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性转喻和认知性转喻的认知机制

2016-03-15胡方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范畴隐喻对象

胡方芳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92)

策略性转喻和认知性转喻的认知机制

胡方芳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92)

纷繁复杂的转喻现象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发挥作用。常规思维方式作用下的转喻由于没有改变事物的认知关系,只是人们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不同认知策略,因而可以称之为策略性转喻;而另一种类型的转喻,则是超常思维在发挥作用,它将具有接近关系的两个不同事物认知为同一种事物,这种转喻即认知性转喻。认知性转喻更具有语言学的研究价值。

常规思维;超常思维;策略性转喻;认知性转喻

目前语言学界关于转喻的研究层出不穷,转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词性的转换到惯用语、委婉语,从缩略词、间接言语行为到语篇衔接,语言学的每一层面,从语音到词汇,从语法到篇章,只要存在两个对象之间的邻近关系,看似都可以用转喻机制进行解释。

但是,在对众多的转喻现象进行梳理与思考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纷繁复杂的转喻现象带给我们的心理冲击其实是不同的。有些转喻现象我们几乎察觉不到,看到它们时,我们会飘然而过,它们的存在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另外一些转喻现象对我们的心理却有着极大的冲击,看到它们时,我们一定会在这里稍作停留,想一想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们认为,带给我们不同心理冲击的转喻现象,它们赖以存在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本文意在对转喻的认知机制进行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转喻进行分类。

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喻

认知语言学家在讲到隐喻和转喻时,认为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都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们日常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体现。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大大提升了隐喻和转喻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但是我们认为,所谓的“日常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思维方式,日常思维方式其实包含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思维方式:常规思维和超常思维。常规与超常的区分原则是:有没有改变逻辑思维框架内的范畴关系,有没有认知域之间的投射。下文将对常规思维和超常思维进行论述。

(一)常规思维与超常思维

我们认为,所谓常规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是人们在处理事务时理性直接发挥作用而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首先掌握的、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直接的思维方式。常规思维方式能够用逻辑进行解释,表现形式为思维范畴之间正常的联系。

常规思维和“日常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说的是以谁为基础,后者则仅指使用的多少。也就是说,常规思维是以逻辑为基础的思维方式,而“日常思维方式”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思维方式。现代人普遍使用隐喻思维,因此隐喻是“日常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隐喻使用的是常规的思维方式,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文化传统中,只有从逻辑思维出发、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才能理解隐喻。隐喻一旦进入日常的运用,就会向逻辑思维的范畴关系转化。

所以我们所讲的常规思维应该是逻辑思维,我们以它为出发点去理解其他的思维方式,其他的思维方式就是超常的。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而这种思维往往是在一些具体的思维策略或者说是认知策略中实现的,例如利用联想关系,通过事物局部的但是突显的特征来认识、回忆这个事物的整体,通过空间或时间上紧密相邻的这一事物来激活我们对另一事物的认识。认知本身也需要经济性,只要存在耗费精力较少的方法,就不会使用耗费精力较多的方法,除非有特别的要求。

认知的经济性等策略在话语表达中不断涌现,源于对话语表达所需要的经济性、方便性的满足。例如在对认知对象的指称上大量利用像似关系,当人们站在山顶,俯瞰无边无际的云层时,便会利用它与大海的“漫无边际”这一像似特征,将之称作“云海”,有了“云海”这一简单的称谓形式,我们无需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

除了像似关系,接近关系也是人们经常利用的。当快递员摁响你家的门铃,说:“快递”,此时,“快递”这个物品与“快递员”之间因为空间联系的紧密性,使我们通过“快递”这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可以感知到是送快递的人来了。此时,我们无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只要通过他们空间上联系的紧密性便可达到认知的目的。“云海”、“快递”等这些相对简单而且特征鲜明的语言形式能够起到较为复杂但是特征却不够明显的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常规思维,但是时常也会迸发出超常思维的火花,从而推动常规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中。当一个作家在面对一个结结巴巴、哆哆嗦嗦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的人时,这个人的其他特征对作家来讲都不再重要,他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这个人的嘴唇上,对于处在那一瞬间的诗人而言,那两片嘴唇就等同于这个人,因此作家会抓住那一瞬间的体验,创造出这样的作品:

还有两大块嘴唇,冲着我一番哆嗦和拥挤,总算挤出几星唾沫,是高高兴兴的唾沫:“回来了啊?”(韩少功《土地》)

超常思维是因为有了常规思维做比较才得以确定的,例如在原始人那里,类比、隐喻思维才是常规思维。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超常思维意味着改变了正常的逻辑范畴之间的关系。

