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6-03-11李宗励

考试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物课程新课改教学方法

李宗励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些问题、矛盾也凸显出来。教育改革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同时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教材的变化、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的转变,阐明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 新课改 生物课程 教材变化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一、教材的改变

在课改之前沿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材,其知识体系是普通生物学体系,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实质上是一本书。其知识体系是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线构建的。新课程是模块式的课程,强调每个模块应当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一以贯之的学科思想。因此,三个必修模块的教材注定是三本书,要分别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体系如何构建呢?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对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和教育价值作了表述,它是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的依据。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将生命系统作为认识对象,这与初中生物课以具体生物为认识对象有了本质区别。这段话也揭示出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应当以系统论的思想观念统领。

必修1《分子与细胞》是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包括其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及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因此,教材的知识体系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构建的。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就是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观念,从而为这一模块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观念的建立要靠以下两点来支撑:一是从生物圈到细胞,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等,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是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二是在众多层次的生命系统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也是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层次。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做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可见,本节“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两部分内容都是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观念服务的,二者之间不是割裂的。本章第二节意在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抽象的“细胞活动”打好基础。后面各章分别是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1.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3.教学方式多样化

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老师除了可以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充分利用新型视听设备。它除了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根据课改要求和我校的具体情况,形成了以“自—互—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教师角色由权威型转变为伙伴型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只是绝对顺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自—互—群”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人的存在,人的发展,民主、平等、互动、合作成为师生关系的新理念。教师要由学生的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在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2.学生地位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

教学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我校的“自—互—群”首先利用《自主研修》使学生对本节的具体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并在自学过程中形成疑难点,在课堂的《合作互助》环节中可以将问题提出,全班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上课前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把“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可以应用各种手段完成任务,还要预测在“汇报”过程中他组学生将要提出的问题,做出的质疑,找到答案给予解决。还可以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建立“脑图”……总之,利用各种手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3.教学过程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

“自—互—群”模式使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貌似让学生主导课堂,减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有更高要求。教师的作用,不再体现在讲授上,也不再体现在对知识的“讲深讲透”的直接形式上,而是体现在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的间接形式上,或是体现在帮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上,体现在帮助学生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种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责任,也是模式构建发展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生物课程新课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构建育人模式转型下的生物课程体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生物课程备课艺术
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