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铬渣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特征*

2016-03-13孟凡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6期
关键词:残渣污染土壤

孟凡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铬盐是无机化工的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我国国民经济中约15%的产品与铬盐有关。铬盐生产传统的方法主要采用高温焙烧—水浸—多级蒸发结晶工艺,铬盐提取率只有75%左右,每生产1 t铬盐产品要排放2.5~3.0 t铬渣[1]249,[2-4]。铬渣中1.0%(质量分数,下同)~3.0%的水溶性Na2CrO4和1.0%~1.5%的酸溶性CaCrO4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5]。其中,CaCrO4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已被证实的致癌性物质[6],主要致毒机制是Cr(Ⅵ)的强氧化性对机体的腐蚀与破坏[7]。

根据《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发改环资[2005]2113号),我国自1958年建成第1条铬盐生产线至今,先后有70余家企业生产铬盐。现有铬盐生产企业25家,年生产能力为32.9万t。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大部分铬渣得到了安全处置[8]。但铬渣长期堆放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9]2452,如果不及时对污染场地进行土壤修复治理,即使铬渣得到妥善处置,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仍不能彻底消除。目前,国内外对受铬渣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方法有固化/稳定化[10]、土壤淋洗[9]2451,[11]、电动修复[12],[13]56、植物修复[14]等。本研究通过两个铬渣污染场地土壤的实地调研结合国内近20年公开发表的铬渣污染场地土壤的分析,总结了我国铬渣污染场地土壤的污染特征,为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的要求,在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采集18个表层(0~50 cm)土壤样品,在新乡某铬渣污染场地采集8个表层(0~50 cm)土壤样品。采取的表层土壤样品置于采样袋中运回实验室,剔除样品中的碎石、植物等杂物,自然风干后使用粉碎机粉碎,放在储物箱中待测。

两个铬渣污染场地的铬渣均已清理。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占地约1.4 hm2,处理前堆放铬渣量为15万t。新乡某铬渣污染场地占地约0.52 hm2,处理前堆放铬渣量为2万t。

1.2 分析方法

将风干土壤充分研磨后称取10 g加入25 mL超纯水搅拌后,用酸度计(Mettler Toledo FE20型)测定土壤pH。土壤中Cr(Ⅵ)浓度采用盐溶液提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浓度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的形态分析采用改进的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三步提取法(BCR法)[15-16]。

2 铬渣污染土壤的污染特征分析

2.1 土壤铬含量高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铬渣污染场地受污染土壤总铬质量浓度在1 000 mg/kg以上,Cr(Ⅵ)质量浓度在500 mg/kg以上,远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Ⅲ级标准规定的限值(水田≤400 mg/kg,旱地≤300 mg/kg),其中最高的为天津原同生化工厂铬渣场地,总铬质量浓度达56 000 mg/kg,是全国土壤背景值(61 mg/kg)[31]的918.0倍,说明此铬渣污染场地对附近土壤已造成严重污染。从本研究实测的两个场地来看,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总铬浓度是全国土壤背景值的61.7~128.7倍,新乡某铬渣污染场地总铬浓度是全国土壤背景值的197.5~435.3倍,说明这两个铬渣污染场地严重污染了附近的土壤。部分铬渣场地污染土壤同时还有Pb、Zn、Cd、As等重金属检出,如浙江某化工铬渣场地[24]。

2.2 周边地下水被污染

铬渣堆放同时造成场地周边地下水污染严重,青海某化工厂铬渣场地地下水中Cr(Ⅵ)最高质量浓度达107.2 mg/L,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级标准(≤0.05 mg/L)的2 144倍[18]917。内蒙古包头某铬渣场地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集中在铬渣堆存场地的区域内,同时具有向下游扩散的趋势,Cr(Ⅵ)最高质量浓度达176.24 mg/L[1]250。2009年此铬渣场地下游区内地下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为0.05~0.10 mg/L的地区达22 962 m2,Cr(Ⅵ)质量浓度为0.10~0.50 mg/L的地区达63 864 m2,Cr(Ⅵ)质量浓度为0.50~1.00 mg/L的地区达40 579 m2,Cr(Ⅵ)质量浓度大于1.00 mg/L的地区达230 080 m2[32]。

