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反问习语构式“要不要这么Y”

2016-03-15杨杏红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式副词形容词

杨杏红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当代网络口语中曾流行“要不要这么 Y”的表达式,这种表达式多出现在网络论坛标题的位置,使用者基本为年轻人,例如:

(1)水果,你要不要这么贵。亲,有没觉得水果很贵?很贵,真心要吃不起了,四个雪梨14.8元,亲 ,贵吗?你们觉得贵吗?姐已经很久没吃苹果了。

例(1)“水果要不要这么贵”,从句法结构看,是一个正反问句,但全句要表达的,既不是“要这么贵”,也不是“不要这么贵”,而是“很贵”,可见,文中“水果要不要这么贵”并不是一句问话,而是说话人对“水果很贵”的另一种表达。从表达效果看,如果使用“水果很贵”仅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使用“水果要不要这么贵”,既强调了“水果很贵”的客观事实,又隐含了意料之外的语用意义。“要不要这么Y”这种高程度的语义信息和“意料之外”的语用信息,从“要不要这么 Y”自身的组成成分是无法推知的,也无法用常规的语法规则、意义形成规则来解释。构式语法认为构式的意义不仅来自它的组成成分,而且构式具有自身的意义,即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其组成成分意义之和(吴海波,2008)。据此,我们认为“要不要X这么Y”是一个“构式”。

一、构式的类型与条件

“要不要这么 Y”属于半固定的图式构式,在这一构式中,“Y”是空缺成分,一般为形容词,且能受程度标记“很/非常”等修饰,具有计量特征。根据“Y”的这一性质,性质形容词可以进入“要不要这么 Y”构式中,而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则被排斥在外,如可以说“要不要这么漂亮”,却不能说“要不要这么漂漂亮亮”。

另外,“Y”还可以是个别动词或名词,如:

(2)你连这都知道,要不要这么了解。

(3)天哪!你要不要这么女人!又不是第一次约会,有必要穿成这样吗!

例(2)中“了解”是一个心理动词,例(3)中名词“女人”指的是具有女性的特质,这两类结构中的“Y”都可以计量,也都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因此可以出现在这一构式中。

“Y”还可以是名词性或谓词性的短语,如:

(4)我看他的眼神都风中凌乱了,要不要这么重口味啊!

(5)每次问你,你都说不记得了,你要不要这么记性不好!

例(4)中的“Y” 是定中结构的名词性短语,而例(5)中的“Y”是主谓结构,从可计量性的角度看,“重口味”的“重”可以计量,变换成“太重口味了”;例(6)中“好”可以计量,变换成“记性太不好了”,“重口味”“记性不好”都能够用来描述性状,给事物定性,可见,短语结构的部分成分如果可以计量,也能进入这一构式。

从计量特征来看,“Y”还具有显著性,可以延展到量级轴的两端,因为只有显著性强的东西才容易与储存在人类认知系统的经验值形成反差,促使“要不要这么Y”的构式化,如例(1)“要不要这么贵”中“贵”就有“一点也不贵、不贵、贵、很贵、极贵”等不同的量级,延展到整个量幅的两端,具有极量的显著特征,落实到程度范畴,则表现为能受高程度副词修饰。 我们在评价某一性状的程度时,当此性状越接近于正常量值时,越难使用“要不要这么Y”,只有远离正常值,显著性越强,越能使用这一构式。例(1)中说话人正常认知的经验是四个雪梨 6元,而现在四个雪梨14.8元,偏离正常值很远,说话人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见,形容词“Y”不仅具有可计量性,而且其计量特征具有显著性,两者叠加为“要不要这么Y”构式程度评析义的突显创造了条件。

在“要不要这么Y”构式中,“要”是必要类助动词,除它之外,另一个必要类助动词“该”也可以构成类似的句式,但数量很少。如:

(7)我能说,小神童,你该不该这么糗。

必要类助动词中只有“要”表现出强势的特征,这跟“要”的语义独特性有一定关系。“要”通常能够对状态做出必要性推测,其后多为静态性的形容词成分(徐晶凝,2008)。“要不要这么Y”是一个程度评价义构式,“Y”一般为形容词,“要”在结构搭配上的这一特点为进入“要不要这么Y”构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要”常常受“竟然”、“居然”等修饰,隐含着“出乎意料”的意义,而其他的必要类助动词,较少与表意外的副词连用。“要不要这么Y”构式具有“出乎意料”的语用义,“要”的这一功能特点推动了该构式语用的发展,也使自己最容易出现在这一位置上。