(二)两种思维方式与转喻

我们已经有了区分常规还是超常的技术性原则:在逻辑的范畴体系认识、理解某一认知对象的,是常规的,改变这一逻辑体系之间既定的关系来认识、理解认知对象的,是超常的。隐喻思维之所以是超常的,就因为它改变了事物之间已经被认可的逻辑范畴之间的关系。

隐喻思维是超常思维。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规律,我们只有把某一对象纳入范畴的逻辑体系中才能实现对它的认知,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一对象应处的认知域中该对象才能得到理解。而隐喻思维却要求我们将对另一范畴成员的认知方式运用到这一范畴的成员上,也就是打破逻辑的思维规律,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进行投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隐喻思维是超常思维,或者说是非逻辑思维。认知语言学所探讨的隐喻一旦发生,必定改变现有逻辑系统中的范畴关系,所以一定是非常规的。

而通常所说的转喻其实没有经过严格的界定,其中隐含着两种不同的类型:利用常规思维的转喻和利用超常思维的转喻。

所谓的转喻却未必都改变现有逻辑系统中的范畴关系,如当我们通过一类人在特定语境中的主要而鲜明的特征“卖菜”来认识这类人“卖菜的”时,范畴关系并没有改变,对于“菜贩”这一范畴来说,“卖菜”原本就是它的范畴特征。但是对于“汽车撞倒了隔离墩”来说,已有的认知关系却被改变了,因为句式赋予了原先作为工具的、无生命的“汽车”以控制度,而控制度是有生事物才具有的特征。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语言学家研究的转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广义的转喻和狭义的转喻,并论证广义转喻其实是一种认知策略或话语策略在思维过程、话语过程中的表现,没有隐喻那样的、改变认知关系的独立价值,由于它是各种认知策略在话语中的运用,我们将广义转喻称为策略性转喻,而将改变了认知关系的转喻称为认知性转喻。

二、常规思维的运用与策略性转喻

常规思维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各种具体的认知策略,与转喻有关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接近联想、推理能力、范畴知识的状态。

(一)联想能力:接近联想与借代

接近联想在联想主义心理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接近联想看作三个基本联想律之一,到了哈特莱更视接近联想为联想的根本规律。①[德]雨果·闵斯特伯格:《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邵志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美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1987:120-121)在探寻适用于不同认识水平的一般原则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认为,诸如感觉构成、知觉、学习、记忆、观念联想、等级形成等这些不同水平的认识都遵循着三个基本操作样式:接近样式、相似样式以及局部代表整体。就接近样式而言,他认为,感觉方面,在一起体验到的感觉材料由于相互接近会在有机体中产生为单一的效果,因此它们易于被再次同时体验到。……对于局部的知觉使有机体产生一种相等于整体知觉的效果。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1998:99)曾经从生理方面解释了接近性造成的联想:

个体的生物性利益要求一个早先的兴奋在重新显现时,只能与当时实际上相伴随的其他兴奋一起再现。这种早先的结合也许是同时性的,也许是相继性的,但不管怎样,在意识中这些印象已经是接近性的了。……

联想的基本规律:如果两个印象同时或者相继作用于皮层结构,以后当其中一个印象再现时会导致另一个再现。①[德]雨果·闵斯特伯格:《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邵志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虽然联想主义心理学遭到了这样那样的质疑,但是联想在心理中的作用却是无法忽略的。

认知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转喻类型之一——传统修辞学所讲的借代修辞格——便是接近联想在日常话语中的运用。当我们听到“508,麻辣烫”时,那是因为“508”这个房间号码与住在508房间的学生之间由于空间上的接近性让我们能够从房间号码联想到住在这个房间的人。当一个满脸麻子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时,“麻子”与这个人之间由于部分与整体的接近关系也会让我们从麻子联想到这个人,因此完全有可能用“麻子”来指称这个人。

(二)推理能力与间接言语行为

推理是从一个或一些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②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1页。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信息是靠推理来进行的,通过语境,能够将没有出现的信息推导出来,如当窗户开着时,发话者说了一句“我很冷”,受话者便能据此推导出发话者的意思是让他去把窗户关上。

有些信息需要推理,推理意味着听话者主动将没有出现在话语表面的信息推导出来,推理出来的信息已经处于意识的表层,而有些信息连推理也是不需要的,它只存在于潜意识层面。

(三)范畴知识的三种状态:激活状态、半激活状态与睡眠状态

任何事物、事件除了其类属特征或者说必有特征以外,还具有无穷无尽的可能特征,可能特征是不可尽数的,出于认知的经济性原则,在一次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只可能根据目前的交际意图去激活对目前这次交际来说重要的可能特征,

