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典诗词中顶针连环的运用

2016-03-10粘立晓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2期
关键词:顶针连环白云

粘立晓

顶针在古典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它的基本格式是:用上句末尾的字词移作下句开头的字词。若用一连串的顶针的句子首尾相连,就构成了连环套般的结构形式。更有在组诗的连章之间,以整句的形式构成顶针,首尾相连,蝉联而下,构成一种大连环,这又被人称为连环法。顶针连环,使得诗中结构严密,环环相套,一气流转,音韵和谐。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它归为三种形式。

一、比邻断续式

在相邻的句间某处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或在断续处采用顶针修辞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比邻断续式。前者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宋代李遘《登越山》)“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后者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我在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汉代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这种便是一种间歇式的断断续续的顶针,这种方法有助于绵密的情思和丰富的联想。

二、通篇连环式

通篇运用一连串的顶针句环环相套的这种形式,称之为通篇连环式。例如: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这首具有民歌风味的诗作,几乎通篇运用顶针,环环相套,音调谐美。又如元代的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定格》条《小桃红》:“断肠人寄断肠诗,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通篇顶针到底,一气贯注,层层转折,圆转如流丸。还有运用顶针手法,生动描绘出一幅“美人怀远图”的,以周围的静物反衬美人内心不平静,将其相思病态刻画的栩栩如生,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元代乔元吉的(越调)《小桃红·效联珠格》:“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美貌),嬱眉尖。眉尖指屈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惦念),欠你病恹恹。”这是何等的惟妙惟肖呀!真是妙绝了,入木三分。

三、连章蝉联式

连章蝉联式是指在组诗中,下一章的首句与上一章的末句构成顶针,蝉联而下,直至末章的形式。如王安石的《忆金陵三首》:

覆月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舟)。

小节与小节(首与首)之间,运用顶针,蝉联而下,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巧妙,实在是妙不可言呀!

我们在实际创作诗词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分寸,努力做到用得自然贴切,恰到好处。一般说来,顶针连环这种修辞宜用于局部,切记刻意通篇都用此种形式,如果用的不好那就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了。

猜你喜欢

顶针连环白云
五连环(四)
五连环(三)
汽车零件顶针(印)痕优化
恼人的连环信
趣味成语
嘎嘎鱼吃了一朵白云
我喜欢白云
法国紧急搜捕连环杀手
银顶针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