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2016-03-15孙海鹏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场手工工人

孙海鹏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论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孙海鹏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集中制手工工场是工业生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英国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开始兴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一大批行业均采取了集中的生产方式。在商业资本家的经营下,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内部实行劳动分工,并且强化对工人的管理,从而实现了生产的连续性,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18世纪下半叶,织物印染和针织品制造等行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开始向工厂制度过渡,这一转化遭受了不少挫折。工业革命期间,手工工场虽然依然存在,但却已经成为工厂生产的附属物。

集中制手工工场;英国;近代早期;劳动分工;工厂制度

目前在对近代早期英国的工业组织的考察上,国内外学术界比较侧重于行会和工厂这两种形式。而对手工工场的研究则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几乎主要着眼于毛纺织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对其它行业的考察严重不足。*国内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刘景华:《乡村工业发展:英国资本主义成长的主要道路》,《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陈曦文、王乃耀:《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沈汉:《洞察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生长的一扇窗口——论工商业经济组织的历史》,《世界历史》2013年第4期,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手工工场除非特殊说明,均为集中制手工工场。

一、近代早期集中制手工工场的产生条件

集中制手工工场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尚不多见。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它才逐渐崭露头角。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兴起首先与手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有关,这有赖于国内人口的增长。据估计,英格兰在1300年大约拥有500—600万的人口。15世纪中期,在疾病及晚婚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下降到不足200万。但是从16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出现了重新增长的势头。1541年,英格兰已经拥有277万人,1600年升至410万,1650年达到了530万。[1]313威尔士的居民总数在1550至1650年间也从25万增长至30万,增幅将近60%;同期苏格兰的人口规模从70万扩大到了100万。[2]人口的膨胀导致市场上对手工业制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商业和贸易的扩张也给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建立奠定了市场基础。一方面,英国国内各地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1]333另一方面,国外贸易也有所发展,尤其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海外贸易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16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货物开始被运往米德尔堡、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及德国和波罗的海地区。布里斯托尔、霍尔和伊普斯维奇等南部港口同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及荷兰等地直接建立了贸易往来。伊丽莎白一世晚期,英国商人的势力范围还渗透到了地中海一带。17世纪初,同远东和美洲的贸易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不仅给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也增强了英国商人的经济实力。

市场扩大的同时,近代早期英国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上升为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创办提供了技术保障。从区域的角度来看,16世纪以来,英格兰境内形成了几大手工业生产中心。例如,皮革制造业集中在伦敦,冶铁业主要位于苏塞克斯的威尔德林区、什罗普郡和米德兰西部,埃克塞特等西南部成为16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呢绒产区。行业分工也趋于细化。17世纪初,伦敦城外的圣博托尔夫·奥尔德盖特教区便存在着130多种不同的职业。1654至1693年间,圣吉尔斯·克里普尔盖特教区的制造业也可以划分出215种。[3]区域集中和职业分化推动了手工业的技术革新,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始涌现,有些手工工场就是在新产品的刺激下建立起来的。像酿酒业手工工场的兴起便与啤酒的引入有关。因为中世纪早期,英国人普遍饮用麦芽酒,麦芽酒的酿造厂虽然散布于乡间,但产量有限,城镇里面酿酒厂的规模也不大,多为作坊式生产。14世纪末15世纪初,啤酒开始进入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与麦芽酒相比,啤酒的酿造需要添加啤酒花,而啤酒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攀援草本植物,其果穗除了会给啤酒带来特殊的香味外,还提高了啤酒抵御高温的能力,从而防止啤酒在运输过程因为颠簸而变质。同时,啤酒花的应用还有助于啤酒的保存,这就给酿酒商扩大产量提供了可能。另外,啤酒的酿造工序要比麦芽酒复杂,需要的设备更为昂贵,这也间接扩大了生产规模。[4]

新技术也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集中。以冶铁业为例,15世纪鼓风炉开始从欧洲大陆传入英格兰。在此之前,英国铁矿石的炼造多使用锻铁炉。锻铁炉虽然可以从矿石中提炼出铁坯,却无法将其彻底融化,因此它仅能制造熟铁,无法生产铸铁,冶铁厂的规模也不大,人手很少超过6人。[5]11鼓风炉为封闭的竖炉,以木炭为燃料,它可以连续数周乃至数月不停歇,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但是,鼓风炉对资金的需求较高。1576年,为了在罗伯特布里奇河流附近重建鼓风炉,威廉·西德尼爵士共投入了253镑14先令8便士。[6]77-78面对着庞大的资本支出,小手工业者逐渐被排斥在外,大规模生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就给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出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二、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建立与运营机制

