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拒绝雾化吸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2016-03-13陈丽梅

甘肃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雾化支气管黏膜

王 娟,陈丽梅,柴 燕

(甘肃省酒泉市医院老年病科,甘肃 酒泉 735000)

老年患者拒绝雾化吸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王 娟,陈丽梅,柴 燕

(甘肃省酒泉市医院老年病科,甘肃 酒泉 735000)

探讨老年患者雾化吸入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使病患者继续接受治疗。通过对本科2012年10月—2014年12月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拒绝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对于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至关重要。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或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与药物结合具有祛痰、消炎、解除气管痉挛等功效[1]。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用量小的优点。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常用。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组织器官老化,细支气管功能减退,呼吸肌肌力减弱,肺泡内气体交换功能减弱,而且老年患者应急能力差,在使用时经常会因某些环节注意不够而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拒绝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现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老年;雾化;原因;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4年12月COPD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拒绝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58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64岁~90岁(71岁±2.5岁)。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0.9%生理盐水2mL、布地奈德悬液(普米克令舒)1~2mg、硫酸沙丁胺醇醇溶液0.5~1mL、每日2~3次。

1.2 方法

采用观察和与患者交谈的方式查找患者拒绝雾化吸入治疗的原因。

2 原因分析

(1)雾化吸入产生的雾气主要是水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既可稀释气体也能排斥口腔周围的空气进入呼吸道,整个呼吸道被水蒸气所占据,使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很低。另外,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退化明显,咽喉淋巴系统退行性变并萎缩,呼吸道黏膜上皮及腺体的退行性变、纤毛运动减弱,弹性减退,排痰功能减弱,导致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阻塞呼吸道,造成病人缺氧。老年患者有细支气管功能减退,肺泡内气体交换功能减退,动脉血氧随年龄而下降[2],导致病患者缺氧加重。(2)病人每天3次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过度湿化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诱发支气管痉挛,影响气体交换[3],而且凌晨进行操作影响患者休息。本组32例患者要求减至每天2次后继续治疗。(3)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阻塞支气管,加之患者年老体弱、久病卧床,无力将痰液咳出,导致呼吸困难。(4)雾化器选择不当,本组13例患者改用面罩雾化器能继续治疗。(5)部分患者和家属缺乏雾化治疗的知识,认为口服和静脉输注药物效果更好,从而否认雾化吸入的效果。本组27例患者通过护士和医生的解释后继续治疗。(6)健康宣教不到位,在治疗前没有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如合适的体位、吸入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因此,拒绝治疗23例,其中11例因为没有合理漱口而出现口腔黏膜溃疡。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雾化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患者在初次接受治疗时,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有恐惧心理,怕有不良反应,甚至怀疑其疗效。有些患者因精神紧张、过度吸气和呼气而加重呼吸困难,对此,应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说明雾化吸入的目的和意义,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恐惧和其他顾虑,取得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3.2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时喷出的雾气可阻碍氧气的吸入,部分患者雾化过程中可诱发气促、胸闷甚至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呼吸困难,因为超声雾化吸入产生的雾气主要为水蒸气,含氧量很低,同时喷出的雾气具有一定的压力,排斥口腔周围空气进入呼吸道,使吸入的气体氧分压很低,使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缺氧。另外,雾滴温度低于呼吸道温度,吸入后导致小气道痉挛,病人出现低氧血症[4]。因此,雾化时应予氧气吸入,以预防氧分压降低。本组23例给予持续吸氧能继续治疗。

3.3 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

(1)雾化前:嘱病人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稍停片刻,使雾滴沉降更多,药物充分到达支气管,增加雾化吸入的效果。(2)雾化时:由于在雾化过程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甚至变态性休克[5]。因此,在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变态反应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协助叩背、排痰,咳痰无力者,应采用吸引器吸出,以防窒息。(3)雾化后:对吸入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每次雾化后一定要嘱咐患者认真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霉菌感染,用毛巾擦脸,避免残留雾化药物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本组13例患者予1%双氧水溶液漱口后口腔黏膜溃疡好转,继续治疗。治疗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及时叩背、排痰,有利于提高疗效。

3.4 卧位及治疗时间

不当的体位 仰卧位时膈肌上移,胸廓活动度减小,潮气量低,患者吸气时费力,易疲劳,雾化吸入时由于吸气时用力,使吸入的雾气量大大增加,引起患者发生刺激性咳嗽,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采用坐位或半卧位,病情严重者则采用侧卧位。坐位或半卧位时,可借助重力的作用使膈肌下降,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胸腔容量扩大,以减轻对心、肺的压力,改善呼吸困难[6]。但长时间的坐位,可使患者产生疲劳,引起不适感,坐卧位时,由于身体低垂部位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回心血量明显减少,脑供血减少容易发生晕厥。所以,护士采用间歇雾化方式。间歇吸入可使肺泡内氧分压与水分压维持在平衡状态,可缓解低氧血症的发生[7]。间歇期给病人翻身叩背等,协助病人排痰,必要时可予电动吸引器吸痰,合理安排雾化时间,病情允许尽量在22:00前完成,以免影响病人休息,而且每次时间控制在10 min~15 min为宜。

3.5 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一般病人可用口含嘴雾化器,由于口含嘴雾化治疗缺乏动力,要靠病人用力吸气而将雾气吸入,容易使呼吸肌疲劳,因此,对于病情较重、体质虚弱、呼吸肌肌力不足的患者,应采用面罩雾化器。

3.6 雾化量的调节

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大量的雾化气量急剧进入气道可导致支气管痉挛而引起憋气和呼吸困难。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方法可避免此种不良反应,即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约1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直至吸完所需治疗药液,以免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药液进入呼吸道,使呼吸道的分泌物膨胀阻塞支气管。另外,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退化,呼吸道黏膜上皮及腺体的退行性变、纤毛运动减弱、弹性减退、排痰功能减弱,导致痰液不能及时排出,而且雾量过大也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病人的氧饱和度下降,加重病人缺氧,但对于心肺功能较差或者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间歇小雾化量吸入。

3.7 氧气流量的调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需吸氧纠正缺氧,故雾化吸入治疗多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此方法可同时缓解患者缺氧的症状。根据病情需要及雾化量的大小调节氧流量。高氧流量(≥6L/ min)可使雾化微粒更微小,易到达深部组织。不过对需低流量吸氧的患者可在雾化吸入时提高氧流量,应用雾化吸入器。

4 讨论

雾化吸入是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经过病人呼吸道后可消除局部炎症和水肿、解痉、稀释痰液,达到治疗目的,在老年COPD病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通过对拒绝行雾化治疗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对雾化吸入健康宣教,根据病人不同病情确定不同的吸入方法、雾化量、吸氧浓度、每次吸入量和间隔时间,减轻了不适症状出现,减少了病人的不遵医行为,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 至敏,王述平,李雪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1.

[2] 黎景梅,廖运仙.适当的护理措施对门诊老年病人超声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 (6):939940.

[3] 王艳玲.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4] 欧阳艳,陈娟.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6A):14441445.

[5] 阳凤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4):810811.

[6] 麻玉秀,刘志英.不同氧流量驱动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08,15(10):6364.

[7] 张宝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4):8889.

R47

猜你喜欢

雾化支气管黏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