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引导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4吴峥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吴峥

摘 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和语数外并齐的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目,在中职类学校大部分专业都要开设。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有理论基础,而且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即能力。教学中合理使用行为引导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 行为引导型教学 中职类学校 计算机教学

在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每三个月就提高一个级别,计算机知识每半年就更新一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便以三个月为周期的“摩尔定律”进行不断的技术更新,并带动整个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在国民接受教育中,国家也提出口号: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个年级或专业不开设计算机课。要是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如何面对未来。这一切对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落后的教学现状,一方面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另一方面是学生基础薄弱。

究竟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老师?依靠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职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自己所学应用现实生活中,并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计算机从业人员都知道,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速度很快,就比如某个应用软件,可能两三个月就出一个新的版本,是不是学生必须将每个版本都学了?其实没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会使用这些软件呢?

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根据中职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我采用了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如下阐述。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含义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色彩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论教”的教学观,可在“行为引导型”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行为引导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其中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承认学生的能力,注重行为引导,侧重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

二、中职类计算机教学目前的情况分析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专业性的边缘性学科,学好了就能使计算机成为一个处理信息的很好工具,学不好就算有再好的理论也等于没学。多年来,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采用了灌输的讲授方式,就如学文科类一样,学生被动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将学生的头脑当做知识的“存储器”大量灌输知识,强调老师的主体性,忽略学生地位。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失去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没学好计算机这门学科,同样教学工作也是徒劳的、无效的。虽然这几年,在教学中我们也知道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和不足,且在不断探索并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可实际取得效果仍然离国家和社会对中职类学生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是由教和学二字组成,而现在不管在课堂还是机房或多媒体教学,要么是不停地板书讲授,要么是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从头到尾地演示。没有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掌握情况,讲完便认为教学任务已完成。

2.以课本或单一的教学课件为主,纯理论化,在教学中,手拿一本教材进教室,或流水线式放PPT课件,没有搜集来的资料。在教学中,脱离不了课本教材或PPT课件,没有很好地将知识点延伸到实践中。认为学生记住课本或课件中的基本概念就掌握了计算机操作能力,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将学生全部框进概念中,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中职学生进校时基础文化课问题,这也是目前中职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普遍入校时,学生基础课比较差,包括有厌学情绪,还有一部分在初中时就受够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切实可行

1.中职类学校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强调的是学生的各种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正是以学生关键能力为培养目标,在行为引导型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比如大脑风暴法、卡片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无不是以学生各种能力为目标。例如:大脑风暴与卡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扮演日后的社会上的角色,让学生提前适应,提前锻炼,提高适应能力。

2.中职类学校是以专业课为基础,在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教学,专业教学的重点又是理论联系实践,重点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考虑的一种教学方式。

3.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平台上的,好生与差生无区别化,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要求,用搭配的方式将学生分组,进行团体学习。营造“轻松活泼”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观点和见解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对学习成果的展示,使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其他能力都得到培养。

四、对行为引导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思考

1.计算机学科属于专业课,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应用软件里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通过软件学习,必须能够对各种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并打印最终效果,并非记住“新建”命令在“文件”菜单里这类知识点,要表现出一种实用性。

2.计算机学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比较陌生,且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和语数外是有区别的。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以团体方式完成一个项目,利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和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设计一个ERP系统(比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承认,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当然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活动方式,同样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兴趣。

3.教师本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扩大,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同样需要教师自己多思考,多搜集资料,多准备,久而久之,学生学到了,教师本身教学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知识面得到扩大。

五、行为引导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某次教学活动,学习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文字图层的添加。

目的:学会给图片加文字图层,并会使用各种修饰的方法。

题目要求:学生使用PhotoShop给图片加上合理的文字说明,文字可采用多种修饰方法或艺术形式。

1.分组:将全班45个学生成9组,每组5人。

2.收集资料:组内要求每个学生回去收集或创作一张自己认为最漂亮的图片。

3.讨论:组内5人讨论决定最终使用一张图片,并讨论加什么样的文字,使用何种修饰。

4.协作:组内一起完成图片文字层的添加。

5.结果展示:展示每一组的最终作品。

6.总结评价:师生一起评价,各组之间相互评价并相互学习。

在该例中采用行为引导型的“大脑风暴法”、“现场汇谈”等方法。通过这次行为引导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各种关键能力。分组可以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收集资料可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讨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等等。

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了主导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浓厚了,学生的各项关键能力也提高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专业性,需要实践才能学好的学科,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其效果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蒋友明.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印.行为引导型教学操作实务.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突出教学实用性
基于微信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探讨
浅谈影响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