集中制手工工场的产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7]390呢绒加工和挂毯织造等织物工场多是由此而来,采矿厂和冶炼厂也是多行业联合的结果。例如,1549年,苏塞克斯东部的弗莱兴铸铁厂拥有23名工人,其中有2位锻工和役工、2位精炼工、2位仆役、1位铸造工、1位填料工、2位烧炭工、6位佣人、2位矿工、4位杂役,此外还有1名监工和2名运货马车夫。[8]247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另一种产生方式为同行业内部多工序间的协作。在这种方式下,“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佣”。近代英国的造纸、铸字和制针手工工场便是如此。例如,在资本家的组织下,制针工场里面“将近20个制针匠同时进行工作,每个人仅从事20种操作中的一种”。[7]391-392

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场所的兴建也存在两种方式:专门建造和改造而来。其中前者多见于采矿、冶金和煮盐等“重工业部门”,因为这一领域的生产场所多位于荒芜偏僻的矿区,它们远离村庄和城镇,难以利用现有的建筑物。不仅如此,为了维持生产,工场主们还要给其招募的工人建造住房。例如,17世纪90年代,威尔士的汉弗雷·马科沃斯爵士便在他的煤矿里面给100位工人兴建了居所,他还聘请了一位教师来教雇工的子女学习如何读写和记账。[9]54改造住宅、房屋或其他建筑来充当手工工场更多地流行于纺织业。像威廉·斯顿普的呢绒工场便是由马姆斯伯里修道院改造而来。1546年,斯顿普还与牛津的市政当局协商,希望能够获得奥斯尼修道院废弃的房屋,以便扩大自己的产业。[10]109-11018世纪60年代初,曼彻斯特的安斯沃斯印染场也是由一间宽大的乡村房屋改造而成。在针织品制造业,绝大多数商人都选择了改造住宅的方式。

由于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建造与运营牵涉到大量的资金开支,所以工场主多来自于贵族、地主和富有的商人等阶层,特别是在冶铁厂的开办上,英国的贵族领主占据着显著的地位。1573年,拉尔夫·奥热将一份苏塞克斯铁器制造商的名单呈交给了政府,上面不仅有德比伯爵、萨里伯爵、诺森伯兰伯爵、阿伯加文尼勋爵和蒙塔古勋爵等显贵的名字,约翰·贝克、托马斯·格雷沙姆、理查德·贝克、亚历山大·卡尔佩珀和约翰·佩勒姆等一大批爵士也名列其中。[11]7因此,劳伦斯·斯通认为,“在任何时期,英国绝大部分铁产量都控制在名门望族手中”。[12]

商人建立手工工场的目的大多是出于控制产品质量和保护原料不被偷盗的考虑,防止技术外泄也是一大动力。例如,诺丁汉的针织机制造匠塞缪尔·贝茨和曼斯菲尔德的手工业者费迪南多·肖对针织机进行了革新,使其可以仿制西班牙式针眼露指手套。针织品商塞缪尔·费洛斯在将这项发明购为已有后,立即在诺丁汉的威克利克罗斯一带建造了一座手工工场来安放改良后的机器。几乎与此同时,切斯特菲尔德的针织品商约翰·怀特也掌握了制作孔眼织物的技术。同费洛斯一样,他也在当地设立了一家工场,以防他人偷窃。[13]38-39另外,有些工序并不适合分散生产,像毛纺织业后期的缩绒和洗染工等终端工序就需要精巧的技术和相当多的设备,这就要求一定程度的集中。因此,呢绒商经常将染匠和剪匠集中起来,委托他们从事最后的精加工。在这种安排下,产品的最终销售也掌握在工场主的手中。

