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2016-03-11邓集键

湖南水利水电 2016年1期
关键词:节水型湖南省节水

邓集键

(湖南省水利厅 长沙市 410007)

湖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邓集键

(湖南省水利厅 长沙市 410007)

文章从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探索提出湖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湖南 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体目标 措施

湖南省降水丰沛,水资源总量较丰,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农业大水漫灌、工业重复利用率低、居民生活节水意识淡薄、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加大等,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大,季节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1 湖南省水资源情况及其现状分析

1.1 湖南水资源情况

湖南省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受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全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多雨区径流深高达1 500 mm以上,少雨区径流深少于500 mm,全省单位面积产水模数为79.4万m3/km2,不同地区相差悬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是东部、南部及西北部边境山区,其区域需水较少,而大量的需水地区是中东北部平原、丘陵工农业发达的地区,但当地水资源相对较为贫乏。同时,受地区季风影响,降水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每年有60%以上的降水多集中在春夏3~4个月内,而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同时年际之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也大,造成丰水年雨水过多,产生洪涝,少水年雨水过少,又干旱缺水,甚至发生连年丰水或连年枯水,水旱灾害频繁,给全省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1.1.1 水资源状况

根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2000年湖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89亿m3,占全国28000亿m3资源量的6%左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 500 m3,比2 200 m3的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不足世界人均水平1/3,在缺水线(1 000~3 000)m3的上限。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 800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6.6%。

1.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014年,总用水量332.4亿m3,水资源利用率(河道外用水量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19.7%,其中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大河流分别为24.9%、17.2%、10.0%、11.5%。四大河流中湘江的利用率最高,沅江的利用率最低。

1.1.3 水质状况及态势

2014年在全省主要江河上布设水质监测站240个,监测河长8 928.2 km。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采用单因子法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进行评价。Ⅱ~Ⅲ类水质河长,全年期为8 724.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97.7%;汛期为8 805.5 km,占总评价河长的98.6%;非汛期为8 495.4 km,占总评价河长的95.3%。流经城镇和乡镇工矿企业江段区域的水质相对较差,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湖南省水资源公报公布的2010年和2014年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状,在评价河段,河流Ⅴ类水质河段长度有明显减少趋势,

相应的Ⅱ、III类水质河段长度有明显增加趋势。说明湖南省大部分河段,水质状况有变好的趋势。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有效缓解

湖南省降水丰沛,水资源总量较丰,但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严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降水的时空分布与需水的时空分布不一致;供水工程的分布不均;部分已建工程配套条件差;局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需水要求不合理等。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呈快速发展趋势,2014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9.6%,预计2020年,将可能达到53%;2030年,将可能达到55%以上。与城镇化发展相对应的是城镇人口的大量聚集,城镇生活用水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居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造成人均用水定额不断提高,而且对公共设施和生态用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 水资源质量总体仍有恶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建供水工程涉及的移民、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供水工程建设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区域水污染严重,水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此外,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较低,大量废污水未经处理(2009年工业废水总排放量96 396万t,其中未经处理的排放量为8 337万t)直接排入江河湖库,许多河段远远超过水体的纳污能力,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若不加快治污进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对湖南省的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2.3 水资源浪费仍严重。

对比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省现状用水效率仍然较低。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用水的第一大户,但农业用水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形成分布于全省的大、中、小型灌区。据分析,湖南省现状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7,部分地区灌溉单位用水量偏高,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而全国平均水平为0.52,较湖南省高出0.03,差距较大。

城镇生活用水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仍比较严重,据统计,湖南省现状城镇供水漏损失率为16.2%,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16%;二是节水器具、设施仍然较少,2014年全省节水器具普及率仅70%。

同时用水效率较低,全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为160 L/d,大大高于其它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远高于湖南省的其它地区,说明存在明显的用水浪费。湖南省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回用量极少,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

