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齿缺失伴骨缺损的远期效果观察

2016-03-12区韵婵温灵刘宇明朱状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组织植骨种植体

区韵婵,温灵,刘宇明,朱状华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囗腔医院 囗腔修复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牙齿缺失常伴发骨缺损,种植义齿是修复牙齿缺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修复牙缺损伴骨缺失上得到广泛应用,GBR是根据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的差异,在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膜,创造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阻止干扰迁移速度较快的牙龈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迁移速度较慢、有生长潜力的前体成骨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实现优势生长和骨修复再生[1]。自2011 年来本院研究了GBR治疗牙缺失伴骨缺损的远期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行GBR的60例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9~72岁,平均(46.7±12.8)岁。所有牙缺失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其中,前牙区唇侧骨板部分缺损46例,垂直向骨缺损14例。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疾病;急性炎症活动期的牙龈牙周病;对手术不能耐受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材料 植入系统选用瑞士Institut Straumann AG生产的ITI牙科种植系统;福建省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ME-10 X医用胶原膜;美国Bicon,LLC生产的人工骨粉;德国Kaltenbach& Voigt GmbH生产的INTRAsurg 1 000AIR型牙科种植机。

1.2.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行X线检查明确患者牙槽高度、相邻牙周组织情况对患者做出综合评估。对术区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植骨受骨区骨缺损的大小和形态,在取骨区取相应的骨末和骨皮质,将游离骨固定于植骨区,再将人工骨粉及自体骨粉与术中抽取留用的血液按1∶1比例混合并填充于植骨块周围,覆盖生物膜。填充范围以超过缺损区范围和厚度2 mm为宜,生物膜不能固定的可用膜钉固定在牙槽骨上,以超过缺损区范围2 mm为宜。术后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受骨量不足者,于植骨区翻瓣取骨末,将骨皮质复位,覆盖引导膜并固定。

1.3 观察指标

通过随访记录患者自觉症状、行使功能和种植体松动情况、种植体与骨界面结合情况及牙槽嵴骨吸收情况,评价种植修复效果,计算留存率与成功率。留存率=最终保留种植体枚数/植入种植体枚数×100%,成功率=种植体修复检验合格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种植体修复检验结果

通过GBR后,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随访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未出现自觉症状和种植体松动,行使功能正常,种植体与骨界面结合状况良好。见表1。

表1 种植体修复检验结果 例

2.2 GBR后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

60例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植入的124枚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膜暴露及感染情况,能行驶正常功能,完成义齿修复,留存率和成功率达100%。60例患者中术后有3例发生轻微疼痛,2例感觉异常,未行特殊处理2 d后异常感觉和疼痛消除。

3 讨论

食牙缺失的修复方法主要有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及种植修复3种。种植修复与人体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最接近[2],传统种植术可达到理想的牙龈美学效果,但存在种植体形状大小与牙床不相吻合、二者不能紧密接触、牙槽嵴过低过窄或局部凹陷及稳定性弱等不足最终导致种植失败。有文献报道[3],GBR可有效解决种植体不能完全占据牙槽窝而导致骨间隙的问题,还可促进术后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形成。GBR适用于骨缺失伴骨缺损、出现骨裂开和骨穿透及种植术后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引起病理性骨吸收的患者[4]。阻挡软组织进入骨缺损区,建立和维持足够的骨再生空间是GBR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术者需采用固定膜专用钉或钛网覆盖的方法防止膜移位和塌陷,以创造并维持适当空间以促进周围骨组织内向生长。此外,屏障膜大小、覆盖范围应以超过植骨区边缘2~3 mm为宜,以防止创口开裂,利于新骨形成、减少感染几率[5]。人工骨与人体骨在结构上十分相似,不易产生排异反应,有助于成骨细胞和血管的再生,促进人工骨的吸收。胶原膜是组织再生的天然基质,可保护创面和血凝块,阻止软组织细胞生长介入,直接参与愈合过程。考虑到植骨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吸收,在植骨时将填充范围超出缺损区2 mm以使吸收后仍能完全愈合达标。对于不可吸收膜的留置时间应根据骨缺损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决定。

本研究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缺失伴骨损伤的种植体成功率和留存率为100%,种植体修复检验结果良好,有3例发生轻微疼痛,2例感觉异常,考虑可能因个体差异不适导致,未经特殊处理症状消失,这表明GBR在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有文献报道显示,GBR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GBR在限制软组织生长的同时也限制了创口区的血供和保护,使得术后常有伤口裂开的危险,另外膜移位或塌陷也可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种植失败[6]。因此,在术中操作的规范性十分重要,应做好膜的固定、加压包扎及无张力缝合,避免感染发生和种植失败。

综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缺失伴骨缺损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手术过程中应规范操作,减少因膜暴露移位而导致的感染等并发症,提高种植成功率。

[1]吴群,陈必胜,姜晓钟,等.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28-30.

[2]贾保军,黄征难,雷鸣,等.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4):265-268.

[3]李建英,任贵云,康培,等.口腔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的护理[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5(12):1466-1468.

[4]蒋斯,韩泽民.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槽骨植骨中的应用现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86-688.

[5]朱淑倩,何家才.自体骨膜在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3):216-219.

[6]杨治洁,张磊,刘堃,等.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比较[J].安徽医药,2011,15(6):713-714.

猜你喜欢

骨组织植骨种植体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