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湖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的思考

2016-03-11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甘明辉

湖南水利水电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文明

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甘明辉

关于湖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的思考

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甘明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被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对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大部署。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湖南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主动适应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转变治水观念,坚持节约优先、全面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层次、全方面、跨领域探索和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1、水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深入

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水利工作要围绕“夯实农村水利、拓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这一总的思路,重点加快河系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解决水污染和水环境破坏问题,着力构筑“水生态网”等5张网,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市县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乡镇、乡村建设。将构建“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全格局,即把洞庭湖打造成湖边城镇重要的 “绿肺”;把武陵-雪峰山、南岭山区、罗霄-幕阜山区打造成为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的多功能城镇绿色屏障;把湘、资、沅、澧四水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清水长廊。

2、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长沙、株洲、郴州3市已全面完成了湘江干流及一级支流沿江1 km范围内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搬迁退出。至2015年上半年,湘江流域42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39个,达标率为92.8%,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作为全省4 30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 000 km2,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64个,开展了5个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了洞庭湖区13条河流水利血防工程。

3、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调整

通过深入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4年湖南省全口径用水总量为332.4亿m3,按考核口径折算后用水总量为307.9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85.4 m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实际达标率为92.6%,与2013年比较,全省用水总量减少了0.08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万元GDP用水量分别下降25.5%和13.2%,水资源配置、节约

和保护水平进一步增强。另外,“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明确后,各地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作为各区域、行业水量分配和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控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湖南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湖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约束趋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洪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全省小康社会全面建设。

1、认识不深,存在观念误区

一方面,重经济轻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思维还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挤占生态空间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违规侵占水域的现象相当严重,甚至还存在先占后补等违反自然规律、劳民伤财的现象。另一方面,片面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水城、建景观,甚至罔顾当地水资源和水生态条件,大搞人工湖、人工水景观建设,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浪费、水生态环境破坏的倾向。此外,水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与人民群众最紧迫、最关注的水问题相结合,存在急功近利、追求形象工程、短期效应的倾向。

2、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

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九龙治水问题依然突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城乡分割严重,导致水生态文明理念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同时,目前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不协调,彼此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条款,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方面,部门职责边界不清,责任不明确,导致协调难度大,工作难以落实。此外,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联动执法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甚至缺乏,亟待建立健全。

3、重视不够,缺乏投入

各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工程水利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很好地发挥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水利工作中的统领作用,水生态文明和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比较空泛,抓手不多。同时,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都没有具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受市县财政限制,缺乏必要的投入,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湖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夯实农村水利、拓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是新时期湖南水利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应该转变治水思路,从保障水系的完整性、水体的流动性、水质的良好性、水生物的多样性、水文化的传承性入手,加快推进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

1、建设协调完备的水灾害防御体系

要推进传统洪水治理方式的转变,在继续适度提升防御标准的同时,着力提高洪水科学调度和综合防御能力,促进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标准与布局相互协调。围绕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结合城市供水安全和改善人居水环境,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建立与城市规模、功能和地位相适应的水灾害防御工程体系。

2、建设高效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完善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及考核奖惩办法。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实现重要河湖取水精细化管理,实现用水户取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退水控制。要根据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要求,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划定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强化取用水监控管理,建立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执行监督,建立节约用水体制和机制。

3、建设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强化重点排污口和行政边界断面上下游排污量的监控,制定补偿办法。要加强河湖空间保护,建立河湖“蓝线”管理制度,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强化水土资源保护,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河湖水土资源生态、防护、景观、经济等综合效益。

4、建设长效管护的城乡水工程体系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区域供水村村通、户户通,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同网、同质、同服务标准。加快城乡河网水系工程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生态河道,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

5、建设规范的水管理服务体系

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确保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编制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型社会建设、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排污口整治、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等综合性和专业规划,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6、建设保障有力的水法规制度体系

完善水法规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转变水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把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调处水事纠纷作为维护正常水事秩序的基础。注重立法与现行法规修订相结合,注重调研与配套政策出台相结合,注重制度建设与监督检查相结合,注重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素质提高相结合,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监督指导,进一步提高水利政策法规服务水利改革发展的能力,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7、建设特色鲜明的水科技创新体系和水景观文化体系

要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和科技推广力度,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湖南水利信息化体系,引领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立足水生态文明建设,挖掘治水文脉,彰显治水思想,提升文化品位,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水文化构架。将湖南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底蕴深厚、青山绿水的人水和谐省份。

四、结 语

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既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任重而道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从节水、护水、爱水做起,全力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为建设绿色湖南,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文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请文明演绎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漫说文明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