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补肾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6-03-10周奎龙解庆凡王志恒董润之唐志安高雪贞杜亚青张丽晓李向英

河北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熟地黄健脾阻塞性

周奎龙 解庆凡 王志恒 董润之 唐志安 高雪贞 杜亚青 张丽晓 李向英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北 邢台 054031)

健脾补肾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周奎龙 解庆凡△王志恒 董润之 唐志安1高雪贞2杜亚青 张丽晓 李向英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北 邢台 0540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目前尚无药物和治法能够完全阻止本病患者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中医药在本病的全程防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健脾补肾法从补益先天、后天之本入手,在提高自身免疫、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止病情反复、加重方面有明显优势。

肺疾病,阻塞性;中医疗法;健脾;补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中医学喘证、肺胀范畴,病变首先在肺,日久累及脾、肾,并多与痰浊、血瘀、水饮夹杂,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1-2]。近年来,我们应用健脾补肾法从补益先天、后天之本入手治疗COPD,体会如下。

1 健脾法

1.1 化湿健脾法 此法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之脾虚失运、痰(水)湿内生证[3],患者此时多以痰湿、水湿为其主要病变,故治疗离不开化湿健脾法。然因脾肺气虚是本病急性加重期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在具体治疗时,不可忽视健脾的根本性作用。脾恶湿,主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易形成湿、饮等病理产物,健脾助运化湿使脾无湿则痰自不生也。朱丹溪谓“理脾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寒湿困脾时,多表现为胸闷口黏,脘腹痞胀,头晕身倦,泛恶呕吐,大便溏薄,苔薄腻,脉濡滑,宜燥湿运脾,予胃苓汤加减,药多选苍术10 g、炒白术10 g、厚朴10 g、陈皮6 g、猪苓10 g、茯苓10 g、泽泻10 g、桂枝10 g等。若寒湿甚,腹痛,水泻频剧,可加藿香10 g、草果6 g、干姜6 g加强温脾燥湿之功;若水肿尿少,可加大腹皮10 g、生姜皮6 g、茯苓皮10 g利水渗湿。COPD患者本身肺脾气虚,易寒湿内生,加之失治误治,更易郁而化热,转化为湿热蕴脾之证,多兼有口干、口苦,但不欲饮,神昏,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宜健脾清利湿热,可选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加减,药多选黄芩10 g、滑石(包煎)12 g、杏仁10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炒栀子10 g、连翘10 g、灯心草6 g、淡竹叶15 g、射干10 g、竹茹10 g、生薏苡仁20 g、白豆蔻10 g等;若湿盛胃气上逆,呕恶频作,可加藿香10 g、佩兰10 g、法半夏10 g、陈皮6 g、茯苓10 g、玉枢丹(冲服)3 g等芳香化湿,和胃降逆。

1.2 化痰健脾法 此法用于COPD慢性迁延期脾虚痰伏之虚实夹杂证,故当以健脾助运与化痰祛邪并举治疗,健脾助运以治本,化痰祛邪以治标。如巢元方所说“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张景岳谓“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防病于未然,截痰止源当为上策。若表现脾虚夹滞,见咳喘痰多、脘腹作胀、纳少、舌淡苔白腻之证时,常以异功散合杏苏二陈汤化裁健脾助运,调气化痰;若表现脾阴不足、痰阻肺器,见咳喘气短、痰少白黏难出、口干不甚喜饮、神疲乏力、脘痞纳差、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大便或溏或干、舌质淡嫩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虚濡略数之证时,常择参苓白术散合《备急千金要方》苇茎汤化裁健脾阴,助运化痰;若表现脾阳虚弱、痰饮内生、上渍肺金,见形寒怕冷、颜面淡白无华,或形肥肢肿、咳喘、咳痰稀薄以秋冬为剧、纳少便溏、舌淡润边有齿印、苔白滑、脉细紧之证时,宜选用附子理中汤、实脾饮、真武汤等加减,既可温脾化饮,又取“离照当空,阴霾自去”之意;若兼有寒饮痹阻胸阳,则选用理中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若脾虚肺经有热,见咳喘、咯痰量多、色黏白或黄、舌淡胖、苔黄腻者,可用二术二陈汤加泻白散、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小陷胸汤加竹茹化裁健脾化痰,清肃肺气。对于痰热蕴肺之证,多采用健脾清肺化痰、寒温并用之法,常以党参配黄芩,苍术、白术配桑皮,茯苓配石膏,六君子汤配滚痰丸药对,可供临床选用。