2.3 受污染土壤呈碱性

从表1可以看出,铬渣污染场地受污染土壤pH在8.30以上,呈碱性,部分场地甚至pH>10,这是由于铬渣中含有CaO、Ca(OH)2等碱性物质。浙江某化工铬渣场地、青海海北铬盐厂铬渣场地、天津原同生化工厂铬渣场地、湖南某厂铬渣场地、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新乡某铬渣污染场地土壤pH分别为11.9~12.4、9.24、10.54、9.8±0.2、9.5~10.3、10.5~11.9,均呈碱性。

表1 国内铬渣污染场地铬污染土壤情况Table 1 The situation of soils in chromium slag polluted fields in domestic

2.4 从形态上分析,残渣态铬占较大比例

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不仅与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环境系统中的形态和分布。重金属的形态和分布决定了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潜在毒性和生物活性。有研究表明,土壤中铬以残渣态为主。湖南某厂铬渣场地残渣态铬所占比例为37.78%(质量分数,下同)~63.80%[26],辽宁沈阳新城子化工厂铬渣场地残渣态铬占49.74%(质量分数)[21]65,重庆民丰化工厂污染场地残渣态铬所占比例为47.46(质量分数,下同)~85.83%[34],本研究测得的新乡某铬渣污染场地和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残渣态铬所占比例分别为38.2%(质量分数,下同)~62.2%和36.0%(质量分数,下同)~54.4%。

由于残渣态重金属的稳定性,一般的修复方法很难去除。李丹丹等[9]2454采用淋洗法修复铬渣污染场地土壤时,去除的铬主要为酸可提取态和有机结合态。吴桐等[13]59采用电动法修复铬渣污染土壤时,主要去除的是酸可提取态铬,对残渣态铬几乎无法去除。

2.5 从价态上分析,Cr(Ⅲ)比例较高

根据价态分析,铬渣污染土壤中Cr(Ⅲ)比例较高。实测的青岛某铬渣污染场地中Cr(Ⅵ)仅占总铬的1.4%(质量分数,下同)~16.8%,浙江某化工铬渣场地中Cr(Ⅵ)约占总铬的18.6%(质量分数)[9]2454,青海某化工厂铬渣场地中土壤Cr(Ⅵ)约占总铬的33.3%(质量分数)[18]917。这主要是因为铬渣中铬以Cr(Ⅲ)为主,Cr(Ⅲ)占总铬的60%(质量分数,下同)~70%,而Cr(Ⅵ)仅占2%~25%[35]。

2.6 污染土壤中铬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铬在土壤中存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迁移,根据场地的性质和堆存状况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李惠英等[36]认为,铬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为土壤表层含量高,越往下铬的含量越低。铬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离污染源的距离增加,土壤铬含量和有效铬含量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21]64。罗建峰等[37]研究表明,土壤中铬含量与铬渣堆放场地的距离的关系可以用递减的幂函数来表示。王威等[20]研究显示,土壤中铬含量与铬渣堆放场地的距离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3 结 论

从实测和收集到的铬渣堆放场地受铬污染土壤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铬渣堆放场地附近土壤铬含量高,远远超出全国土壤背景值,污染严重;受铬渣所含碱性成分影响,场地土壤呈碱性,Cr(Ⅵ)基本以水溶态形式存在,Cr(Ⅲ) 以沉淀形态存在;残渣态铬占较大比例,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释放且不容易被生物利用;受土壤性质和铬化学特性影响,污染土壤中铬分布呈现一定规律。这些污染特征会影响铬渣堆放场地受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有效修复方法和方式的选择,在对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前,应清除铬渣污染源,否则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得不到有效解决。

[1] 刘玉强,李丽,王琪,等.典型铬渣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与综合整治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2).

[2] 王万平,张懿.铬盐清洁生产中铬渣的综合利用[J].现代化工,2002,22(9):27-29.

[3] 石磊,赵由才,牛冬杰.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J].再生资源研究,2004(6):34-38.

[4] 杜良,王金生.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2):34-37.