正如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她的社会角色具有很多可能性,在家里,她可能是个女儿、妻子、母亲,在商店里是名顾客,在公交车上是位乘客,在电影院里是位观众,在一本书面前是位读者。但是这众多的社会角色并不是都会被激活的,在家里、在孩子面前,被激活的只能是她的母亲角色,没有人会关注她作为乘客或者读者的角色。

有些会在记忆中不被激活,有些处于随时被激活的状态,而另外一些则是激活状态。

当人们单独阅读单词“青蛙”时,“被人们吃掉”的特征一般会保留在记忆中而不被激活。然而,当在一家餐馆里读到关于青蛙的东西时,“被人们吃掉”这个特征就会被激活。从而,概念会随不同信息在不同情境下与某一概念的表征结合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即表现出不稳定性)。在一个给定情景下,似乎只有关于某一类别的部分知识被激活了。这就是Barsalou(1982)称之为的“情境依赖性信息”③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四版),高定国,肖晓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5页。。

王寅(2005)所讲的“缺省信息与转喻机制”也是这个意思。在交际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暗示作用以及话语表述的有限性,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

④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14页。所有的信息都和盘托出,话语所表达的信息总归要少于它对应的实际情景所包含的信息,因此缺省信息在现实交际中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要的。否则,人们将无法承受话语之重。这些缺省信息处于范畴知识的半激活状态,会根据交际的需要进入到激活状态或睡眠状态。

三、超常思维与认知性转喻

(一)超常思维在转喻中的作用:由接近而同一

逻辑思维牢固地根植于人类大脑中,日常生活中思维之所以是有效的是因为它是符合逻辑规律的,所有事物都在它事先规定好的范畴内进行有规律地运作,这个世界才是有序的。超常思维是不同于逻辑思维方式的思维,它超出了常规,因此超常思维的存在必然意味着要改变逻辑的思维方式。那么,超常思维是如何改变逻辑思维方式的?

众所周知,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如排中律、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等是无法改变的,否则世界没有可以理解的基础,将会变得一片混乱。但是,逻辑思维在运用过程中,会将认知对象纳入到不同的范畴中来,比如,桌子、椅子、球、手电筒等属于无生命的范畴,而动物、人则属于有生命的范畴;跑、打、跳等属于动作范畴,而吱嘎、噗通等则属于声音范畴。在逻辑思维下,每一范畴对象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如,“发出动作”这一特征只能属于有生命的范畴,无生命范畴内的对象则不具有该特征。

超常思维如果要改变逻辑思维方式,它只能改变逻辑思维下的范畴关系,也就是说,按照逻辑思维,本来已经纳入到这个范畴来的认知对象,现在被纳入到另外一个范畴中去了,将无生命的对象纳入到有生的范畴中来进行认知,让手电筒、桌子发出某种动作,将不具有动作特征的对象纳入到动作的范畴中来,让声音作用于一个物体等,都是认知关系的改变。

认知关系之所以能够发生改变,是因为发生改变的两个对象之间在一次特定的认知活动中形成了或突出了某种一致性关系。如“腿”本来是人这一有生命的事物才具有的,但是因为具有“支撑物”这一共同特征,桌子这一不具有生命的物体的支撑物可以称作“桌腿”。

当这种一致性关系表现为时空上的接近或者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转喻便发生了。比如,声音是由有生命的物体控制而发出的,声音与有生物(人或动物)具有了抽象的接近关系,当一个白天黑夜总是哇哇哭的孩子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他的其他特征都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在人们的认知视线中隐退而去,而“哇哇哇哇”这一特征占据了人们的全部视线,此时,“哇哇哇哇”便被人们认同为这个孩子,谈论到他时,人们会说“这个哇哇哇哇也实在太讨厌了吧”。

由接近而趋向同一在心理学中得到了验证。

(二)“接近即同一”的心理学支撑

知觉心理学家曾经描述过幼儿在知觉上的一个棘手现象,即:幼儿会把一个情况当作全体而加以知觉,他们对典型的性格与其他非本质的性格,缺乏识别的能力。所以,当平时看惯的人,一旦穿了其他不同的衣服出现,幼儿便无法识别那个人究竟是谁;当一个人在某个地方被看惯时,一旦换个新的环境出现时,幼儿也同样无法识别那个人究竟是谁。①D.M.Vernon:《知觉心理学》,徐代德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8页。