1.3 益气健脾法 此法用于COPD迁延期或恢复期之肺脾气虚、痰湿不化证。肺脾气虚是患者病程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中脾气虚是重要的转折点[4-5]。肺为娇脏,不耐邪侵,极易感邪发病。“四季脾旺不受邪”,故保持脾气健旺,可使机体正气强盛,肺气充实,以抵御外邪侵袭。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临床应用时,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及脾胃阴阳气血盈亏治之。若表现脾肺气虚,卫外不固,易反复感邪,见畏风自汗、少气懒言、喘促短气、咳声低弱、食少脘痞、舌淡脉细之证时,可用自拟健脾固卫汤(药物组成:党参20 g,炙黄芪30 g,炒白术10 g,紫苏叶10 g,防风10 g,桂枝10 g,白芍药10 g,杏仁10 g,厚朴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等);若出现形寒肢冷,可加制附子6 g、肉桂(后下)5 g、干姜9 g、吴茱萸5 g、补骨脂10 g、鹿角霜10 g等温肾壮阳,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表现脾肺气阴两伤,见形瘦怕风、喘咳乏力、口干纳差、舌质淡胖嫩红、苔薄干、脉细之证时,则用自拟健脾养肺汤(药物组成:太子参20 g,麦门冬10 g,炒白术10 g,百合15 g,生薏苡仁20 g,山药20 g,茯苓10 g,莲子1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五味子6 g等)。对于年事已高,肝肾阴伤者,可加熟地黄、龟版、鳖甲等补益肝肾,益精填髓。

1.4 温阳健脾法 此法用于脾阳虚、肾阴亏患者。多见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为甚、形瘦神惫、形寒肢冷、腰痠乏力、口干纳少、舌质淡有齿印、苔薄少、脉细数错杂之证,可用张景岳之金水六君煎(药物组成:熟地黄20 g,当归10 g,陈皮6 g,茯苓10 g,法半夏10 g,甘草5 g)合刘完素之黑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20 g,干姜6 g,苍术10 g,五味子6 g)加减,也可仿缪仲醇之双补丸法,常用药为制苍术10 g、炮姜6 g、党参12 g、茯苓10 g、熟地黄20 g、山药20 g、五味子6 g、当归10 g等,温脾而不致过燥,滋阴而不碍脾阳。表现脾肾阳虚者,可选用参蛤散合肾气丸加减。有研究发现,补肾或补肾阳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炎症、免疫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紊乱而获效,从而使相关疾病得到改善[6-7]。临证如法施治,多可获效。

1.5 运脾开胃法 此法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均可用之。本病急性加重期,常伴发感染,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缺氧、焦虑恐惧等可致神经内分泌紊乱,机体呈严重应激状态,体内物质分解消耗增加;而缺氧易引起胃肠道淤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茶碱类药物等又易造成胃肠功能障碍,使进食减少,营养物质更为缺乏,故本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多表现为精神疲乏、脘腹痞胀、食少纳差、面黄肌瘦、畏风怕冷等脾虚胃弱、脾胃不和之证。胃气不足则胃不能纳,脾不能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继而气血化生无源,形体消瘦,脏腑皆衰,正气不足,易感邪而生病,且病后易加重,故胃气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及变化有着密切关系[8]。而在急性加重期多需应用抗生素、茶碱等治疗,此时适宜健运脾胃、开胃增食法调治,常用香砂六君子汤、枳实消痞丸、枳术丸、保和丸加减;若脾虚胃热,舌苔黄,可用健脾丸、百合汤(百合、乌药)、资生丸化裁,一方面能够运脾开胃,另一方面还能预防抗生素、茶碱等造成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2 补肾法

