觉12.5%(6/48);对照组患者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视幻觉发生率分别为27.1%(13/48)、37.5% (18/48)、35.4%(17/48);观察组患者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视幻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PD引起的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以来,左旋多巴(L-DA)、复方左旋多巴均被认为是治疗PD最为有效的药物,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易引起明显毒副作用[4]。研究显示,PD患者在应用L-DA两年后,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且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且PD的非运动症状多为非多巴胺能系统病变,所以L-DA对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也并不明显[5]。DAs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PD的药物,美国神经病学会建议早期PD患者可单一使用DAs,既能获得理想效果,其能直接作用于纹状体突触后膜,兴奋多巴胺受体,同时还能减少多巴胺释放、代谢以及毒性产物,清除氧自由基,以利于受损细胞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DAs具有较长半衰期,其能使DA受体持续处于兴奋状态,长期用药也不易发生运动障碍或病情反复。盐酸普拉克索片为新型DAs激动剂,其能选择性作用D2受体亚家族,其与D3受体的亲和力较强。盐酸普拉克索片能通过激动多巴胺能D2、D3受体以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保护神经细胞,延迟黑质神经元变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两组患者的UPDRS Ⅱ、Ⅲ、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PD,在改善运动症状方面所获效果与多巴丝肼片相当。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DRS Ⅰ、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动、非运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普拉克索片对PD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多巴丝肼片,同时还能有效减少运动及非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PD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非运动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蒋玲,刘骅.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27例[J].中国药业,2014,22(13):97-99.

[2] 黄芳.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538-539.

[3] 杨丹晓,谢阗,刘少玲,等.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86-1187.

[4] 熊焰.分析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45-146.

[5] 曾宏.普拉克索、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25):127-128.

[6] 李永顺.帕金森病患者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20-221.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志码】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