集中制手工工场劳动力的来源呈多样化。首先,手工工匠由于技术娴熟,是工场主招募的主要对象。16世纪早期,英格兰北部诸郡呢绒工场的生产便仰仗于现有的手工业者。像肯德尔的卡斯伯特、哈利法克斯的霍奇金斯和曼彻斯特的马丁·布莱恩都雇佣了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者,“其中有纺工、起毛工、织工、漂洗工、染匠等。为了便于监督,这些工人都被集中起来从事生产”。[14]其次,移民也是集中制手工工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来源。1541年,伦敦的亨利·利克便雇佣了9位外国人从事啤酒的酿造。利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续扩充家族的产业,到1562年9月20日,利克啤酒厂外国雇工的人数达到了18位,每年生产上千桶的啤酒。[15]1565年,罗伯特布里奇的一家钢铁厂也雇佣了30位国外工人从事生产。1637年,莫特雷克挂毯工场的140名工人几乎全部来自于低地国家。[16]129

为了降低成本,工场主也招收一定数量的学徒和帮工来充作劳动力,例如1705到1706年间,塞缪尔·费洛斯在诺丁汉成立了一家针织工场,他最初招收了40多位学徒,通过提供食宿的方法让其做工。1728年,费洛斯手下已经有49名学徒,他们的年龄多在20岁左右,每周的工资为8先令,如果表现良好,可以赚得9或10个先令。帮工的周薪为10到12先令。再次,教区儿童也构成了一定的补充。1778年,诺丁汉的一位机器编织工便告诉下院,10到11岁的男孩多从教区济贫院招募而来,他们要在工场里面一直干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收工。女孩和妇女则在单独的车间内生产精纺毛袜。[13]38-40另外,手工工场还吸纳了农村中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像呢绒工场主便时常雇佣短工和未经过学徒培训的人进行生产。16世纪早期,一些工场主还试图削减织工的工资,结果影响到小生产者的生计,“以致可怜的工匠不能生活,更不能养活其妻子和儿女”。[17]

在工场主的运营下,集中制手工工场的生产以分工和协作为主。例如,利兹的呢绒工场一般都雇有120人,这些劳动者通常被划为两组。一位呢绒工场主曾这样吩咐他的工头:“60个人应当这样分派工作:12个人去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个人去纺纱和刷毛梳毛;12个人去织呢和剪呢,剩下的6个人去帮助别人干活。”[18]近代早期英格兰北部煤矿的劳动分工也趋于细化,监工、经理和技术人员纷纷出现。1582年,温拉顿的一位煤矿主给其4座煤井分别指定了一名监工,由他们检查每位采煤工的产量。不少监工还可以直接将煤炭销售出去。由于煤矿工人的增多和矿井变深,泰恩河流域的一些煤矿还在井下安置了监工,委托其负责煤炭开采的具体事宜,井上监工则主要查看出炭量的多寡。[19]1:418-421

集中制手工工场里面的劳动力与行会和外包制度下的手工业者存在着诸多差异。第一,他们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像织布机、针织机等都归工场主所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资料也是工场主建造和提供的,而在行会和外包制度下,手工业者与生产资料相互结合在一起。第二,工场工人的生产要在监督下进行,他们遵循着一定的劳动时间和纪律。例如,在温奇库姆的呢绒工场里,工人们要从早晨忙到晚上,吃饭也要在工场内完成。[20]手工工场主还强化对工人的管理,像安布罗斯·克劳利为了克服工人做工的散漫,将冶铁厂的劳动时间划分为10周一个循环,工人的上下班用摇铃铛来提醒。克劳利还设立了一位记时官来登记每一名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出勤率。工人们平日不得赌钱、饮酒、咒骂和打斗,如有违反则处以罚金。[21]工场主的集中管理使工人的劳动更加连贯划一,工场生产也具备了一定的秩序和规则,但是工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却被严重削弱。马克思说道:“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这正像在拉普拉塔各国人们为了得到牲畜的毛皮或油脂而屠宰整只牲畜一样。”[7]417-418

