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2016-03-15廖列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潮州红色旅游

廖列营,陈 璇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新媒体环境下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廖列营,陈璇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潮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现有的教育模式单一陈旧,红色文化资源无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主要可从建设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潮州红色旅游手机APP和“微课”特色数据库三个方面为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服务提供助力。

潮州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媒体;教育服务;模式

红色文化资源是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线的精神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历程的历史遗存,[1]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风雨历程的记录,承载着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爱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档案、红色文物、红色旅游、红色资讯、红色访谈、红色影音、红色图片以及相关的物质文明等一系列资源,[2]这些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能够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为发展地方特色的经济和文化提供历史线索和精神价值。

一、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教育利用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极具教育价值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深厚,文化古迹众多,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追溯潮州地方革命史,1907年孙中山委派许雪秋、何子渊等人在潮州饶平黄冈镇发动丁未黄冈起义,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革命运动;1925年东征军占领潮州,在潮州城区中山路李厝祠设立了黄埔军校第一所分校,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粤东的军事摇篮;1927年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占领潮州城,司令部设在潮州西湖公园的涵碧楼,建立了红色政权,在潮州掀起了革命运动,前后共七天,史称“潮州七日红”;1927年朱德在饶平上饶镇茂芝圩的全德学校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做出重要军事战略决策,为起义军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1930年,中共东江特委曾派短枪队活动于潮州凤凰山北侧;1932年潮澄澳县委先后组建樟东赤卫队、桑浦山游击队、工农红军第三连(后扩编为红三大队)、潮澄澳特务大队和秋溪、隆澄等地游击队,挺进坪山、大山等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以浮凤苏区为中心的潮澄饶红色根据地。据统计,潮州的革命史迹共有240多处,这些史迹都是潮州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追求自由、和平以及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历史见证,具有很好的革命历史教育的作用。①参见《千年古城潮州红色之旅》,《红广角》2013年第5期第57页。鲜活生动的革命事迹、感人肺腑的爱国志士、真实遗存残旧的历史文物等,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召力要比学校里、课堂上那些枯燥乏味的爱国教育口号来得更深刻、更贴近人心,因此,潮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

(二)红色文化资源零星分散,开发利用不足,教育示范作用小

潮州的红色文化资源虽多但零星分散,各种文化典籍呈零星碎片,被分布收藏在各地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地,要分别前往查看极不方便,耗时耗力且收获甚微。而在网络上搜索到的红色资料也不齐全,如典籍文字欠缺整理、统计数字不完整、图片残旧不清晰,最重要的是潮州各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没有整合起来,整体关联度不高。有些革命史迹因地方偏僻缺乏宣传,不为人所知;有些史迹因年份太久缺乏保护,革命遗留下来的一些标语、手稿已有不同程度的损耗或者遗失,能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不多;有些红色景区因知名度不高、没有经济利益而得不到重视,景区的红色文化氛围不够浓烈,景区里面也没有配备讲解员,景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前往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少,景区渐显荒凉,其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对潮州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很多红色文化只是略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根本不了解,无法真正体会其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示范作用极其微小。

(三)红色文化资源无法实现全面共享,传统教育模式单一陈旧

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基本上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方法为渗透式的课堂讲学、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和观看电影,还有体验式的实地考察、旅游观光等,这些模式内容单一枯燥,方法陈旧不灵活,已不受现代人群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如果跟学生讲红色教育熏陶,那么学生只是被动性地接受,就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看完听完就丢之脑后,没有留下太多感受,更别谈什么教育效果。而且现有的教育模式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红色文化没有得到全面的共享与传播,推广价值无法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当今国内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和西方反动势力的渗透下,红色文化资源如果没有辅以活泼生动又引人入胜的新型教育模式,会逐渐被年青人所忽略和遗忘,红色文化资源无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潮州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利用途径

在信息时代,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人们热衷于接受更方便、更快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教育模式,而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和软件开发的不断进步,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在国内,有很多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案例。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产品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和设备工具,把各种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建筑物、图片、视频、典籍等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从而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红色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红色文化传播的功能,最终实现数字化教育和数字化服务。[3-4]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的开发建设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与新型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既能更好地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传播、共享,又能体现育人功能,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一)基于互联网开发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社文发[2011]54号)提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发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是公共文化服务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网络服务平台将依托潮州各县(区)、镇(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的红色文化资源,把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收藏的各种革命事迹材料、图片、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将所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材料统一整理分类。网络服务平台在内容上包括红色景区(如凤凰山景区、潮州西湖景区、饶平黄冈起义公园等)、革命历史回顾、影视资源、网络课程、图片资料、特色文化、论坛互动空间等栏目,在功能上提供在线检索、在线观看、在线交流、资源共享、虚拟互动体验等服务,平台以其跨地域性、系统扩展性好、融合开放度高、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动态网页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网络空间,同时通过开发设计这样一个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整体网络平台,为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有力传播和全面共享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和服务的最大作用和推广价值。

