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AA 2016上的关键词

2016-03-13

专用车与零部件 2016年6期
关键词:商用整车驾驶员

文_本刊记者 庄 严

IAA 2016上的关键词

文_本刊记者 庄 严

IAA 2016已经落下帷幕,来自全球的2 013家展商展示了当今世界商用汽车领域最尖端的技术,最先进的产品,以及最疯狂的理念。本文将整个展会用4个关键词进行概括总结,同时也预示着这4个方向将成为未来商用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为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商用汽车展览会,IAA一直都在引领着世界商用汽车领域的潮流与趋势。说的简单而具体一些,就是今天在IAA上所看到的一切,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公路之上。于2016年9月底举行的IAA 2016在“数字化、电动出行和城市物流”(Digitization, Electric Mobility and Urban Logistics)的主题和“创意驱动”(Driven by Ideas)的口号引领下,再一次为世界商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琳琅满目、纷繁复杂的众多展品之中或许很难一一解读他们的特点,所以,笔者专门总结了4个关键词,以此来更加精准地展现IAA 2016上产品的精髓。

零(Zero)

很难相像“零(Zero)”会成为IAA 2016的关键词,但它确实是汽车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极致。这个极致的第一层含义就是“零排放(Emission Zero)”。

汽车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物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出行轨迹,但同时也因排放的尾气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当汽车的保有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尾气排放所带来的污染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改善汽车尾气排放成为汽车技术不断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说,欧洲绝对是当今世界尾气排放要求最高的区域,但这并没有让众多企业停止尾气排放升级的脚步,因为即使没有任何的其他污染物,只是二氧化碳仍然可以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恶劣影响,所以,“零排放(Emission Zero)”作为尾气排放升级的终极目标而成为IAA 2016的重点展示部分。

从IAA 2016上大部分整车企业对“零排放(Emission Zero)”的展示来看,电动技术成为了实现“零排放(Emission Zero)”的重要方式,这与本届展会主题中的“电动出行”相吻合。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依维柯、大众、日产等国际汽车巨头都展出了自己开发的纯电动商用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纯电动产品并非只是停留在概念上面,而是已经投入使用,进行了很好的测试。

同时,这些企业也在充电方式、续航里程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希望通过这些尝试能让纯电动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达到尽善尽美。只不过这些产品更多地集中在客车、VAN和轻型卡车上。看来,如何将纯电动技术与重型卡车进行很好地融合将是未来的主要工作,也只有全系列商用汽车完全的纯电动化,才能实现真正的“零排放(Emission Zero)”。

除了“零排放(Emission Zero)”之外,“零事故(Accident Zero)”则是另一个极致。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虽然说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所造成的,但是如何通过提升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来尽量规避人类的失误,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所以,在IAA 2016上,各种应用于车辆安全方面的智能系统被大量应用。这些安全系统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规范驾驶员操作并对错误操作进行规范的主动安全系统,另一类则是在发生事故的一瞬间可以尽量将事故的伤害降到最低的被动安全系统。相比于整车企业,以博世、ZF、威伯科为代表的零部件企业更具优势,并且已经开始将这些系统进行总体集成,从而形成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提供给整车企业,大大减少了整车企业对不同安全系统之间匹配与调试的时间,也降低了各类安全系统无法达到实际使用效果的风险,切实有效地为实现“零事故(Accident Zero)”打下了硬件基础。

不过,要想真正实现“零事故(Accident Zero)”并非轻而易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不过,这样的挑战却让人更有奋斗的方向,这不正是一百多年来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吗?

辅助(Assistant)

无论是“零排放(Emission Zero)”,还是“零事故(Accident Zero)”,无不需要大量的各种辅助系统来保证有效实施。

其实在当今的商用车辆上,几乎在每个总成中都有各种各样的辅助系统来保证车辆能够设计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如发动机就用尿素装置来辅助车辆排放符合标准,制动系统有发动机制动、缓速器等辅助系统提升制动效率,车道识别系统、车辆行驶预警系统、定速巡航系统等来辅助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操控车辆等等。

可以说,各类辅助系统的存在让如今的商用汽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不仅让车辆更稳定、更可靠、更经济、更安全,同时还可以让驾驶员工作更加轻松,而车辆的整体运营效率更高效。但这并没有让企业感到满足,在笔者与ZF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目前,这些辅助系统还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中,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统一,未来随着用户对于车辆需求的不断提升,各种法规对于车辆要求的不断升级,这些辅助系统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从而可以让车辆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很显然,在整个辅助系统的统一上,整车企业更具优势,他们可以与各供应商联手进行各系统的匹配。不过,像以ZF和博世为代表的系统集成供应商,则具备几乎所有辅助系统研发和生产的能力,他们可以独自根据整车企业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同样也可以达到最终统一的目的。不管怎样,车辆的辅助系统还会不断增加,而作用也会不断增大,未来的商用车辆无疑将会更加智能。

自动驾驶(Automated Driving)

如果说两年前IAA 2014的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2025让全世界第一次领略到自动驾驶的魅力,那么两年后的IAA 2016则是自动驾驶开始呈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多家企业都推出了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而且可以应对的路况也较两年前的梅赛德斯-奔驰2025更加复杂。自动驾驶不但可以在自己控制车辆状态下,保证车辆平稳顺利的行驶,还可以在复杂状况下,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合理的行驶及操作方案,这样既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也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以说,如今的自动驾驶技术就如同不断成长的孩童,正在变得聪明,而且愈发稳重。

虽然,自动驾驶在两年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未到真正的成熟之时,尤其是在对复杂路况的判断下,远远无法与一名职业驾驶员的经验相媲美。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的大部分区域,自动驾驶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也就是说,驾驶员还不可以将自己的双手离开方向盘,目光也不能离开前面的路段。此外,在应对突发状况上,自动驾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像驾驶员一样仅仅通过下意识来采取正确的操作。或许再等两年之后的IAA 2018,自动驾驶将会有质的飞跃。

互联(Connected)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不仅进一步拉近了这个距离,更让每个个体时刻都处于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用汽车不可能置身事外,“互联(Connected)”也就顺利成章地成为当代商用汽车趋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向。

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互联(Connected)”,也就是让车辆本身成为一个移动互联终端,既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与驾驶员进行信息交互,也可以与整个车队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交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车联网”技术。然而广义上的“互联(Connected)”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人、车、公司这最基本的3方之间,而是融入到整个社会化的交通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在云计算的辅助下,将社会化的交通运营达到最高效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极致。

实现这样的理想或目标并不容易,它不仅需要硬件在制式上的统一与融合,更需要在软件系统上的匹配和互通,这样才能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互联(Connected)”。

据笔者了解,已经有多家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提供“车联网”系统的企业已经在尝试与多家整车企业进行沟通,希望彼此之间能够放下隔阂,真正实现终端信息的互通,为整个交通的个体最终实现“互联(Connected)”,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扫除障碍。

猜你喜欢

商用整车驾驶员
基于滑门MPV的整车宽度优化
基于六自由度解耦分析的整车悬置设计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人机工程学在整车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某商用皮卡NVH性能试验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