三、集中制手工工场的行业及地域分布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革新的发展,英国的手工业生产很快就突破了行会的限制,分散的手工工场也开始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以往学术界更多地关注毛纺织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特别是16世纪早期约翰·温奇库姆在纽伯里开设的呢绒工场和威廉·斯顿普的马姆斯伯里毛纺织工场,对其它行业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存在与发展相应地有所忽略。实际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制手工工场不仅较为广泛地存在于近代早期英国的许多经济部门中,不少行业和地区的手工工场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首先,在纺织领域,除了呢绒加工外,挂毯织造、帆布加工、棉布印染和针织品制造等行业均建立了集中制手工工场。例如,1509年,威廉·谢尔顿在沃里克郡境内的巴彻斯顿开办了一家手工工场来生产挂毯。为了掌握挂毯织造的先进手法,谢尔顿还派遣理查德·希克斯前往低地国家学习。[22]1623年,泰晤士南岸的莫特雷克也出现了一家挂毯工场,其建立者为弗朗西斯·克兰。1637年,这家工场约有140名工人,温莎城堡、汉普顿宫和圣詹姆斯宫等王室府邸里面悬挂的不少挂毯便出自该场。[16]129帆布制造工场的典型代表是爱德华·奈特建造的“伦敦工场”,它位于伦敦老街的布里克小巷内,产品有一部分供应海军。1795年奈特破产后,为了便于将工场转手出去,对外宣称伦敦工场与海军委员会签订的提供帆布的合同依然有效。[23]

近代早期英国棉布印染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也不在少数。根据1719年绸布商戴维·马丁提交给“贸易和殖民地委员会”的名单,当时的伦敦共有23位印染场主,他们雇佣了635名工人。如果将布里斯托尔的印花工人也包括在内,那么工人总数为728位。平均下来,每家印染场约有32名劳动力。这些中间,J.莫维永的印染场规模最大,他一共雇佣了205名工人。[24]早期的印染工场大都集中在伦敦,爱尔兰和苏格兰也拥有少量的印染场。例如,1720年,塞缪尔·格兰特开始在都柏林从事织物的印染。到1760年,格兰特的总投资共计5000镑,工场工人数量为108位。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伦敦的优势地位被削弱,纺织品印染业向地方转移的趋势加快,兰开郡成为新的生产中心,布莱克本、博尔顿和曼彻斯特均涌现了一批印染场,有些棉布印染场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工厂。例如,1751至1755年,斯蒂文和帕克的靛青印染场在“太阳火险公司”的投保金额达到了8500镑,而同期怀亚特和保尔棉纱厂的投保额仅为1000镑。1774年,威廉·威尔逊在曼彻斯特开设的安斯沃斯印染场资本总额一度达到了19800镑。[25]14-16

18世纪初叶,针织品制造业的规模有所扩大,在外包制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生产集中化的迹象开始显现。1728年,针织商费洛斯在诺丁汉开办了第二家手工工场,他的女儿汉娜负责监督在里面劳作的纺丝女工。[13]381739年,爱丁堡的詹姆士·科伯恩在自己家的阁楼里面也摆放了12台针织机。1750年,尼尔·班纳坦则在格拉斯哥语法学校的南面开设了一家“袜子工场”。同年,本杰明和阿瑟·海伍德两兄弟与威廉·本森和爱德华·克罗伯等人合伙在利物浦阿瑟托大街的一座货栈里面安置了20台织袜机,整个产值约3600镑。[26]

除了纺织业以外,近代早期英国的矿业开采和金属冶炼也存在着不少集中制手工工场。这是因为这两大产业需要一定的固定设备,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发现矿产的地点大都比较分散和偏僻,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把工人集中起来,因此不宜采用外包制的生产方式。实际上,早在中世纪时,英国的锡矿开采即采取了集中制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例如,1375年,康沃尔郡的锡矿主亚伯拉罕雇佣了300多位劳动者,他们分散在6座矿场里面。[27]16世纪初,银矿开采也出现了大型手工工场的苗头。1528年,亨利八世委派了约阿希姆·霍克斯泰特对英国境内的各种矿产进行勘探,后者建议国王在银矿所在地库姆马丁一带建立铸造厂,并引进6名德国技术能手和1,000位工人来从事开发工作。[6]1061568年,为解决铜矿开采的资金问题,股本将近3万镑的“王家矿业公司”和“矿业及炮业公司”建立起来,前者垄断了威尔士和英格兰绝大多数郡的金矿、银矿和铜矿开采,后者则独享菱锌矿的开发与铜线的制造权。这两家公司的营业规模极大,例如王家矿业公司在凯西克的熔炼厂雇佣了4000多名劳动力,矿业及炮业公司的廷特恩铜线厂工人总数则达到了5000位。[28]