1.3 全社会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保障国家水安全治水新思路,把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新高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需求将不断增加,在湖南省水资源总量1 689亿m3(多年平均)中,扣除最低生态环境需水要求和人类难以控制利用的洪水,水资源开发潜力十分有限,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492亿m3(P=90%)。虽然湖南省部分地区尚有一定的开源潜力,但开发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国家给湖南省规定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指标:湖南省用水总量到2030年要控制在360亿m3,也是湖南省水资源管理的“控制红线”。目前湖南省实际用水总量已达332.41亿m3,剩下的空间只有27.59亿m3,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逼近上限值。当前,湖南省正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用水需求持续增长,防洪要求不断提高,排污压力日益增大,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刚性措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扭转水资源供需日益紧张的被动局面。

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1 指导思想

湖南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节水的新内涵,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障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挥规划引导作用,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为抓手,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体系、节水工程体系、节水标准和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为重点,以全国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为切入点,综合采取法律、经济、工程、行政等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全面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体制与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总体目标

根据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和用水效率红线控制指标的要求,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用水总量的控制和用水效率效益的提高。

到2020年末,湖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重点地区河段和重点湖泊水体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河湖水体功能状况得到改善。具体节水指标为:用水总量控制在359.77亿m3,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60 m3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全省城镇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降至10%;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90%。县级行政区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60%,地级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3 主要措施

3.1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水价和水资源税费改革、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水生态补偿制度等改革措施。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要素,节水型社会规划的编制,从更广泛的视角审视节水工作,按照“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谋划节水治水兴水管水各项工作,把“节水优先”放在治水兴水的首要位置,减少取水,为生态留出基本水量,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2 具体措施

根据湖南省的地域、产业结构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质量的全面提升。在需水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水方面则是协调各单位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在排水方面把节水与治污结合起来,形成保护水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2.1 农业节水措施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60%,2014年湖南省节水灌溉面积33.608万hm2(504.12万亩)占灌溉面积319.66万hm2(4 794.92万亩)的10.5%,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5.31万亩)和微灌(1.26万亩)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面积的0.1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节水仍有较大空间。

农业节水要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与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适应现代化农业对水利的要求。对渗漏严重、渠坡不稳、影响输水能力的渠道,要进行硬化防渗处理。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以及茶、果林等因地制宜的采用喷灌、微灌技术。水田地区要普遍推广浅、湿、晒控制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应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为核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快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对现有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优先在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地区以及生态脆弱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和开展早作节水农业示范试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田间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积极推行村镇集中供水和农村生活节水。

3.2.2 工业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方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重点抓好取水量占全省工业总取水量80%以上的火电、冶金、化工和煤炭等高耗水、高污染行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对于新建、改扩建项目,优先使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应坚持节水工艺、节水设备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并要求达到先进节水水平,以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

3.2.3 城镇生活节水措施。

城镇生活节水发展既有水量问题,也有水质问题,促进节水需求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水量而言,城镇生活用水虽然占全省总用水比例不大,但供给量集中,水质要求高,水量增长快,因此在一些水资源缺乏或水质不好地区,解决难度较大,节水显得尤为必要。从水质来讲,城镇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也是造成水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城镇生活用水本身看,管理的加强、水价的调整、节水设施的建设推广、供水管网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等,都会对城镇节水产生影响。

3.2.4 城镇污水治理及工业废水治理的措施

城镇污水治理方面,要扩大或新增污水处理工程,进行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污水处理厂,在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达l0万m3/d,争取实现2020年底,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对在湘江流域规模以上企业及万元产值取水量超过该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企业组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节水工业园区示范工程。在湘江流域针对高耗水、排放量大的火电、焦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更换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使废水处理及回用率达到上述污水治理要求。

3.2.5 非常规水源利用措施

根据湖南省自然情况和水资源特点,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提高再生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水平,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重点加强城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的投入,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3.3 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水情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增强节水意识。二要鼓励社会公众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政策制定,主动配合实施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三要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强化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每个人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要对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4 结语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湖南省水资源现状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建立节水型社会,促进湖南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及纳污红线控制的重要举措。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在控制无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将经济发展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2015-10-19)

邓集键(1982-),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节水型湖南省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节水型抽水马桶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