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红不是无情物

2016-03-10徐小泓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事习作爸爸

徐小泓

中年段的作文教学正处在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学生的思维也正从低年段直观的感受渐渐向带有自己的思想体会、情感感受的模式转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习作的指导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致力于学生情感的挖掘,以情激趣,以情感人,使学生觉得作文是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所谓“我口说我心,我手抒我情”是也。情感的激发,消弭了中段学生对初写作文的畏难情绪,使之“想写、会写、乐写”。在平时的习作指导当中,我尝试采用“情感激励法”,从细节出发,让每一次的习作指导都成为我和学生的心灵之旅。

一、作文生活化,激发爱的情感

《新课标标准》提出作文的要求:“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写熟悉的人、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能依据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展开想象,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但是,就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经历较为贫乏,经常是较多地处在家庭、学校等单一的环境,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抓住不平凡的“亮点”呢?所以在写人记事的作文指导中,我侧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从熟悉的人和事当中提炼出感人的素材。

如单元作文“写熟悉的一个人”习作指导。

师:你选择了谁做本次习作的主人公?

生:爸爸、妈妈……

(学生大多选择的是自己的父母,这也是情理之中。)

师:说说你的构思,想用什么样的事例来描写爸爸或者妈妈?

生: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很着急,带我去医院看病……

(生病、父母看护,这都是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小事,但往往不能将这些小事描写得生动、具体。)

师:同学说的这些事例都很值得写,但如何把一件小事写得感人呢?老师这边有一篇文章,我们来听听,作者是如何描写生活中的细节的?

于是,我便给同学们朗读了著名作家堪容写的《妈妈的饭盒》,文章以“饭盒”为文眼,平实的叙述却娓娓道出了母爱的涓涓暖流。随着文章的深入,我发现孩子们都被深深吸引了,到了揭示出答案——妈妈的“饭盒”里竟装的是抹布的时候,那几个感性的女孩子眼圈都红了。我抓住契机,让孩子们说说内心的感受,激起同学们情感的共鸣。情感的挖掘和推移,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又趁机引导:“生活的小事才是真实的,感人的,写作文不必要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例,但要注意细节的描写,是要感人的。”经过引导,学生开始寻找一些闪动爱的光辉的平凡的事例,他们认识到了,其实作文就是情感的一种流露,是用文字表达的一种爱。果然,有同学很快找到了感觉。比如陈婧同学所写的:“有一次,我生病发烧了,爸爸说:‘赶紧送医院吧!可是家里的汽车送去养护了,我们只好出门打的。正是大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爸爸抱着我,很快就汗流浃背了。没想到,等了一会儿,都没见到一辆的士。爸爸看到不远处的站台,就决定坐公车。站台上人好多,爸爸妈妈护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上了公车,看着爸爸流着汗、喘着气,我的泪也跟着汗流下来了……”尽管是“挤公车”这一件小事,但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孩子生活的亲身体验,养尊处优的孩子能意识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爱的伟大,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么?人文语文,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只因为,有爱在领航。

二、作文游戏化,寓爱于写

情感游戏能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更深,这也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使情感的表达更深一层。比如,在单元“童话”主题作文指导中,我找来了一篇环保主题的童话《地下河》,诗一样的语言让文章显得优美而感性,倒叙、插叙等多样的叙述方法让故事情节变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最主要的是,无论是主人公两条小鱼可米和可妮,还是鱼妈妈和鱼爸爸,其间处处闪现的信任、关爱、勇气都让人深深地感动!孩子们听完之后,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我们便即兴表演起这个故事来。我请朗读很善于煽情的陈瑜同学读旁白,那些诗样的语言营造了很好的效果,扮演鱼妈妈和鱼爸爸的同学也很投入,当演到“鱼爸爸不愿死在鱼妈妈和可米的面前,只悄悄把救命的水草放在鱼妈妈的身边,流着泪离开”时,旁白响起:“大家都说鱼不会流泪,不,那是因为透明的泪流在透明的水里,鱼的伤心,没人看得见”,我分明看见,同学们的眼圈都红了……培养感性的心灵,才能够轻易被感动,就如同此时,鱼的伤心,分明已被孩子们看见。果然,本次童话的习作,脱离了以前单一的想象,多了一个温情的元素——爱。让一篇篇童话更加的晶莹迷人。

三、作文规范化,渗透写法技巧

中年段的作文,采用一定的写作的写法和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谋篇布局,让情感的体现更为巧妙和深入。在平时的指导中,对于作文的写作手法,我还是比较认真地教与学生的。比如,作文开头采用“开门见山”,能让你的作文简洁直接;采用问句写法,则可以引人入胜,一探究竟。而作文结尾呢,采用“一语双关”,可以让你的文章意味深长;采用“首尾呼应”,则让文章完整圆满……实际上,引导学生用“一语双关”来提升文章的情感是非常适合的。比如,谢锦芳同学写的《爱喝茶的爸爸》一文中写到:“我依偎在爸爸的身边,闻着茶的香气,也闻到了幸福的味道。”在结尾,她又写道:“茶的味道很奇怪,刚开始是苦的,后来竟是唇齿留香。这也许是妈妈说的‘苦尽甘来了,我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人能早日团聚,那真的是‘苦尽甘来了!”这篇作文后来刊登出来了,有家长看到后,感动地对我说:“我看得鼻子都酸酸的……”一篇习作,能够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我想,这就是最欣慰的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用纯真的童心,培养孩子学会感动,激发情感,运用情感,让文章焕发生命的光彩。在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中,孩子们的作文能力自然得以提高了。

猜你喜欢

小事习作爸爸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生活那点小事
可怜的爸爸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