近代早期英国的煤炭开采更能体现出生产的集中化态势。最初,英国采煤的技术较为原始,劳动力多由领主庄园的佃户组成。晚至1550年,有些煤炭开采工依然自称为“农夫”。[19]2:136因此,早期煤矿的规模普遍不大。在米德兰地区、兰开郡南部和萨默塞特郡等内陆地区,小煤矿较为流行,它们出产的煤炭也主要面向地区市场。[29]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市场上煤炭需求的旺盛,采矿厂的规模逐渐扩大。1649年,沃里克郡的贝德沃斯煤矿上已经有500名工人。1660年,金斯伍德猎场的煤炭工人约有数百人之多。1679年4月20日至4月27日,金卡丁煤矿也雇佣了上百名工人,其中有22位采煤工、71位运煤工、7位临时工和6位总管,另外还有一批工人负责将挖出来的煤炭送往盐田。[19]2:139-140为了安置日益增多的工人,煤矿主还兴建了住所。例如,什罗普郡的詹姆斯·克利福德为了给其布罗斯利煤矿的工人建立茅屋,将一部分荒地给圈占了起来。[19]2:147

金属冶炼同样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这一时期大型冶炼厂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冶铁厂的设备趋于复杂。16世纪下半叶,苏塞克斯的冶铁厂普遍添置了锻铁炉和鼓风炉。1565年,罗伯特布里奇的一家钢铁厂除了拥有两家大型房屋用来存放煤炭外,还兴建了不少锻造车间。[5]131573年,约翰·阿什伯纳姆拥有了3座鼓风炉和4座锻铁炉,理查德·贝克爵士则同时建立了3座鼓风炉和2座锻铁炉。[11]6另一方面,冶铁厂的工人数量开始增多。1557年,理查德·伍德曼宣称自己雇佣了100位工人。1587年,爱德华·卡里尔在圣伦纳德森林建造的铁矿厂至少拥有49名劳动力。[8]24717世纪初,蒙默斯郡的理查德·汉伯里经营的铁丝厂完全开工时,雇工数量甚至超过了5000人。除生产羊毛梳外,这家铁丝厂还制造针、鸟笼、老鼠夹、铃铛、窗帘和钥匙串,产品遍及全国。[6]89

除了上述行业以外,其他多数手工业部门都可以找到集中制手工工场的例子。例如,1698年5月,下院成立了一家特别委员会对玻璃、陶器和烟斗的税收加以调查,结果发现斯图布里奇存在着至少3家生产玻璃瓶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其中一家雇有100名工人。生产半透明玻璃的工场约有六七家,有一家雇佣了50位劳动者。调查结果还显示,陶瓷制造业也出现了集中生产的迹象,斯图布里奇的陶工克鲁宣称:“以前他雇佣了100名工人,现在是50人”。伦敦石瓶匠詹姆斯·马里纳的师傅曾以每周30镑的工资为条件招揽了大量仆役给其做工。[30]近代早期城镇人口的增长还使煮盐业成立了一批手工工场,它们多位于泰恩河和威尔河的河口及福斯湾沿岸一带。例如,1589年,威尔河流域的一家盐场雇佣了300名劳动者,总投资达到了4000镑。[5]191655年,马丁·诺埃尔的希尔兹盐场拥有1000名工人,价值数千英镑。[31]此外,造船、啤酒酿造、织物漂白等行业均存在着手工工场。贫民习艺所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集中制手工工场。

四、集中制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的转化

马克思认为,手工工场从16世纪中叶持续到18世纪最后30多年。此后,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手工工场逐渐向工厂制度过渡。大工业也借助着机器生产,“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传统的家庭劳动在这一时期也被逐渐吞噬,工厂最终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除了强调传统生产组织向工厂过渡的必然性外,马克思还以英国的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工业生产组织变迁的阶段性特征。例如,在探讨工业形态变化时,马克思指出,“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7]530

马克思的论述揭示了工业生产组织演化的一般趋势,但是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的过渡极为复杂,在纺织品印染业,这种转化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18世纪下半叶,随着珍妮机和水利纺纱机的出现,印染场主逐渐转向了机器生产。例如,1760年,罗伯特·皮尔与威廉·耶茨和霍沃思在布鲁克赛德一带建立了一家棉布印花场。1762年,皮尔从哈格里夫斯那里购买了大量的珍妮纺纱机,并委托他再制造一台梳棉机,将梳棉、纺纱、织布与印染结合在了一起。[32]有些棉布印染场主还积极参与棉纺织厂的兴建,像兰开郡的罗伯特和理查德·利夫西除了在默思内和巴尼斯特等地经营多家印染场外,还与伦敦的银行家约瑟夫斯·史密斯等人合伙在克利瑟罗附近建立了一家棉纺厂。1788年,这家工厂及附属的工人宿舍正式竣工。[25]29针织品制造业与工厂制度的兴起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工厂主塞缪尔·昂温、杰迪代亚·斯特拉特和塞缪尔·尼德均曾参与这一行业。例如,1758年,斯特拉特和尼德便给其能够生产带有螺纹图案袜子的针织机申请了一份专利。[13]17-18