同时,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联动开发与协作开发,加快整合潮汕三市旅游资源,加强周边市的红色数字资源的联合互动。如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就先后到达汕头、潮州、揭阳等地建立红色政权,可作为三市共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如潮南区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就分布于潮南、普宁、惠来三地;1930年底,由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的红色交通线,就是从汕头到潮州再往梅州大埔、福建永定进入中央苏区。这都是三市可以携手进行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建立联点成线、串线成网、紧密联系、团结合作、步调一致的发展格局。[5]

(二)基于手机载体开发潮州红色旅游APP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从手机上搜索信息,自主安排旅游行程,规划旅游线路。目前“途牛网”、“携程旅游”、“驴妈妈”、“百度地图”等各种旅游网站和手机APP以其强大、便捷、优惠的自助旅游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这些网站和APP更多地是关注旅游商机,更多地是考虑发展旅游产业链,而不在于红色文化的推广价值,潮州有很多知名度不高的红色旅游景点在这些网站更是搜索不到相关的信息,或是信息不齐全。潮州有悠久的历史,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名人,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潮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潮州市委、市政府一直着力于推广古城文化旅游,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共同搭建旅游合作平台;邀请专家顾问,打造潮州旅游智库;与知名网络企业合作启动“潮州智慧旅游互联网+电商平台”项目,建设对外开放型的旅游城市。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以宣扬潮州红色旅游文化为出发点,以潮文化体验旅游为目标,开发潮州红色旅游手机APP势在必行。这款手机APP可囊括潮州市各县区每个红色旅游景点的资料,并与潮州红色文化网站对接,集预订旅游产品、地图导航、虚拟全景、景点讲解、旅游攻略、信息分享等功能于一体,为人们介绍相应的旅游资源、线路设计、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与气象信息、购物娱乐信息、景区新闻等内容,并及时发布,而且游客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并形成互动,体现了对潮州历史文化游览线路的选择性、旅游过程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服务,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潮州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潮州的知名度,促进潮州旅游经济发展。

(三)基于“微课”建设红色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少、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很好地契合了微传播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是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项创新实践。目前大、中、小学的各种课程教学内容被挑选出来制作成微课视频,每个微课内容或是学习策略、或是教学方法、或是难点突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各种微课制作大赛也在全国各地大范围开展,备受人们关注。潮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又极具教育价值,可以把潮州的各种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挑选,分成旅游景点、革命故事、烈士故居、口述历史、讲座内容、文化典籍等不同类别,将每一个类别的资源分别以一系列的连贯知识点逐一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制作成体系化的微课程,最后将这些微课程建设成地域文献突出、文化色彩浓厚、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微课”特色数据库。“微课”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微课可以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学习党史和革命精神,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大的教育教学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潮州发展红色文化的品牌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区域红色文化的特色数据库。

三、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从教育的角度看,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整合潮州的全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与共享,这很好地契合了大数据时代的快、准、全等特点,“微课”数据库的建设则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体现了学习的趣味性、应用性以及科学性,强化了潮州红色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拓展了潮州红色资源的应用范围、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模式,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提供了教育新思路、新阵地。

从文化的角度看,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对潮州红色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应用,能将红色文化的推广与潮州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同时能作为旅游城市的新名片对潮州市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数字化生活的新体验,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新途径、新方法。

从国内外影响角度看,潮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潮州在海外拥有约250万的潮籍乡亲,在全世界有173个潮团组织,“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潮州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6]将潮州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障碍,面向海内外潮人,从而吸引潮人对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将潮文化在国内外大力推广,加强海外潮人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和推广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需要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进行推广,积极传播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胡馨匀.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25 (2):158-160.

[2]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3-09-25].http://www.ndcnc.gov. cn/gongcheng/zhengce/201309/t20130925_766149.htm.

[3]刘正岐,邵泽云.基于SOA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5(4):71-74.

[4]吴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的基本思路[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4):67-69.

[5]陈琦.关于汕头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J].红广角,2014(4):38-40.

[6]潮州市统计局.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EB/OL]. [2016-01-07].http://www.cztjj.com.cn/dcsj/567.html.

Innovation of Chaozhou Red Culture Resource Education Service Mode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

LIAO Lie-ying,CHEN Xuan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The abundant red culture resource in Chaozhou is a distinctive resource for patriotism education.However,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the red culture resource could not be well inherited and developed.And the current education mode is unitary and obsolete,so it has not become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patriotism education.This paper argues that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innovate the red culture resource education service mode.It can assist the inheritance and education service of local red culture in three aspects:constructing a sharing platform of Chaozhou red culture resource,a Chaozhou red tourism APP and a featured micro-class data base.

red culture resource;digital media;education service;mode

G412

A

1007-6883(2016)04-0099-04

责任编辑温优华

2016-02-23

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15-C-04)。

廖列营(1982-),男,江西玉山人,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潮州红色旅游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追忆红色浪漫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