[5] 董保澍.铬渣处理和利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2,5(2):33-35.

[6] PANTSAR KAILLIO M,REINIKAINEN S P,OKSANEN M.Interactions of soil compon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speciation of chromium in soils[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1,439(1):9-17.

[7] HIGGINS T E,HALLBORAN A R,DOBBINS M E,et al.In situ reduc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alkaline soils enriched with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J].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8,20(48):1100-1106.

[8] 袁端端.环保部回应全国铬渣“遗祸”[EB/OL].[2013-01-11](2016-05-11).http://www.infzm.com/content/84905.

[9] 李丹丹,郝秀珍,周东美,等.淋洗法修复铬渣污染场地实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2).

[10] POLETTINI A,POMI R,VALENTE M.Remediation of a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soil by means of agglomeration[J].Joun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Part A,2004,39(4):999-1010.

[11] DAVIS A,OLSEN R L.The geochemistry of chromium migration and remediation in the subsurface[J].Ground Water,1995,33(5):759-768.

[12] GENT D B,BRICKA R M,ALSHWWABKEH A N,et al.Bench- and field-scale evaluation of chromium and cadmium extraction by electrokinetic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4,110(1/2/3):53-62.

[13] 吴桐,孟凡生,王业耀,等.铬渣污染场地土壤电动修复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13(5).

[14] ZHANG Xuehong,LIU Jie,HUANG Haitao,et al.Chromium accumulation by the hyperaccumulator plantLeersiahexandraSwartz[J].Chemosphere,2007,67(6):1138-1143.

[15] LARNER B L,SEEN A J,TOWNSEND A T.Comparative study of optimised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scheme and acid leaching of elements in th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NIST 2711[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56(2):444-449.

[16] 王海,王春霞,王子健.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J].环境化学,2002,21(5):430-435.

[17] 孙尧.铬污染场地原位淋洗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D].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2013:30-32.

[18] 张厚坚,王兴润,陈春云,等.高原地区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4(4).

[19] 张瑞华,孙红文.电动力和铁PRB技术联合修复铬(Ⅵ)污染土壤[J].环境科学,2007,28(5):1131-1136.

[20] 王威,刘东华,蒋悟生,等.铬污染地区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3):257-259.

[21] 惠秀娟,孟雪莲,徐成斌,等.沈阳市新城子铬渣堆存区土壤铬污染分布及形态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6).

[22] 苗昱霖.铬渣堆放场内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去除[D].长春:吉林大学,2012:16-17.

[23] 曹泉,王兴润.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状况研究与修复技术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93-1497.

[24] 刘磊.某市铬渣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筛选[D].杭州: 浙江大学,2010:21-24.

[25] 王旌,罗启仕,张长波,等.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处理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10):4036-4041.

[26] 黄顺红.铬渣堆场铬污染特征及其铬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34-47.

[27] 肖小云,郭学谋.铬渣堆场周围环境污染现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38(3):102-103,107.

[28] 谢宁宁.铬渣堆放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2:21-26.

[29] 于卫花.典型铬渣堆对周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13-22.

[30] 古昌红,单振秀,王瑞琪.铬渣对土壤污染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32(6):18-20.

[3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341-344.

[32] 白利平.地下水污染预警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09:63-64.

[33] 白利平,王业耀.铬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研究综述[J].地质与资源,2009,18(2):144-148.

[34] 贾中民,杨乐超,周皎,等.某化工厂周边不同介质中铬含量及形态特征[J].物探与化探,2014,38(2):339-344.

[35] HILLIER S,ROE M J,GEELHOED J S,et al.Role of quantitative mineralogical analysi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sites contaminated by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ment,2003,308(1/2/3):195-210.

[36] 李惠英,曾江海.土壤铬污染及其改良措施[J].环境导报,1990,7(2):5-7.

[37] 罗建峰,曲东.青海海北化工厂铬渣堆积场土壤铬污染状况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244-247.

猜你喜欢

残渣污染土壤
土壤
昆钢2500m3高炉空料线降料面过程中减少残渣实践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表征特性分析
灵感的土壤
化肥塑料编织袋灼烧残渣率的测定方法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灵感的土壤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