不过,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过渡并不稳定,期间遇到了不少挫折,特别是面临着行会等现有势力的阻挠。例如,针织工场的壮大便面临着“机器编织工公会”的束缚。机器编织工公会成立于1657年,其管理带有浓厚的寡头统治色彩。1728年,为了制止针织品商人扩大生产规模,公会直接控告费洛斯和诺丁汉的另一位针织品商约瑟夫·卡特莱特,要求两人各自将学徒数量从49人和23人减为3名,并分别罚款400镑和150镑。由于两人拒不执行公会的判罚,结果财产被没收。[33]市场的狭小也限制了集中制手工工场的过渡,像挂毯和帆布等织造工场由于产品销路不大,除了依靠垄断和政府特许外很少可以维持下去。因此,手工工场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国家的扶持和资助必不可少。例如,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王室便创办了一大批手工工场。英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为了鼓励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曾推行过严厉的保护性关税政策,并允许手工工场特许经营,像王家矿业公司便从亨利八世那里获得了一系列特权;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政府有时又对手工工场加以限制。例如,1550年,都铎王朝的统治者担心工人们被集中在一起做工容易引发暴动,出台了《织工条令》,规定:“凡住在市、镇、有市场的城市或法定的镇市以外的、做呢绒商行业的人,不得在自己家里拥有或占有一架以上的呢绒织机;上述人等亦不得将织机或将可以安设织机的房屋出租……违者每周处以二十先令的罚金”。[34]学徒的数量也被局限在两名。这一法令颁布后,毛纺织业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发展势头被打断。集中制手工工场在其它多数行业里面也没有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占得比重并不大。弗里德里希·吕特格指出:“手工工场虽然经常被人提起,它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甚至比人们设想的要小。”[35]

尤为重要的是,在工厂制兴起的初期,一些行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非但没有被取代,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例如,19世纪考文垂的丝织业盛行“小屋工厂”,伯明翰及其近郊发展起了金属手工工场。在纺织领域,机器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实现也催生出了织布窝棚这种形式的集中制手工工场。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70年代,这种“现代工场手工业”及其类似的小工业作坊广泛存在于英国的各行各业。[36]在形式上,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来的手工工场与近代早期的手工工场颇为相似,像罗森达尔的织布窝棚并不采取机械动力,而是利用手织机织布。纽瓦克的资本家也是将手织工集中在窝棚或茅舍里面人工织造呢绒。[9]36然而,现代工场手工业与真正的手工工场存在着本质差别,因为它们已经沦为大工厂制度的附庸,其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机械化的缓慢。织布窝棚的出现即源于机器织布技术的不完善。1785年,卡特莱特虽然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但这种机器最初粗笨不堪,只能用来织粗布。而且,动力织布的资金成本还是手工织布的两倍。[37]对廉价劳动力的剥削也构成了现代工场手工业的存续基础,像伦敦的书报印刷厂由于让工人从事过度劳动而博得了“屠宰场”的美名,在制盐、制蜡烛和其他化工工场中,未成年的工人也担负着繁重的劳动。结果,“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未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厂中还要无耻”。[7]532-533

综上所述,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兴起是市场扩大和技术变革的产物。作为一种集中生产的组织形式,它的建立是对行会和外包制的重大突破,而手工工场也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并且实现了劳动工具的简化、改进和多样化,为机器生产创造了物质条件。在工场主的管理下,集中制手工工场使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因此,尽管集中的手工生产在近代早期没有成为主流,但却给工厂制度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集中制手工工场在生产关系上与机器工厂制度已无本质性差别。18世纪下半叶,集中制手工工场也开始了向工厂制的过渡。然而,这一转化错综复杂,工业革命期间生产组织的变迁也呈现出多样性和混杂性,手工工场、工厂和家庭劳动等各种形式是交织在一起的。

[1] Robert Tittler and Norman Jones, eds. A Companion to Tudor Britai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2] Barry Coward, ed. A Companion to Stuart Britain [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09:150.