二、构式义的浮现与成因

“要不要这么 Y”构式义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程度评价义的浮现,二是“意料之外”语用义的产生。

(一)程度评价义的浮现

在正反问句中肯定与否定的语义倾向应该各占百分之五十,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这一认为是合理的,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句子,情况并非如此。如:

(8)我问你,妈是不是天底下最可怜,没人疼的一个苦老婆子? (曹禺《雷雨》)

(9)我这么喊,你都不进来,你还是不是男人?(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从说话人的意思推测,例(8)具有肯定性倾向,而例(9)则有否定性倾向。正反问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由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在句法合理的情况下,依照说话人的语用意愿,决定其语义倾向(邵敬敏,1996)。

在当代汉语,有一类跟“X不X这么Y”相似的表达式,“Y”为动词性结构。如:

(10)张爷爷,你要不要这么对我?我真的哭了。

(11)孩儿啊,你要不要这么能长啊。

例(10)“你要不要这么对我”从表层结构看,是一个正反问的结构式,但在该句中,说话人以自我感知为依据,认为所指对象的行为超出了预期,表达对自身主观不可控事件的一个愿望,希望“张爷爷不要这么对我”。例(11)中“你要不要这么能长”,说话人是一个怀孕的母亲,每次产检胎儿都明显发育过快,所以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也表达对自身主观不可控事件的一个愿望,希望“孩儿不要这么能长”。不过,仔细分析,例(11)还可以理解出“你太能长了”语义,而例(10)却较难看出程度评价义。为什么“Y”都是动词性结构而情况却不一样呢?因为例(11)的衍推关系中有一定语义量级的基础,“能”的存在使蕴涵着的量级程度特征明显的表现出来,前面可以加上程度副词。例(10)中的动词性结构“对我”没有潜在的量级语义,不能加入程度副词,所以其程度评价的构式义就无从推衍。

在当代汉语中,形式上存有否定标记,但整个构式指向肯定程度的构式不少,如程度评价构式“X就不用说了”“好不热闹”等。汉语中这类已经稳定成熟的构式,使我们可以推断,以否定形式表高程度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形态。以正反问句的句法结构表现高程度的肯定,在当代汉语构式中并不多见,“要不要这么Y”目前还处于这类构式的发展过程中。促使这一构式义产生的原因,一是正反问句能表否定义,如例9-10,二是否定形式又能表高程度义,可以说,“X不X这么Y”经过了两轮的语义转化,浮现出高程度的语义特征。

如果我们把例(10)这一类“要不要这么Y”看作程度为零结构式,而例(11)中程度量在显现,而当“Y”为形容词时程度量完全显现,“要不要这么 Y”构式梯级变化趋势,遵循这一程度义递增的演化序列,程度评价构式“要不要这么Y”也就具有了自身存在的理据。

(二)语用构式义的转化

“要不要这么 Y”从表层结构看是一个正反问句,属疑问形式,但从深层语义分析,表达的是“程度之深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感叹语气。在汉语句类中,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联系最为紧密,而疑问形式可转化成感叹标记,如:疑问代词转变为感叹标记,主要有“多”“多少”等;疑问短语形成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作为感叹标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干吗”、“什么叫”等;由疑问句式发展出来的感叹用法(石毓智,2006),如:

(12)有急事你也别玩命啊,你爸爸请大夫去,你干吗给我弄到药铺里去?得亏我这身子骨儿,软点儿不让你给撞坏了?嘿,老头走了,嘿——可乐不可乐?(相声《夜行记》)

