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杂草群落结构初步分析

2016-03-12钟凯张曦王红燕孙百栋王光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阳谷群落结构麦田

钟凯++张曦++王红燕++孙百栋++王光勇++朱起超++李玲玲++刘守广

摘 要:2015年4月对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杂草11科22属23种。结果表明,各样地种的丰富度2~11之间,平均密度12.03株·m-2。杂草优势种共7个,其中阔叶杂草6种,分别为播娘蒿、荠菜、小蓟、麦瓶草、小藜和猪殃殃(IV≥50%),播娘蒿平均密度、相对多度、分布频度和重要值均最高,为第一优势种;禾本科杂草1种,为雀麦,是第二优势种。稀有种(IV≤10%) 1个,为多花黑麦草。其余15种为常见种(10%

关键词: 阳谷; 麦田; 杂草; 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26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属于黄河泛滥平原。冬小麦是阳谷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33 万hm2左右。

杂草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与麦株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影响小麦生长,造成产量损失[1]。据初步统计,2015年阳谷县所有麦田均受杂草不同程度危害,造成冬小麦产量损失3 954.44 t。

十余年来,受自然因素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杂草群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于防除不同杂草所选择除草剂种类不同,而且连续使用某除草剂可增强杂草抗药性的积累[2],因此,弄清当前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组成对引进对路除草剂品种、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有重大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方法

于2015年4月(小麦拔节—抽穗期)在阳谷县境内各乡(镇、办事处)分别选取有代表性样地1~2块,共选取样地30块,各样地之间间距5 km以上,每块样地面积≥1 000 m2,于每块样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5点进行调查,每点1 m2,共调查5 m2,记录调查人、调查时间、地点、杂草种类与数量等。

1.2 数据分析

种的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本研究指某样地内杂草种类的数目。

杂草密度(Spore density):指每平方米内单种或所有杂草株数。分蘖杂草多个分蘖按1株记录。

分布频度(Isolation frequency):分布频度(F)=某种杂草的出现次数/总样地数×100%。

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相对多度(RA)=所有样地某种杂草株数/所有样地杂草总株数×100%。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本研究用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描述某样地的优势种,即频度和相对多度的和IV=(F+RA)。本文规定优势种(IV≥50%), 常见种(1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谷区域内麦田生态系统杂草种属构成

通过调查,在阳谷麦田生态系统30块样地内共发现11科22属23种杂草,其中十字花科2属2种,分别为播娘蒿 Descuminia sophia (L.)webb. Et Prantl. 和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禾本科5属5种,分别为节节麦 Arhilops tauschii Coss.、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 (Ohwi) Tzvel.、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Ohwi.和多花黑麦草 Lolium multiflorum Lam.;菊科4属5种,分别为小蓟Cirsium setosum (Bunge.) Kitam.、泥胡菜 Hemist epta lyrata Bunge.、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L.、苣荬菜 Sonchus brachyotus DC.和小白酒草 Conyza canadnsis(L.)Cronq.;石竹科3属3种,分别为麦瓶草Silenc conoidea L.、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和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藜科2属2种,分别为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和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蓼科1属1种,为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茜草科1属1种,为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Gren. et Godr.)Rchb.;旋花科1属1种,为田旋花 Convolvulus ravens L.;蔷薇科1属1种,为朝天萎陵菜 Potentilla supina L.;紫草科1属1种,为附地菜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 Ex Baker et Moore.;玄参科1属1种,为婆婆纳 Veronica didyma Tenore.。

2.2 阳谷麦田生态系统杂草群落结构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4月份阳谷麦田生态系统杂草平均密度为12.03 株·m-2,变幅在2.40~47.20 株·m-2之间;样地11(位于侨润街道办事处北徐村)杂草平均密度最高,为47.20 株·m-2;样地23(位于安乐镇刘子英村)杂草平均密度最低,仅为2.40 株·m-2。从不同杂草平均密度变幅在0.01~2.41 株·m-2之间,播娘蒿平均密度最高,为2.41 株·m-2;雀麦次之,为1.58 株·m-2;多花黑麦草平均密度最低,仅为0.01株·m-2。

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不同样地种的丰富度在2~11之间,样地23(位于安乐镇刘子英村)种的丰富度最低,仅有播娘蒿和雀麦2种杂草;样地17(位于阿城镇海会寺村)种的丰富度最高,种的丰富度高达11。

所调查30块样地均发现播娘蒿,其分布频度最高,为100%;雀麦和小藜次之,分布频度均为53.33%;多花黑麦草分布频度最低,仅为3.33%。同样,播娘蒿相对多度最高,为20.06%;雀麦次之,相对多度为13.13%;多花黑麦草相对多度最低,仅为0.11%。

综合来看,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优势种为播娘蒿、荠菜、雀麦、小蓟、麦瓶草、小藜和猪殃殃(IV≥50%)等7种杂草;稀有种(IV≤10%)为多花黑麦草;其余15种杂草均为常见种(10%

3 结论与讨论

麦田杂草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组成受地理位置、耕作制度、长期施肥、化学除草和灌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8]。本次调查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种类共有11科22属23种,优势种7种,其中阔叶杂草6种,播娘蒿平均密度、分布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均最高,为第一优势种;禾本科杂草仅1种,为雀麦,是阳谷县麦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第二优势种。

此外,调查所选择地块均为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冬前或春季返青期已喷施不同种类和剂量的化学除草剂,在此情况下,仍有6种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小蓟、麦瓶草、小藜和猪殃殃)为阳谷麦田生态系统优势种,这可能与长期小麦/玉米耕作制度下苯磺隆和2,4-D丁酯等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连年使用,播娘蒿等杂草和除草剂长期互相选择而产生抗药性有关[7]。

近10年来,阳谷县麦田群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荠菜和麦瓶草虽说仍为优势种,但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这两种杂草对苯磺隆相对较为敏感和部分农户采摘食用有一定关系[9]。

2007年前,雀麦和节节麦在阳谷县发生密度低、面积小,仅在部分地块零星分布;2007年后,该两种杂草在阳谷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 ,本次调查雀麦分离频度达53.33%,相对多度达13.13%,平均密度最高达76.6 株·m-2 (样地7,位于阎楼镇周庄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杂草自身特性、种子调运、农户自留种、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浇水灌溉和除草剂使用不当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雀麦和节节麦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10]。

自然界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均能引起杂草群落结构演替,并且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若要明确阳谷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组成的动态变化,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车晋滇.北京市杂草群落结构演替与防除技术[J].杂草科学, 2008(2) :26-29.

[2] 张辉,周小刚,张武军,等.除草剂对稻茬免耕麦田杂草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3-326.

[3] 张志铭,黄邵敏,叶永忠,等.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6):67-70.

[4] 强胜,沈俊明,张成群,等.种植制度对江苏省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2):278-282.

[5] 王开金,强胜.江苏省南部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分布规律的数量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05,20(1):107-114.

[6] 谷艳芳,胡楠,丁圣彦,等.开封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动态[J].生态学报,2007,27(4):1359-1367.

[7] 杨明霞,仝卉,李素清.山西果园秋季杂草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1(7):609-703,711.

[8] 浑之英,袁立兵,苏增朝,等.白洋淀芦苇田常见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J].华北农学报,2010,25(S):318-322.

[9] 姜德锋,刘树堂,陈洁敏,等.化学除草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J].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1999(4):367-370.

[10] 江彦军.石家庄市麦田雀麦和节节麦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10(8):106-106.

猜你喜欢

阳谷群落结构麦田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海南省红树林区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海南省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
济南流域轮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黄河兰州市区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