[3] James R. Farr. Artisans in Europe 1300-1914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97.

[4] Peter Mathias. The Brewing Industry in England 1700-1830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9:4-5.

[5] J. U. Nef.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Growth of Large-Scale Industry in Great Britain, 1540-1640 [J].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5 (1), 1934.

[6] J. W. Cough. The Rise of the Entrepreneur [M]. London: B. T. Batsford Ltd., 1969.

[7](德)卡·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William Page, ed. The Victori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Sussex, Vol.2 [M]. London: Dawsons of Pall Mall, 1973.

[9] Sidney Pollard. The Genesis of Modern Management: A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reat Britai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65.

[10] Alan Crossley and C. R. Elrington, eds. The Victori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Oxford, Vol.4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109-110.

[11] T. S. Ashton. Iron and Steel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3.

[12](英)劳伦斯·斯通. 贵族的危机:1558—1641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67.

[13] Stanley Chapman. The Early Factory Masters: The Transition to the Factory System in the Midland Textile History [M]. Aldershot: Gregg Revivals, 1992.

[14] E. Lipson. The History of the Woollen and Worsted Industries [M]. London: A.&C. Black, LTD., 1921:49.

[15] H. E. Mailden. The Victori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Surrey, Vol.2 [M]. London: Archibald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1902:382-383.

[16] J. F. Bense. Anglo-Dutch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Death of William the Third [M].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24.

[17] D. C. Coleman. The Economy of England 1450-1750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56.

[18] 金志霖. 英国行会史[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34.

[19] J. U. Nef. The Rise of the British Coal Industry [M].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LTD., 1932.

[20] James Burnley. The History of Wool and Woolcombing [M]. London: Samson Low, Marston, Searle and Rivington Limited, 1889:69.

[21] J. D. Davis. Utopia and the Ideal Society: A Study of English Utopian Writing 1516-1700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352-354.

[22] William Page, ed. The Victori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Warwick, Vol.2 [M]. London: Archibald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1908:263.

[23] Times[N]. 4 June 1795: 1.

[24] Alfred P. Wadsworth and Julia De Lacy Mann. The Cotton Trade and Industrial Lancashire 1600-1780 [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31:136-137.

[25] S. D. Chapman and S. Chassagne. European Textile Prin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 Study of Peel and Oberkampf [M].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81.

[26] S. D. Chapman. The Genesis of the British Hosiery Industry 1600-1750 [J]. Textile History, Vol.3 (1), 1972.

[27] William Page, ed. The Victoria History of the Country of Cornwall, Vol.1 [M]. London: James Street, 1906:559.

[28] Brian O’Farrell. Shakespeare's Patron: William Herbert, Third Earl of Pembroke, 1580-1630, Politics, Patronage and Power[M]. London: Continuum, 2011:148.

[29] C. G. A. Clay. Economic Expansion and Social Change: England 1500-1700, Vol.1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48.

[30] Journal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Volume 12, 1697-1699 [M]. London, 1803:281.

[31] M. A. E. Green, ed.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Domestic Series, 1655 [M]. London: Longmans & Co., 1881:36.

[32] W. A. Abram, Parish of Blackburn, County of Lancaster: A History of Blackburn, Town and Parish [M]. Blackburn: J. G. & J. Toulmin, 1877:217.

[33] David Levine. The Dem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Family Re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wo Leicestershire Villages, 1600-1851 [J]. Social History, Vol.1, 1976:181.

[34](法)保尔·芒图.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

[35] 沈汉. 资本主义史: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3.

[36] 高德步.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5.

[37] D. A. Farnie. The English Cotton Industry and the World Market 1815-1896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281.

[责任编辑:翟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本主义时代欧洲农业经济组织研究”(15ZD061);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生产组织演变研究”(CXLX12_0028)。

孙海鹏,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国史、欧洲社会经济史。

K561.33

A

1002-6924(2016)04-071-077

猜你喜欢

工场手工工人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艺网+手艺工场
做企业的“技术合伙人”——访联创工场CEO及创始人刘猷韬
手工DIY
基层关工人的梦
联想打印工场体验分享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