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0章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2期
关键词:乐声识字课文

章芳

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需要用音乐这门艺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音乐和语文是相互补充的,使用得当,既能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愉快的学习气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从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一、在乐声中成功导入新课

导入,也叫开讲。好的开讲,给人以艺术享受。要做到这一点,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灵机一动,偶然想出来的,而是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在切实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围绕着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精心设计出来的。正如高尔基说的:“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上课的开头就颇让教师费尽筹思,因为上课开好头是一节成功课的良好开端。特级教师于漪说:“课堂教学中要培育、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找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由此可见,无论怎样导入,都是为了使学生集中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的,为更好地学习课文铺设道路。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 以音乐创设情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起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兴奋点也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中。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那?关键是让他们尽快从课前的情景中抽身出来,关注课堂,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而利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开讲法,可以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乐声中,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引起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利用音乐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以歌曲概括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目标,为学习铺设道路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有与之相配套的歌曲,这些歌曲紧扣课文来写,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配上优美的旋律,以生动的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如在开讲中合理加以运用,不仅使学生欣赏了歌曲,陶冶了情操,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在乐声中顺利进行教学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美的音乐不仅能愉悦身心,而且能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音乐进行辅助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神奇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朗读水平和识字解词能力;可以使学生在音乐渲染的情景中,进入写作的美妙景象中,还可以培养美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配乐朗读,以情激情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一种训练,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说话时发音正确、句读分明、语气连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处于初级水平,为了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可以在朗读时配以贴切的音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更加形象鲜活的语音情景中,深刻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思想感情,激起感情的共鸣,并得到美的感受。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读起来就能声情并茂,使读者、听者、作者、文中人物的感情融于一体。

2.唱着儿歌识字解词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有大量的识字任务,尤其是教改后,苏教版二年级的课文更是加大了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平均每节课都要接触将近十个生字左右,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较大的识字量往往使孩子们很累,而一些形近字、意近字、声近字更是他们容易混淆的。为了使孩子们不畏惧学生字,把生字编成儿歌来进行识字教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好动、好说,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长时间。而唱着儿歌学识字,使他们在欢快的歌声中既活动了四肢,又培养了孩子对生字的理解和联想思维能力,不仅让孩子牢牢记住了字形结构、笔画和字意,还由一个字可以认识一串字、一片字。

3.音乐伴奏,写好作文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做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

三、在乐声中结束教学

明朝人谢榛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受到震动;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回绕,不绝于耳。谢榛讲的是写作,但它与教学的结尾也有相通之处。教学应该有个生动的开端,也要有个精彩的结尾。

精彩的结尾,不仅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还能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精神为之一振、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而在乐声中激发学生用小品、故事等形式表演课文的结尾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而且复习了课文。

猜你喜欢

乐声识字课文
“乐声”代表谁的心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汗廷音乐的艺术研究
背课文
识字谜语
我爱葫芦丝
《梁祝》里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