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语基础课程互动式教学改革初探

2016-03-10莫子祺黄广乾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越南语基础课程互动式

莫子祺 黄广乾

【摘 要】尝试将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运用到越南语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当中,探索越南语基础课程教学中生词部分、课文部分、语法和练习部分的等教学环节的互动式教学改革。

【关键词】越南语 基础课程 互动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134-03

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并相互促进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激发情感的、生动活泼的、开放多变的,而其原则包括民主原则、需要原则、问题原则、实践原则和高效原则。

尽管越南语专业在中国高校的开设并不算晚,如北京大学(1949)、广西民族大学(196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70)等高校均有开设,但越南语专业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而在更多院校迅速热门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为此,就中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来说,越南语专业也算是起步较晚的专业,其大部分师资队伍也是偏年轻化,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仍然不足,不少任课教师仍按照“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收效不大,亟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越南语基础课程一般有着零起点、周课时量大、教学环节多、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也为开展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生词部分的互动教学改革

越南语基础课程生词部分的传统教法一般为:请学生读单词,教师纠音、点评;教师带读;讲解重点生词,举例造句或翻译句子等。但为了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师生互换角色,学生参与教单词。我们可以预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4个人左右,每个组轮流讲解单词。比如第一组讲第一课的单词,每人一列单词,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先自行查询字典或参考书,把自己认为可以扩充的、可以学习的内容都先做好准备,然后这4个同学在课堂上轮流上台模仿教师“教单词”,即带读或请其他同学读单词,然后一面讲解一面板书,扩充同义的、近义的、反义的单词,补充相关的成语、俗语及对应的中文意思,最后找出还有哪些是不懂的,哪些需要老师重点讲解的,等等。一个同学讲完之后,教师点评和扩充讲解,然后再轮下一个同学讲,直至全部单词讲解结束。

这种教法或许会比单纯由教师讲解多花一些时间,但却有着更多无法估量的好处,比如可以很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长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同时能够督促学生课后自行预习、自学和“备课”;学生在自学和“备课”的同时,其自身也能够较深刻地记住单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体验教学,这就形成了学生之间的无形竞争,学生需要努力“备课”更充分一些,以让自己的课堂讲解表现更好一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这样的教法不仅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很好施展自己的“本领”,同时对学习后进者也是一种很好的鼓舞,因为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后进生也有平等的表现机会,只要自己准备得充分,教学内容丰富,再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样可以表现得很好。况且学习后进生也并非全都“一无是处”,有的后进生形象较好,站在讲台上很有教师范儿;有的后进生写字特别漂亮,板书很好看,很工整,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赞扬。

(二)全班参与互动,即时读背记生词。有的老师在讲解完生词之后,想要争取时间进入课文讲解部分而让学生课后才背记生词,然而实际上很多学生在课后都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活动,经常忘记抽时间或者根本抽不出时间背生词。想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教师应在讲解完单词之后,让全班学生自行练习读并快速记忆单词约8-10分钟,背记完之后马上检查,可以让部分学生上黑板听写单词,或者口译单词,也可以采取让学生组与组之间互相检查、互相比赛等互动形式,看哪一组同学记得更多更好,可以发个小奖品等。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去练读和记忆生词的,精神高度集中,特别容易记住生词,加之互相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所以这种即时记忆效果相当不错,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当场记住本课中80%-90%的单词。而且这样在课堂上特地安排短时间让学生练读、背记生词,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读记生词,既使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又避免了课后大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很好地去背记单词,未能跟上教学进度等弊端。

(三)通过小游戏检查单词的记忆能力或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我们需要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巩固和训练,这时我们就可以做个小游戏,让全班学生都互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比如,游戏“单词接龙”。根据越南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特点,“单词接龙”游戏可以是单词首尾字母相接,也可以是单词第一个音节的声母接前面单词最后一个音节的声母。游戏“我造句来你翻译”。两组同学之间可以随意点名挑战,我造句你来翻译,我说中文你讲越南语。游戏“串词造句成篇章”。我们可以随意抽出几个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者可以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听写单词,点评后让两个学生即时把这些单词都用上,造句并连成篇章,可以增加其他句子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是口头陈述,也可以上黑板写出来,看看谁的故事编得更好,等等。这样,通过小游戏,既可以督促学生背记生词,又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运用单词进行造句、表达、陈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课堂充满了互动,充满了乐趣。

