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探讨

2016-03-14周轶群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涯学科中职

周轶群

【摘 要】介绍生涯教育的概念,阐述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在学科教育中增加和完善生涯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

【关键词】中职语文 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34-02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阶段,许多纷杂信息无序传播,在青少年中引发了不良反应。青少年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发展的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所以需要语文教育来进行引导,帮助青少年走向正常的成长道路。因此,生涯教育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生涯教育的概念

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的,当时一经提出,便因为其高的适用性得到广泛传播。所谓生涯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程度,判断其所处于的需要阶段,满足受教育者的阶段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受教育者接受正确人生道路指引的教育。这种教育除了培养学科能力之外,还希望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念,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对社会能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在教育的多种科目中,语文学科作为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的学科,无疑更加适合引导中职生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这也是生涯教育所倡导的内容,所以将其渗透入中职生的语文学科中便顺理成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职生思想观念不成熟,需要生涯教育

中职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其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对外界的认识不完全,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此时中职生多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对外界的事物判定多带有反抗和悖逆的情绪。再加上现如今发达的信息交流手段,网上许多繁杂的信息都容易进入中职生的生活,并且带起中职生的叛逆情绪,导致中职生对社会的看法常常是世俗的,观察角度是单一片面的。在这段时间,学生会产生一种改变周遭的想法,然而现实中他们常常做不到这一点,继而产生失落感。同时,学生来到中职学校,通常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屈服。在这种心理状态和现实遭遇的双重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抱怨情绪,进而导致他们不能将目光着眼于现在,而是在抱怨中对社会人生产生了消极认识。因此,学生需要接受生涯教育。在生涯教育中,中职生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指导,改变他们对实际环境的理解。这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可使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写作,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拓展自身的认识角度;切身体会社会现实,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进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

(二)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生涯教育

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已经越来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切以分数为重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念。一直以来,语文课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较多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具备工具性,同时也具备很强的人文性,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诸多体现。所以,语文学科实际上对学生人文素养有较强的塑造能力。这与生涯教育的教育内容较为相似,只是语文学科较之生涯教育还具备更多的工具性。所以,生涯教育可以很好地与语文学科教育联系起来,结合发展。

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时,语文教学就可以融合生涯教育的理念,在教授课文时,将学生引导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例如《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就可针对“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刘和珍君的坚强和爱国思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深刻理念,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三)中职发展需要语文渗透生涯教育

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一直旨在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此时,语文学科如果还像其他阶段的院校一样,仅仅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那么必将面临课程上的削减。因为这时的语文教育已经不符合中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增加教学内容,具有更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生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够促进学生融入社会,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缺乏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能够帮助语文这一学科在中职院校中占有更稳定的地位。同时也能丰富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育起完善的人格素养,在将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途径

(一)在阅读中进行生涯教育

语文教学中,读写无疑占有极高的比重,语文的教学大纲在设定时,就极关注课文的选择,既要涵盖各种文体,又要具备积极的思想导向。中职生尚未进入社会,信息的接收和感悟均来自阅读,因此,注意中职生的阅读内容,就能够掌握中职生的心理发展。

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职生的思想,中职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了解阅读的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意味,进而产生自己的感悟。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的文章若是宣扬积极思想的,那么学生无疑将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需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章。同时,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习得方面的看重,意味着生涯教育不会着重在言传说教上,而是应该随着学生的阅读去主动认识。例如在《我爱这土地》一文中,嗓音嘶哑的鸟儿、土地与泪水这些意象究竟表达了什么,是需要学生细细阅读后自己发现的。当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或者教师的引导,体会到文章中的爱与责任,感恩与坚强时,自身就受到了生涯教育的影响。这就是生涯教育的目标,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对接,体会个体在社会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在这方面,阅读能够产生的熏陶培养作用不容小觑。

(二)在自我实现中进行生涯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经历与看法,抒发自身的情感。写作需要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只有有所经历而抒发真情,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是中职生常常面临一个社会实践较少导致无事可写只能编撰的尴尬境地,比如,在探讨社会上为何就业难时,也只能提出较为洞泛的观念。这些都缺乏社会实践的表现,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生涯教育,都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感悟。因此,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当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真知,让学生学会将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例如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打一些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感受真实的社会。让学生在打工过程体会寻找工作的艰辛,努力工作的劳累,以及获得薪酬的快乐。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关注学生的经历,做好辅导和倾听工作。在社会实践完成之后,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文章,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哪怕学生仅仅是对找工作难的抱怨,也足以让这场社会实践充满价值。因为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真实,真实的体验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生动的材料和充实的感悟,无疑将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

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每一份努力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中的感悟而不是薪酬的多少。在将来步入社会之后,这段经历将成为引导的基石,让学生走在坎坷的道路上也能够坚定信念,这就是生涯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

(三)在正确表达自我中进行生涯教育

读写之后,如何正确地表达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职生一直以来在课堂上都是以接受者,聆听者的角度去听教师讲课,正如前文所提,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言传说教,学生也需要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读,会写,还需要会说,口语是书面语在社会中的延伸,如果说阅读和写作都还是内在的修为,那么表达就是外在的体现。中职生将要面临社会的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站到一个社会人的位置去表达自己。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词语的选择,意向的正确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习的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为自己争取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这也是生涯教育所倡导的。

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渗透生涯教育,生涯教育能够优化语文教育的结构,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在读写说方面积极渗透生涯教育,做到为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帮助中职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自我。

【参考文献】

[1]胡云威.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叶晶.关于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2(08)

[3]余登文.对中职语文教育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07)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生涯学科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我的教书生涯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