2.1 滋补肾阴法 以肾阴虚为主要特点的COPD患者,临床上除了久咳,活动后咳甚,动则气喘、胸闷、气短等基本表现外,常可伴见腰膝痠软、耳聋耳鸣、头昏健忘、夜间烦躁难寐、形体羸瘦、舌质红、舌体偏瘦,苔少,甚至舌红无苔,脉象细数。此为肾阴亏虚,精不化气,肺虚失养所致。治疗当以滋补肾阴为主,方可选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和左归丸(药物组成:山药、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菟丝子、龟版、鹿角片)等。滋补肾阴中药因药性不同临床用法有别,生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补肾虚、益阴血之功,主要用于肾阴亏虚少津、阴虚发热、阴伤便秘、消渴等。若与百合同用,则成百合地黄汤,具有滋肾润肺、清热凉血之功,可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者;若生地黄加大剂量,与防己、桂枝、防风、甘草相伍,则为《金匮要略》之防己地黄汤,具有滋肾水、清郁热、疏肝气、通心阳、除湿利尿作用,可治真阴灼伤、心肾不交、痰瘀夹滞的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要用于血虚萎黄、心悸腰痠等,但其滋腻壅滞,适宜脾胃健运、肾阴不足者。若COPD合并脑梗死或呼吸衰竭出现下元亏虚、虚阳上浮者,可以仿地黄饮子(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石斛、麦门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茯苓、肉桂、制附子、巴戟天)立法;若老年COPD病程中出现肺肾真阴不足,不能濡润于胃,胃汁干枯,牙痛、口腔溃疡者,则宜配用石膏、知母、麦门冬、牛膝(张景岳“玉女煎”)。山茱萸、枸杞子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常用于肝肾不足之咳喘、头昏目眩者。山药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肺益肾作用,尤宜于肺脾气虚、肾阴不足者,与补气血、调营卫、祛风气之品合用,则有张仲景“薯蓣丸”意,可用于老年肾虚兼有气血不足、营卫空虚COPD患者的治疗。

2.2 温补肾阳法 肾阳不振的COPD患者可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胸闷气短,腰膝痠软,畏寒肢冷,面色白,可有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稀溏,甚至五更泄泻,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润,或水滑欲滴,脉沉细无力,尺脉尤弱。当以温补肾阳为治法,代表方有《金匮要略》肾气丸(药物组成: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右归丸(药物组成: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吴茱萸、菟丝子、肉苁蓉、鹿角片)等。若肾阳不振兼有外寒,临床兼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神疲等症时,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肾阳,祛表寒;若肾阳不振,内外寒气均甚,又夹痰饮,也可仿《张氏医通》之冷哮丸,以麻黄合细辛散外寒,花椒合川乌头温里寒,皂角合胆南星化顽痰,白矾合半夏燥湿痰,紫菀、款冬花、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若肾阳虚感外寒,兼血弱痰滞,则可仿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化痰;遇脾肾阳亏,下元虚惫,虚阳上浮,寒饮内伏,怕冷畏寒明显者,可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丹法,方以黑锡镇摄浮阳,降逆平喘;硫黄温补命门,暖肾消寒;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原,使虚阳复归肾中;阳起石、补骨脂、葫芦巴温命门,除冷气,能接纳下归之虚阳;茴香、沉香、肉豆蔻温中调气,降逆除痰,兼能暖肾;用一味苦寒之川楝子,既能监制诸药以防诸药温燥太过,又有疏利肝气之用。诸药共奏温壮元阳、暖肾消寒、助阳除冷、镇摄浮阳、降逆平喘之功(方中黑锡、硫磺今世为避铅之毒已弃用)。如此可起到提高免疫、增强体质、预防复发的作用,且对难治性COPD患者撤停激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9]。沈自尹[10]研究指出,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有内在联系,补肾药是调节下丘脑、NEI网络、HPA轴的有效手段,亦成为肾阳虚证定位研究的重要佐证。