二、课文部分的互动教学改革

无论是越南语还是其他非通用语种,其基础课课文的传统教法常常是:让学生读一句译一句,或者教师读一句学生翻译一句,教师点评、纠正;遇到重点句难句就重点讲解,遇到语法点又跳出来讲解语法点;译完课文之后,教师带读一遍,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几分钟,以熟悉课文。这就算上完课文部分了。对课文部分的巩固主要是交代学生课后回去自己练习读课文,下次课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口头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但关于这两点练习,学生常常表现并不理想,要么是回答问题时还要翻书找答案,要么是复述不完整课文的大概内容,或者学生自己总觉得拗口、怕说不好,根本不敢开口复述课文内容。总之,按照这些传统教法教完课文部分之后,学生常常对课文感觉还是比较生疏,根本达不到熟练表达的目的,而且上课过程也较为枯燥,所花时间过长。当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先译课文,甚至把译文写下来,但实际上,由于写译文需要花时间比较长,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这个耐心去写、去译,或者翻译的过程当中会感觉要么很容易,认为用不着写,要么感觉太难,枯燥乏味,最后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针对这些难题,笔者曾经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杨全喜教授请教非通用语教学方面的教学经验。杨教授认为:外语教学应该以听、说、练为主,而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课文翻译上。在杨教授的启发下,针对学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的特点,笔者也在越南语基础课课文教学部分进行了互动式教改,取得了较好的教改效果。具体教改分如下三个阶段。

(一)理解阶段:中文陈述,基本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预习课文,能译就尽量译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中文说出课文大概内容,说得越详细越好。第一个同学说得不完整,就让第二个、第三个同学补充,然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简单讲解中文译文,尤其重点讲解重点句、难句,然后教师带读一遍。经过这样的理解阶段,就算对于没有预先预习的同学来说,也基本可以懂得大概的课文内容了,可以用中文复述大概内容,这样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在翻译上,只用半节或一节课左右就可以让学生基本弄懂课文内容。

(二)体验欣赏阶段:朗读朗诵,即时背诵。杨全喜教授说过:外语教学,读得好、译得好不如背得好、记得好,只有背得下来、记得住了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为此,在基本弄懂课文内容之后,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进入体验欣赏阶段,即让学生大声朗读朗诵课文,体验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故事情节美,同时尝试逐段、逐句地背记下来,尤其要熟练背记那些重点句。可以让学生看着中文译文说外语,也可以是教师说中文、学生说越南语,然后不看课本也不看中文译文地背诵;最后检查时,可以集体背诵,也可以是一个个朗诵背诵,尽量是带着感情进行背诵或朗诵;确实不能背的同学也可以大声朗读,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或朗诵,其实这就是体验和欣赏的阶段。经过这样的体验欣赏训练,学生可以更加熟悉课文内容,可以基本掌握本课的越南语表达,同时也记住了单词。这样,不仅避免了花大量的课堂时间来翻译课文,译完、上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相当生疏的弊端,还避免了课后单独背单词枯燥乏味、背了又忘的弊端。课堂上,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集中背记,学生也不会觉得太枯燥、太困难,如果是课后学生自己背的话,学生常常会管不住自己,会觉得特别枯燥、难记,最后根本没耐心和恒心坚持到结束。当然,对于一部分比较刻苦、比较自觉的学生来说,能够自觉在课后背诵更好,但课堂上的集体训练和学生表现的过程还是要有的,这也是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积极参与”“激发感情”的体现。

(三)运用阶段:参照范文,写—改—练—演。一般来说课文后面的练习总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简单复述课文内容。这一道练习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了还要会说,会复述,会运用。但如果只是学完之后交代学生课后自行练习,下次课口头复述课文内容,这对于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或许他们课后稍微刻苦练习一下就可以完成得比较好,但对于自我约束力较差、存在惰性和侥幸心理的更多学生来说,最后的表现总不是那么理想,要么是断断续续,复述不完整,要么得看着课文复述,要么是羞于开口,根本复述不出来。

实际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既有一定强制性又有一定自主选择性,既有一定难度又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即“写—改—练—演”。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性质,让学生先写再复述。这里所说的“写”也是有多种写法的。对于一些有趣的故事性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简要地进行缩短,自己练熟了再复述;对于一些简单的短文,我们反倒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短文进行扩展,然后练熟了再复述;对于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实用性文章,可以让学生参考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写自己的内容,然后教师批改、集中点评之后,再让学生复述,最好是能够脱稿复述,其他同学则需要注意听,必要的时候还要做笔记。复述完之后,老师需要随机提问其他学生听到了哪些内容,缩略或扩展了哪些内容,要用中文简单复述出来。