石毓智认为例中 “可乐不可乐”表达“很可乐”的语义,可以看作感叹标记,“X不X这么Y”结构从类型上看,也属于第三类,由正反问句发展而来的感叹形式。

在疑问感叹标记的三种类型中,前两类疑问感叹标记对上下文语境的依赖度较低,即使未出现详细的背景事件,依然可以判断其为感叹句,添加感叹句的句末标点,如“他哪像个学生!”、“有什么好的!”,而“可乐不可乐”、“要不要这么早”,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很难添加感叹句末标点,多半会认为是表示疑问的话,只有语境补充完整的情况下,才能顺利推衍出感叹语气。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与构式的使用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可乐不可乐”并不是一种较稳固的感叹用法,是临时活用,而“要不要这么 Y”这类构式在正式语料中很难见到,只出现在网络论坛中,亦属临时活用,所以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高。

无论是疑问还是感叹,都源于人们在感知现实对象时,某种性质、数量或者程度超越了人们的知识背景或者生活经验,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然后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石毓智,2006)。这种表达欲望反映到现实语言中,可以用疑问形式来询问以满足自己的了解欲望,也可以用感叹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因为两者认知基础一致,就可能发生错位,用疑问形式来抒发情感,“疑问”和“感叹”这两种语法形式上的联系揭示了两类句子之间的内在认知关系,也为“要不要这么Y”的语用功能转化提供了可能性。

三、构式的整合与功能

“要不要这么 Y”构式义的产生对上下文语境依赖的程度较高,而且正式的语料文献中很少见到类似的用例,那是不是可以认为程度评价构式“要不要这么 Y”作为一个构式还不具备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13)医生,你要不要这么幽默。

上面的例句并未出现背景事件和对比的语境,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传达出程度很高的构式义,整个构式表达的是“太幽默了”。这一构式义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医生都是很严肃的,这一日常的生活经验成为构式义产生的隐性背景,“上下文背景事件可以看作是显性语境,说话人平常的认知经验可以看作是隐性语境,从显性到隐性的变化过程,可以看作是构式整合度愈来愈高的一个反映”(王晓辉,2014)。据此可见,一部分“要不要这么 Y”已经具备自身的独立性。“要不要这么Y”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习语构式,多数情况下,其构式义和语境有密切的关系,但依赖外语境是习语构式整合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随着整合进程的加快,“要不要这么Y”有可能完全脱离上下文语境而固化为一个习语构式。

“要不要这么 Y”构式的出现,丰富了高程度心理情态的表达形式。在汉语中,表示高程度心理情态时,主要使有“副词+VP”等基本形式,但有时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构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一+容器量词+VP”、“一百/一万个+VP”等这样的形式,数量词“一百/一万/”本只能计数,但在“数量+VP”格式里,这就使它们具有了表示程度高的新意义(储泽祥,2011);二是本文“要不要这么 Y”这一类构式,在构式义浮现的过程中,并未伴随着词汇语法化的过程,其构式义是由句法整合凝缩转化而成。

无论是词语的泛化还是句式的整合,都是一种迂回、曲折的新奇表达式,一开始可能是临时的,当人们重复使用后,会逐渐扩散成为一种新的句法表达式,从而丰富高程度心理情态的表现形式(刘丹青,2008)。“要不要这么 Y”构式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语言求新求异的心理要求,更能满足人们在语言表达中为人们所关注的功能要求。“X不X这么Y”多出现在网络媒体中,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标新立异的网络语言就很难吸引别人的注意,无法张扬自己的个性,这种注意力经济推动了新语义格式的产生。任何新的表达式开始都只是一种偶然的临时形式,当它引起人们继续使用的兴趣时才能形成具有能产性的构式,而所谓“兴趣”就是语言的语用价值,表示“高程度心理情态”的“要不要这么 Y”正是由于具有此的语用价值,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要不要这么 Y”原有结构式为正反问句,在构式义形成的过程中,语义经历了两次演化的过程,即正反问——否定形式——高程度情态;语用色彩也从疑问语气转化为感叹语气。促使构式形成的原因为:内部结构成分“要”强势占据“X”的位置,多修饰静态性成分,性质性形容词出现在“Y”的位置,都为程度评价义的转化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性;而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都是人类在感知现实对象时,因某种程度超越了人们的知识背景或者生活经验,引起的强烈情感,共同的认知基础促使了语用义的转化。语言的使用者总是期待有更多的创新形式来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表达需要,而人们对语言采取的非典型、不规范的创新性活动,把相对简单的话语接受变成一个困难的探究过程,这一语用功能也推动了该构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构式副词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