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光远中国经济破“7”,真的很糟糕吗?

2016-03-15马光远

中外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

马光远

如果你的愿望是中国经济能有更加美

好的春天,冬天就是你必须经历的阶段。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为6.9%,首次跌破7%的数据。

过去数年,尽管和我一样的很多人都在普及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的超高增长,经济正在步入新的周期,但无论是仍然沉浸在过去30多年高增长周期的人,还是刻意看空中国经济的人,似乎都很难让他们从固有的逻辑中跳出来,客观而公正地看待中国经济。

比破“7”更重要的

事实上,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按照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放到大国经济的比较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增速。在今年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环境下,6.9%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数字,也是一个很漂亮的数字。说现在的增速差,相当于期待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身高每年增长的幅度仍然像十多岁一样荒唐。

分析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除却国际因素之外,中国经济2010年以来趋势性减速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包括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出口以及人口红利,都已经到了增速的天花板并开始下滑。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已经发挥到极致。如果没有新的增长引擎,数据下行就是趋势。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担心的绝非是6.9%的增速,而是应该担心如何完成增长引擎的转换。尽管这话绝对属于“陈词滥调”,但的确是个重头问题。

同时,我们看到在新的增长动力,包括创业创新、消费以及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的情况下,旧的增长动力趋缓引发的各种风险也在释放。这也是比6.9%更值得高度关注的事项。最近爆发的“10中钢债”违约风波,把杠杆和风险都很高的中国企业债再次拉回到人们的视线。特别是从国际因素看,美元加息仍然只是时间问题,对新兴市场的威胁并没有解除,新兴市场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仍然很大。这一系列的风险都不可掉以轻心,任何一个爆发,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胁。

做正确的事

尽管如此,我依然同意习近平主席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基本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认为,中国经济绝非像某些人渲染的——到了政策无能为力的地步。只要中国的决策者有耐心,在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不忘记改革和升级的战略目标,做正确的事,那么较低的增长周期,换来的将是为下一个30年奠定一个好的改革、创新和产业基础。

基于此,我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有六点建言:

其一,高度重视包括企业债在内的各种风险,将防风险视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最重要的事项,为经济转型换取平安的空间;其二,鉴于当下企业面临的困难,一定要下决心大幅度减税,给企业减负,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其三,货币政策要基于中国经济的现实,为避免中国经济陷入通缩,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继续补充流动性。在汇率政策上,要看到人民币被高估的事实。在美国加息之前,主动贬值对中国经济很重要;其四,一定要稳定房地产预期,推动房地产投资回暖。要尽快恢复首套住房20%首付政策,对资质不错的开发商,要在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其五,中国经济最终的命运取决于改革的推动,要给民众明确的改革预期,推出一批让人期待的改革措施;其六,要在促消费和消费升级上下更大的功夫,下决心取消阻碍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构建新的增长框架需要时间,要对当下的增长速度宽容,要给中国经济足够的时间,而不是叶公好龙,缺乏耐心。如果你的愿望是中国经济能有更加美好的春天,冬天就是你必须经历的阶段。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