“写—改—练—演”的运用实践有着很多的好处。首先,学生学了别人的东西,运用到自己身上,即学会了表达自己的东西,这就基本保证了“学以致用、学为我用”的外语学习原则。其次,让学生上台陈述、表达自己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胆量。再次,某个学生上台陈述、表达自己文章内容的同时,其他同学需要集中精力去听,带着任务去听,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听力。此外,听别人的文章内容,不仅感觉到好奇、有趣,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了解,更好地了解到同学的思想和心声,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比如有一次,在上完《越南人的饮食》这一课之后,笔者就拟出五个主题:“中国人的饮食”、“广西人的饮食习惯”、“南宁人的饮食习惯”、“我家乡的饮食习惯”、“我的拿手菜——XXX”,让每个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来写,意在向越南朋友介绍中国的饮食,介绍学校所在地的饮食习惯,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饮食习惯,介绍自己的拿手菜是什么、怎么做,等等,最后还配合精美的PPT课件上台陈述和演示。有的同学写《中国人的饮食》《广西人的饮食习惯》《南宁人的饮食习惯》,由于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在广西南宁上学,对中国的饮食,对广西的、南宁的饮食习惯都有一定的了解,一听一看就知道写得是否真实,写得好不好,介绍得是否全面;有的同学则介绍自己家乡的饮食习惯,让大家了解了中国某地、某个城市的饮食特色和习惯,开阔了眼界;有的则介绍了自己的拿手菜是多么的色香味俱全,其具体做法是怎么样的。总之,这次课让全班同学都感觉特别的有趣、实用,大家都积极参与,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恰好体现了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的“激发情感、生动活泼、开放多变”的课堂特点及“民主原则、需要原则、问题原则、实践原则和高效原则”的教学原则。

三、语法和练习部分的教学改革

越南语基础课的语法和课后练习常常是紧密联系的,课后练习常常就是对语法点和重点词汇的考核。按照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核心思路,对于语法和课后练习的教学,我们可以进行互动式教学改革如下:

(一)问题导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这里所说的“问题导学”指的是以课后练习题或教师拟出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自行学习语法部分,即教师先不讲语法部分,让学生自行先做相应的练习题,如果不会做,那就自己去看语法部分是怎么说的,按照语法部分讲解的来做题,看是否会做,是否做得对,因为越南语基础课程的语法部分一般也都是用中文来解释的,都能看懂,也都配有一定的例句,学生基本上自己可以看懂。因为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和研究语法讲解的,如果会做题了,那就表明学生基本学会了。如果学生还是不太明白,不会做习题的话,教师再根据学生不会的、疑惑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直到学生听明白、会做题为止。这样做好像多绕了一个圈子,殊不知,这个所谓的“绕圈子”其实就是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己学习、自己研究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系统整理,总结规律。因为越南语基础课的语法点常常是分散的,是不系统的,相近或类似的词汇根据不同课文内容的需要而出现在不同的课文当中,有时候同一个语法点也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分散在多篇课文里出现。而任课教师常常就只根据书本的编排进行讲解,什么时候出现就什么时候讲解,出现在哪里就在哪里讲解,以至学生常常感觉到似曾相识,却不能清楚地弄懂这些语法点,不知道这些相近的、类似词汇的用法有什么区别,常常无法正确选择使用。为了更简单明了地让学生弄懂语法点,我们需要注意对各语法点进行系统整理并总结规律,比如总结那些相近词汇、类似词汇的区别用法,同一个词又有哪些多种词性,有哪些多种用法,把分散在多篇课文的相关语法点系统地罗列在一起,然后给学生系统地讲解,找出相关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明白和牢记。讲解完之后还要拟出一定量的练习题给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照着系统的语法点来分辨和选择,也就可以更快地掌握语法点并且可以运用自如了。

此外,越南语基础课的语法和练习部分也是适合采用学生参与教学、游戏与竞争、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来开展的,同时,基础课程的教学之余还应该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进行外语实践和运用,将互动教学延伸到学生的课后实践,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赵娜.互动式外语课堂教学及教师的中介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2(6)

[2]赵淑贤.“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李气纠.互动式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意义与方法[J].邵阳学院学报, 2004(4)

[4]郭爽.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曲雅静,刘影.外语实践教学模式探微[J].教育探索,2003(4)

[6]胡国洪.论外语实践教学三环节的建设[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越南语基础课程互动式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及其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