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2016-03-14赵建刚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赵建刚

摘 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在历史学科中,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多下工夫,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学好历史。要做到这些,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多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反思教学方法,并不断修正、创新,以适应当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作者结合实践与大家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价值

学习任何事物,如何不了解其价值,学习动力就无从产生。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因历史知识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有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为所有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许多学生认为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有时间为什么不研究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这样更有意义。再加上历史知识是由许多琐碎的事件构成的,学起来相对枯燥,不容易找到其中规律。这些特点使学生很难产生了解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但走过这个阶段的过来人都知道,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与许多现实正在发生的知识有许多内在联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了解过去对现实有很大指导意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有很大用处,认识到这点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旧观盛世那段的历史时,要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盛世,带给了现代人什么启示。还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过程。最后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做总结,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注意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等等。联系当下,要推进社会主义带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并处理好这几方面的问题。这样分析下来,学生会对历史知识的作用有深刻具体的了解,并提高对历史这门课的认识,学习动力和兴趣自然也会增强。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有效学习的一部分就是要记下来,要做到良好记忆就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处理得并不太好。首先,明确一点,关于背书的问题,这是必要的,背不下来的东西怎么运用呢?但背书并不是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弄明白,哪些是必须背的,哪些是不必要背的。如重要事件及一些典型事件的时间是必须记下来的,还有一些比较难于理解的重要的影响及评价等,不理解还要背下来是为了什么?记下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迟早会理解的,如果不记下来,那么到时连学没学过这个理论都想不起来。除了这些,其他大多数历史知识都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论从史出,历史课程中的每一课都是由一连串的事件串联起来的,对于一个基本的历史事件,要想记住事件发生的每个细节是困难的,是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的。要重点把握住几点,即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事件造成的影响几大部分。因此,需要对事件本身有透彻了解,起码要了解以上几部分,当真正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及其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在讲经济史中工业革命一段时,会讲到工业革命是最先在英国开始的,这个时候就要了解当时英国发生了哪些事情。一是英国获得了大量殖民地,产生了很多需求。二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三是把许多农民赶出了土地,其中大量有劳动力,而此时英国还处于手工作坊时期,不能满足大量需求。当学生明白了这些背景知识,就对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了解得差不多了,相关理论感觉也更加合情合理了。建立在这种基础上记忆相比机械记忆要深刻得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讲解一个事件发生的背景,也要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理清每个事件发生的背景,这样讲起来会事半功倍,而且记忆更加深刻。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件事件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就成了一件辛苦且效率低下的事情。同时,兴趣是创新的源泉,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在创新方面,个人兴趣尤其是早年兴趣,常常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兴趣是创新之源,成功之本”。兴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其中比较重要也比较方便的一种手段。因历史事件发生在过去,仅靠板书口舌讲解无法形象地还原事件发生的个体场景,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其能以动态形式形象地呈现在学习面前,并且效率特别高,特别适合复杂的场景再现、大量的事例展示或是历史地图演示。这种新颖独特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特别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发生的历史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要的就是节约了大量板书书写时间,使学生不必再等待教师书写,专注于历史事件的讲解,注意力更易集中。再一点就是,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宫,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输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因此,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容量,而且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强化了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

[2]魏杰.基于初中历史的创新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3]张亚静.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