2.3 补肾纳气法 本法多用于COPD稳定期的老年患者,用以补肾纳气、增强体质、调节免疫、预防复发的固本治疗。中医早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COPD久发,肺病及肾,出现喘促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但以长引一息为快,自汗神疲,腰膝痠软,夜尿频多,脉沉弱,舌淡苔白腻等,需用补肾纳气法,代表方可选平喘固本汤、人参胡桃汤、参蛤散化裁。临床观察发现,此时胃纳如常、胃脘不胀可以适当加大补气之品如党参、黄芪用量,配合大剂量熟地黄,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纳气平喘之效,党参、黄芪用量可从30 g起用,根据病情逐渐加大,至患者体力恢复满意为止。熟地黄首剂可用30~60 g,若气短难续,肾虚较甚,可以加大到70~100 g,适当配用一些砂仁、佩兰、陈皮、谷芽及枳术丸辈以芳香化湿、理气消食、健脾助运之品,使得补而不腻,补不碍胃。因气短难续,方中宜加用白石英、紫石英、磁石辈重镇纳肾之品,往往可以提高纳肾平喘之效;若胃口欠香,脘胀,便溏,则运脾健胃、消食除胀之法先行,可与资生丸、保和丸辈调理助运,待纳谷正常,脾胃健运,再补肾纳气不迟。若患者气虚难续,同时痰多咳喘,胸闷,舌白腻时,则可仿苏子降气汤辈以化痰降气治上实,补肾纳气治下虚;若痰多如水,其味咸,则属肾虚之痰,可以仿金水六君煎或黑地黄丸立法,补肾纳气化痰常可获得良好效果。对于肾虚致痰,张景岳颇多创见,《景岳全书·痰饮》中说“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张景岳常用此法化痰纳肾,被称为“张熟地”,值得临床重视。若患者属阴虚体质,症状兼有干咳少痰质黏,咳声短促,喘促气急,腰痠耳鸣,面红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等肾阴亏虚证时,则可师法前述滋补肾阴之法,也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合七味都气丸辈以滋阴补肾纳气。若属肺肾两虚、气阴亏虚、肾不纳气则可仿《备急千金要方》之补肺汤(药物组成:黄芪、炙甘草、钟乳石、人参、肉桂、生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陈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大枣)补益肺肾,养阴纳肾。若兼见水饮内停,喘咳,咯痰清稀,肢体水肿,少尿,舌质淡胖,脉沉细者,可配真武汤、木防己汤及《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以益气温阳利水;若兼见血瘀,面唇、爪甲青紫,舌质紫黯,脉结代者,可加苏木、丹参、桃仁、川芎、红花、泽兰等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小 结 从健脾补肾论治COPD是中医学整体治疗观的重要体现之一,突出反映了脾肾两脏在生理方面相互配合,病理方面互相影响,治疗方面标本兼顾的关系,临床需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结合体质特征,权衡标本缓急,明确脏腑虚实,灵活组方。

[1] 董竞成,刘宝君,张红英.“治未病”理论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7):983-989.

[2] 王秀萍,张来春,高凌燕.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兼痰瘀证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6,38(6) : 838-84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 王胜,熊玲玲,任薇,等.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8):993-999.

[5] 毕蓉蓉,张惠勇,王磊.邵长荣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4):487-490.

[6] 董竞成,吴金峰,张红英,等.从补肾益气法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浅释中医“异病同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5):695-700.

[7] 孙群,杨燕霞,何成诗.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理论探讨[J].中药与临床,2013,4(1) : 47-49.

[8] 汪丹.肺胃相关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指导意义[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9] 周奎龙,史锁芳.清肺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运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206-208.

[10] 沈自尹.“肾的研究”通过“与时俱进”而不断进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8):946-949.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6.12.032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5315)

周奎龙(1983—),男,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肺病学、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

R563.905.31;R247

A

1002-2619(2016)12-1883-04

2016-09-10)

△ 通讯作者: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北 邢台 054031

1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 宜兴 214200

2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北 邢台 054000

猜你喜欢

熟地黄健脾阻塞性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