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3-15高秋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企岗位物流

高秋萍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南京210013)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秋萍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南京210013)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一直在创新各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高职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快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科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要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学校需要在关注学生身体及心理健康、“双师”培养等方面建立有效机制。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物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1]。 国务院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到陆续启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因此高职院校应创新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科学,“工匠精神”注入须循序渐进

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大力推动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教学核心的模式。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分强调了企业的需求,对学生发展需求缺乏研究,重视不够。学生跟产品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培养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是以企业取向还是学生取向,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力本位思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但是,能力本位导向的课程构建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一些细小的任务,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往往难以进行培养。当今社会,以胜任一种工作岗位为要求的课程开发,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受到限制。

高职物流管理教育目前最大的使命是培养短期内面向基层的技能人才,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一个合格的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培养学生单一就业技能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职业变更能力。

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进行“工匠精神”的注入,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工匠精神是什么?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默默热爱自己的事业,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如何在教育中深层次的注入“工匠精神”,需要国家、学校、企业、家长全方位的努力。

二、加强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物流普及,产业转型升级快,单一的物流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从物流岗位招聘的企业来看,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为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其余三分之二为其它各行业。为什么用人单位对物流岗位人员的物流专业要求放低?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物流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但也有行业的特点,物流业涉及面比较广,和许多行业有交叉,不同行业对物流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与其行业有关的专业背景,而非物流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市场需求,必须创新模式,走深度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的道路。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进一步推动与多行业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要具备“现代”和“学徒制”的双重特征。其中学徒身份区别于我们在校学生、普通实习生、企业员工的最主要的要素是在行业领导、企业主导下的工作本位与学习本位相交替且有机联系;还有一个核心的要素是学徒期间须学习某项技术、技能,获得从业资格。当前现代学徒制的主要问题有的在于不是“学徒制”,有的在于“不现代”。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徒制开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技术技能的获得。很多的企业,适合学生顶岗实习,但不一定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物流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技能点"获得是关键,仓储配送里的技术岗位、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技术性强的企业或岗位比较适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一定要在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基本框架下才能良性发展。

三、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应适应行业企业需求

针对现在物流行业、物流岗位发展的特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须实行宽专业口径,下设若干专业方向的模式。专业方向的设置必须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不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设计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就业方向性课程三大模块。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不分专业方向,是同一专业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就业方向课程是专业某个领域的课程,主要进行专业深化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如国际贸易、报关、国际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三年学制,大多采用的是2+1模式,前两年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第三年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为主,但最后这一年的实践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生就业的关键。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把最后一年完全推给了企业,让企业接受一个"半成品",这显然对企业是不公平的,最后一年校企必须合作完成专业方向课程,选取学生就业典型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须精炼、直接,授课时间则不能太长,综合考虑学生实习的分散性以及实际效果,建议采用学校集中授课,以企业教师为主,在校教师为辅,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答疑时间,帮学生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

四、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高职人才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是重要的一环。学生从小到大,社会实践较少。他们对未来有很多憧憬,一旦正式放到企业之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岗位之间有很大的落差,他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突然从“学生”向“员工”转变了,要服从企业的管理,很多人从内心里抵制实习,抵制工作,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别的学校一起实习的学生以及企业自有员工相处,不适应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心中郁闷,情感上落寞。遇到挫折后,如何让他们学会积极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对学生的援助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实习之前就可以进行一些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储备一定的心理知识以及了解遇到问题的求助方式,辅导员及心理专家要全程关注,能做到及时预警,产生问题及时干预;指导老师全程进行实习、就业培训指导,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与企业及学校领导反馈、沟通,要进行班组的建设及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评价规则,让学生享公平、有动力、有压力;作为院系领导在实习周期里要采用座谈、岗位慰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学生及指导老师反映的企业粗暴用工、廉价用工、恶劣环境用工、工作时间过长等问题,有资格跟企业谈判的领导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心理辅导[2]。在学生派出之前,学校与企业要通过协议的形式明确学生工作的时长、待遇以及工伤处理等问题,企业用工和学生培养之间要有平衡度,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企业和学校均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企业对学生要进行文化宣讲渗透,让学生对企业有认同感,每组学生要安排带教师傅,师傅的带教能力要提前进行培训、评估。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信息畅通必须贯穿始终。

五、高职教师的“双师”培养须常态化、制度化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目前各校对“双师”的认定标准不同,有“双职称”型的、有“双素质”型的,但不管哪种类型的“双师”,往往是获得证书之后,学校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就没有持续的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持续到合作企业顶岗锻炼,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让理论知识在实际岗位上运用,同时吸收企业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教师的身份在这里也是企业员工,利用自己的研究特长发现企业的问题,跟企业一起进行技术革新、工作流程的重组等,这对专业“双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政府也须通过一些鼓励性、倾斜性的项目来扶持高职教师的“双师”常态化培养,如在政府主导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让高职教师参与、物流课题向高职教师倾斜等,让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能力提升,多维度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有持续更新的“引进来”政策。邀请企业的领导、高技能人才及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素质、业务水平、任教情况要有专人负责并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及备案管理。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当前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是中国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战略切入点之一,关键的举措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校企政共同努力,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但如何处理好企业需求与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始终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节约化建立与发展,在有限的资源与成本条件下,实现校企双赢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6-08-03](2014-06-2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 吴美娟.顶岗实习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5(26):83-85.

[3] 鲁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EB/OL].[2016-08-03](2014-03-22)http://news.hexun.com/2014-03-22/163280450.html.

2016-08-03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项目编号:PPZY2015B195)的阶段性成果

高秋萍(1977-),女,江苏海安人,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话:13851702797。

G712;F250-4

A

1671-4733(2016)05-0062-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5.017

猜你喜欢

校企岗位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