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探究

2016-03-15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转型民族

雪 晴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步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正逐年递增。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能否高质量就业,取决于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合工作岗位的能力,就是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①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政府主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且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职能。民族地区高校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一般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和层次有别于其他地区高校。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高质量就业,更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重要事情。

一、制约转型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②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③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都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还特别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型发展无疑是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残酷的生存大战中继续谋求发展壮大的“良方”。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毕业生的高质量精准就业无疑将成为学校转型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转型后的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想要在就业工作上获得新突破,就必须要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学校的社会声誉影响力

社会声誉就是大学的“名片”,是社会对大学办学的综合评价,是学校社会知名度、公众美誉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它已经成为检验一所大学是否为一流大学的关键指标。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几所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起来的,在办学定位上多是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思路。从规模、内涵、历史、师资等等软硬件上都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相比没有优势可言。没有知名度,没有办学特色、没有自己的“品牌”。据 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④:“985”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其次为高职高专院校和“211”院校、独立学院、一般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军事学院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根据iPIN2015年发布的《真实就业竞争力排行榜》⑤,清华大学稳居榜首,北京大学其次,而榜单前十位的高校中,七所位于北京或上海。由此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会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着眼点。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社会需求,一味的追求扩大办学规模,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予的关注却不尽人意。

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经济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制约。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经历着由求学需求拉动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学科专业水平高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更加接地气,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因而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明显好于地方本科院校。2014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国家的未来不仅需要 10%的精英人才,同样也需要 90%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地方本科院校的适时转型发展就是对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而不是把大学生变成职高生。

(三)学生家庭的影响

青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中家庭环境熏陶会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其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家庭成员对职业的评价是影响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一项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就是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的周围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各方面的资源,多数情况下就是其父母拥有的资源。因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学生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的调查显示⑧: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社会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缺乏社会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⑨的研究也表明:在工作落实的重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二位。⑩云南教科院的研究中涉及家庭背景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结果指出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层次越高的家庭,就业的概率越高。

(四)学生生源地影响

从客观因素看:一方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和机会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也在就业市场上成为冷门,这些原因都制约了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主观因素看: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相对较低,这些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基础知识底子薄、专业技能弱、创新能力不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其他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族地区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原因,择业观念相对保守,容易出现“有业不就”或就业质量低下的现象。

(五)学生民族成分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易受到不公正对待,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会对应聘学生的毕业学校、性别、户籍等条件加以诸多限制规定。例如:有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只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有的用人单位只招有本地户口的学生等等。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求职中既可能受到上述这些普遍的不公平对待外,有时还要受到民族类别的限制。很多用人单位会出于语言、风俗、能力等方面的顾虑,在招聘过程中会偏向招收非少数民族的大学毕业生。

二、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思考

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克服先天不足,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转型发展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身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时刻关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始终与本地区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

(二)高校要避免一味地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量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一方面要求求职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求职者在诚信、敬业、创新、责任意识、职业忠诚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育人工作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三)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转型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便是转型的重中之重。课程设计要从繁到简、从深到精、从面面俱到到实用为主。课程设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这个晴雨表进行适时地调整。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利用好转型发展的契机,大力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实一体、学训并重、双师教学”,把“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做”、“学用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贯穿在育人工作的全过程。

(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特色品牌的展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具有其他地区高校不具备的独特的人文环境、所处地区的历史底蕴也都很丰富,因此,要在这些“特”上多做文章。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挖掘、整理、传承具有明显地缘特色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足工作;要注重培育符合自身特点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要深入总结凝练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在内的校园精神文化,力求形成一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上下功夫。要鼓励和增加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研修的机会,注重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企业生产的衔接。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仅仅是“象牙塔”里的教育家还不够还应该是懂市场、懂企业的“职业教育家”。

(六)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应重视“双证书”制度的建立(“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要在学生中积极营造应用技术型高校毕业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就业创业能力的象征的共识。学生在毕业时如果要获得学位证书,不仅需要提交相应的学术论文,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

(七)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要重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办学品牌,扩大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品牌含金量。学校“品牌”树立起来了,有了“美誉度”,优质生源自然也就会随之不断增加,学生就业相对也会更顺畅。

(八)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工作,逐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对学生“三规划”的指导,从入学开始就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让学生有计划、分步骤的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在强化就业培训中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心理辅导过程力求达到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择业中学会积极的调整心态,提高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达到能够正视择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九)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要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搭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要及时掌握社会的用工需求,举办多规格、多层次的供需见面会;通过专家学者讲解就业形势、创业典型讲解创业经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整就业预期,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要在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提升职业素养上下功夫;应该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专门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辅导求职策略、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就业指导从而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语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转型发展规划中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视,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的精准就业。

注释:

① 程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湖南大学.2009

② 来自:中国网络教育电视台www.centv.cn.2014.06.24 17:27

③ 来自:中国政府网2014.06.22

④ 来自:中研网http://www.chinairn.com 2014.09.19

⑤ 来自:中国教育在线网高考频道http://gaokao.eol.cn.2015.06.16

⑥ 夏鲁惠.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中国教育报,2014.10.20.第10版.

⑦ 来自:凤凰资讯2014.02.19. 00:17

⑧ 尉建文.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⑨ 冯华.五种因素影响了毕业生择业——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05

⑩ 钱昊平,周有强.大学生就业专题.百度文库.2015.12.02

猜你喜欢

毕业生转型民族
我们的民族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