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普通话口语教学新思路

2016-03-14周健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思路教学

周健

【摘 要】分析中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材整合、教学组织、学习渠道等方面的策略,探索中职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就业 普通话口语 教学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32-02

中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每年都要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生成功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对中职生求学、就业、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中职学校任教多年,一直都在关注口语教学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努力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普通话口语教学新途径。

一、中职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

(一)没有形成均衡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够科学。长期以来,在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是师生的主攻方向,学校的优质资源向专业实训课倾斜,没有考虑课程的均衡发展,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往往被缩减,进一步加剧了学生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语文、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口语交际等与口语训练相关的课程,但整体设置上较为凌乱,出现了知识点重复或疏漏等问题。语文课多强调书面语言,口语交际的内容相当于语文课的点缀;普通话水平测试侧重于语音基础训练,重点在纠正方音,帮助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专业需要的相应等级;口语交际则侧重于生活、职场中的口头沟通交流,强化了口语的社会应用目的,但所示案例较为陈旧。

一直以来,各中职学校尝试对文化课进行课改,不同的专业开设语文课的课时不一,有的上两个学期,有的上四个学期,有的一周四节课,有的一周两节课,并且对语文学科的评价重在书面评价,忽视了口语评价。在第一学期普遍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期末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但学生所考成绩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命题说话”项无话可说,表述不流畅、缺时扣分占了很大比例。第二学期则开设口语交际课,学生通过各个专题学习如何与人交流,通过训练使自己说出的话说到点子上,但语音的标准度又无法顾及。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出现了各自为政、测试与应用“两层皮”现象。

(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口语学习不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还要升入大学继续深造,走向社会时无论是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中职生毕业后一般即走向社会,一来中职学校本地学生较多,同学之间不存在交流障碍,对普通话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下工夫练习;二来他们在学校里相对重视专业课,苦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强,突出了岗位需求,但对文化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浓,不愿意主动练习,怕写作文,觉得语文与专业无关,上语文课是浪费时间,所以平时积累少。由于表达能力不强,学生出现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达标,在面试环节缺乏竞争力,导致求职碰壁,与客户、同事沟通不畅等窘况,口语水平与企业要求相距甚远。

(三)教师教法单一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受传统教法影响,轻听说,重读写,按教材以理论讲解为主,或采取单一的训练,课堂沉闷无趣。在开展情境表演的时候,往往成为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更多的学生袖手旁观,造成了学生的能力差距拉大。课堂上不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忽略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受教材和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口语教学多局限于课堂,学生看不到学习的作用,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普通话口语教学新思路

(一)整合教学内容,修改课程设置,使教学体系趋于合理。首先,深入挖掘语文课堂中的口语交际资源,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美文,创设口语练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讲授话剧《雷雨》时,就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分组上演情景剧,让学生尽情展示,这样就避免出现只有口语老师单打独斗的现象。其次,为了杜绝普通话测试与应用出现“两层皮”的现象,我们尝试修改课程设置,即改为第一学期开设口语交际课,教师从倾听、交谈、朗读、应聘等模块对学生展开训练,学生可在此阶段提高认识,加强知识储备,积累素材,理清话题思路。如在社会公德的谈论上,既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也可涉及遵守交通规则及个人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帮助学生从中筛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实现有话可说,同时增强自信心。笔者在对各行业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发现,导游员在“命题说话”项自然流畅程度最高,这要归功于他们见多识广,每天都在与人沟通交流。

在学生有了一定口语基础的情况下再开设普通话培训课,能较好地解决“命题说话”项出现的困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普通话水平测试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这样的课程安排才符合教学规律及学生的实际。

(二)层层递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分层教学,从基础的兴趣培养到以简单叙述为主的起步,从朗读技巧和好词好句的积累到复杂题材的讲述,从有文字凭借到应用自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从“要我说”变为“我要说”。让学生敢说、喜欢说才是教学的开始,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意愿。教师可创设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的口语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勇敢地表达。把发言的胆量放在第一位,当学生习惯当众发言后,教师适时提出口语表达的技巧要求。

口语教学要遵循阶段性与一贯性相统一的原则,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学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进入“我要说”的主动练习。如在课前用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话,内容可涉及自我介绍、课文转述、新闻、笑话、社会评论等内容,从说身边事、国内外大事说起,学生自由选择,要求能脱稿完整地说一句话、一段话、一个主题,突出口语的即席性特点,教师要及时鼓励点评,持之以恒的口语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心理素质更是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拓展学习途径,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融合,注重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渠道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首先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融合专业的案例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促进者、发展者,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和示范者,教师可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来设计课堂,注重教师的言传与身教,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如播放视频、教师参与活动、组织情境表演等;最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成语接龙等活动,开展诸如“跳蚤市场”、社团招新、校际联谊、专业展示等活动,这样使得课堂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综上所述,中职生要想在社会上求得理想的职位,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站稳脚跟,除了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外,还必须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整合教材,改革传统教法,以学生为中心,开拓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珉.普通话口语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卞成林.普通话培训与测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欧阳代娜.语文(基础模块)[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新思路教学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乡贤网路”或是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振兴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整合催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