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E-O模型的评价框架在手术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9李洁菁

护理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手术室常规环境

沈 莺,李洁菁



基于I-E-O模型的评价框架在手术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沈莺,李洁菁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I-E-O model in operation room practice teaching

Shen Ying,Li Jiejing

(Affiliated Shuguang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21 China)

摘要:[目的]以I-E-O模型为评价框架评估手术室教学效果,研究手术室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将56名在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整合组各28人,常规组实习期间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整合组采用基于I-E-O模型的整合菜单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临床能力评价、对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整合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出科考核成绩、临床能力、对实习环境的评价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I-E-O模型的评价框架能为手术室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对改善教育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教育;I-E-O模型;评价;实践教学;带教;护理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职责。为培养综合能力型护理人才,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而高等教育中的评估对促进教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临床教学实践工作的评价,仍未形成有效、统一的评判标准[1-2]。而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完全不同于病房,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均自成体系[3],手术室的带教质量评价与临床科室相比,也更为特殊。为了帮助教育评估的实现,Astin开发了输入-环境-结果(input-environment-outcome,I-E-O)模型,该模型为评价教育活动提供了框架,该框架不仅体现了循证护理教育思想,也为其他相关护理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2014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56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整合组各28人。两组护生在校期间护理学基础及外科护理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常规组实习期间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整合组采用基于I-E-O模型的整合菜单教学模式。

1.2.1常规教学阶段(第1周、第2周)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由总带教进行入科宣教,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相关规章制度;介绍手术室实习计划、阶段任务及消毒灭菌方法的理论教学。实习学生分配给各位带教老师后,采用一带一跟班带教,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参与手术室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及器械室工作。教学内容为手术敷料包的制法、无菌手术台的设立、穿脱无菌手术衣、外科刷手法、手术器械台的整理的操作教学;交接病人制度、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常用器械的名称、用途、清洁等理论教学。周五进行第1阶段理论考试(题库)和操作(手术器械台、外科刷手法、穿脱无菌手术衣)考核。

1.2.2整合教学阶段(第3周、第4周)采用整合菜单教学模式。以录制的教学视频为教学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化,根据大纲要求的手术种类,建立《护生手术室实习提纲》,提纲分为理论拓展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由护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房间进行实践,了解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程序、手术体位的安置及注意事项、麻醉的配合,独立完成小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工作,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中大手术的配合工作。由总带教老师进行过程评估及监控;以集体讲座形式讲授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及防范措施、中小手术巡回和器械护士的配合的教学(以阑尾切除术或疝修补术为例)。出科考试由护生抽签决定考试方式(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1.3评估工具①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参考罗先武[5]临床能力评价量表改编,包括3个维度和52个条目,每个条目以满意、需要指导、仅协助3个等级划分,依次计3分、2分、1分。临床能力总分为量表总条目得分总和。②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参考张隆群等[6]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改编,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学生参与性、任务定位、创新性、个性化6个维度和22个条目,每个条目以“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分5个等级划分,依次计5分、4分、3分、2分、1分。③护生满意度: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4个方面和17个条目, 每个条目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计5分~1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综合考核情况(见表1)

2.2两组护生实习前后临床能力评价情况(见表2)

2.3两组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情况(见表3)

2.4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情况(见表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周后两组临床能力、环境评价、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出科时两组临床能力、环境评价、满意度、综合考核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整合教学模式能提高手术室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整合菜单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主导的局面,实施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权,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生手术室实习提纲》给予学生指导,明确应选择的实习内容,不至于偏离方向,由护生根据实习提纲和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实习内容,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充分开发学生对外科手术前沿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内容,同时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实习结束后,整合组护生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增加了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

I-E-O模式将整个临床实践过程分为输入-环境-输出3个变量,同时给予3个过程的分段控制,研究实习护生对手术室教学环境的需求及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整合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以提高护生的整体临床护理能力为主,改变以往理论和技能考试决定学生能力的局面,对学生的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相关护理能力有了综合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欠缺,可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加强培养,也为临床护理实践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框架,也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教学方法的改良,对带教老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究其原因,当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后,在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向上,倾向于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而深,师德良好的带教老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带教老师的受欢迎程度与其护龄、教龄无相关性。其次,I-E-O评价框架需要带教老师给予学生综合的质性评价,与此同时也是评价老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影响,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老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教学知识和因人制宜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带教老师自我进步。

4小结

手术室实习是培养护生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和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手术室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应给出全方位、系统化的评估结果,使教育者发现当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弊端,为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郑洁,郜玉珍,武文静,等.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99-102.

[2]傅红琼,王世平.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6,21(20):77-79.

[3]许晓桃,黎小冰,张群秀,等.手术室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849-850;863.

[4]Astin AW.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Phoenix:The Oryx Press,1993:35-45.

[5]罗先武.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1.

[6]张隆群,罗盛淑,孙玉梅.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检验[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41-3243.

(本文编辑苏琳)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十三期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编号:SHUTCM2014KCJS106。

作者简介沈莺,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李洁菁单位: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5.02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C-1852-02

(收稿日期:2015-06-16;修回日期:2016-02-28)

猜你喜欢

手术室常规环境
常规之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环境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