这一现象说明,幼儿会将衣服、处所等与穿这件衣服的人、身处该环境的人看作同一对象,以至于换了一件衣服、一个环境就等于换了一个人,并按照处理衣服与处所的方式来处理与之相关的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同样也存在着将部分等同于整体的情况,在《创造的秘密》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位得了产后精神分裂症的红头发的年轻女人,她的一个手指感染了,末关节又红又肿。她对医生说:“这个指头是我。”她指着手指的最后那个关节说:“这是我的红色的烂脑袋。”她的意思并不是说她的指头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她,而是认为它和她完全一样,那个手指头就是她自己本人。②[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以上发生在幼儿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的例子都是因接近关系的存在而将具有接近性的二者同一起来的例子,前者是衣服、处所与人之间在时空上的接近关系,后者是手指和人之间在部分与整体上的接近关系。

上述情况和我们平时所讲的因为一个人戴着蓝色眼镜而将他称为“蓝眼镜”的情况并不相同。后者只是因为接近关系使我们的注意力从“戴着蓝眼镜的人”转移到了“蓝眼镜”上,而“人”的性质在我们的认知中并没有因为“蓝眼镜”的存在而发生变化。但是上文所举的两个例子中,幼儿已经把一个人所在的处所、所穿的衣服等同于了这个人,精神病患者也将自己的指头当作了自己本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方式,而是超常思维方式导致了认知关系的改变,也就是说,将本来应该属于某一范畴的对象纳入到另一范畴中来,并采用另一范畴的认知方式对该对象进行认知、处理。

上文所举的幼儿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例子是“接近即同一”原则的极端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接近即同一”的情形一旦浮现在我们头脑中,便会被我们下意识地视为不正常而立即摆脱掉,因为逻辑思维的力量实在太强大,只有文学创作者才会抓住那一瞬间的独特体验并将它描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认知性转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

其实,“接近即同一”现象不仅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古代的衣冠冢,将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女子把头发赠送给意中人;离开故土的人总要带点家乡的泥土当作纪念;恋爱中的双方把对方的赠物看得非常重要,很多人都私藏着某种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等等。正所谓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这些现象都能够证明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接近即同一”的情形。

(三)转喻中同一关系的发生:突显与退隐

转喻中同一关系发生的前提是两个认知对象之间存在的接近关系,时间、空间上的接近,或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接近。两种接近关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由于两个认知对象之间存在着牢固的共现关系,从而导致一个对象的呈现会引起另一对象在我们心理上的呈现,以至于我们会在心理上将二者同一起来。一个长着花白胡子的人,因为“花白胡子”总是跟这个人一起出现,我们便会因为二者的牢固联系,当花白胡子出现时,这个人是必然出现的,以至于在“花白胡子”这个形象中已经隐含着这个人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用“花白胡子”来指称这个人。

这种共现关系在理论上是互逆的,也就是说,理论上讲,我们既可以用“花白胡子”来指称这个人,也可以用这个人来指称“花白胡子”。但是在一次具体的认知过程中,究竟哪一个突显出来而哪一个被退隐,取决于当时认知活动的关注点。在该交际活动中,如果其中的一个认知对象缺少认知意图所需要的信息,而另一对象则含有相关的信息而且信息丰富,比如,在“劈开大山,村庄的咳嗽不再翻山越岭”这一诗句中,在我们读到这句诗的那一瞬间,“咳嗽声”与“咳嗽的人”,前者显而易见是我们的关注重点,翻山越岭的“咳嗽声”在寂静的深夜中响彻,带给我们的感官冲击是那么强烈,以至于“咳嗽的人”不再那么重要,在我们的感受中退隐到背后,只留下隐隐约约的影子,甚至完全被遮蔽。“咳嗽声”在这里,被读者同一为“咳嗽的人”,能够翻山越岭。此时,认知性转喻便发生了。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trategic metonymy and cognitive metonymy

HU Fangfang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Behind the complex phenomenon of metonym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ventional mode of thinking,metonymy does not change the cognitive relations of things,but it is only the cognitive strategies used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The other type of metonymy is the role of supernormal thinking,which makes the two different things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as the same thing.It’s obviously that cognitive metonymy has more linguistic value.

conventional thinking;supernormal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H15

A

1009-9530(2016)06-0069-05

2016-10-12

同济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认知性转喻与策略性转喻——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性研究”(2750219024)

胡方芳(1977-),女,上海同济大学文化与交流学院讲师,语言学博士。

猜你喜欢

范畴隐喻对象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