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现状及对策

2016-03-09骆芝英钱棪梅陈晓洁唐艳超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健康维护

骆芝英,钱棪梅,陈晓洁,马 越,唐艳超

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现状及对策

骆芝英,钱棪梅,陈晓洁,马越,唐艳超

[摘要]通过分析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的现状,提出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的对策。目前,特勤疗养院职业健康维护理念传统、手段单一、信息化落后,特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完善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迫在眉睫,全面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健康维护策略对提高特勤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

特勤人员是指从事特殊勤务的人员,包括空勤、海勤及特殊岗位人员。特勤人员作业环境复杂特殊,军事任务繁重多变,不仅要求具备较强的体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航空航天、航海水下作业环境及其武器装备要求的专项能力,其职业健康维护需求具有其特异性。面对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传统单纯的“健康体检+疾病康复”疗养,“候鸟式”疗养已无法满足其健康需求。因此,根据其职业特性,部署个性化、系统化、持续化的健康维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现状

1.1职业健康维护的职业特异性不强特勤人员特殊的作业环境具有鲜明的职业健康特点。不同于大多数职业,特勤人员的职业环境非常特殊,即使严格执行标准的作业程序,正常的作业过程也有明确的生理、心理负荷,导致一定程度的健康影响,且不同的职业,由于其职业环境、作业方式、致伤因素的不同,对身心素质维护的要求不尽相同。目前特勤疗养体检和健康宣教虽有职业区分,但体检项目多关注生理健康,对其军事能力所需的身心素质要求把握不够,对特殊职业环境导致的职业损伤监测缺乏,针对性的风险测评缺如,致使评估内容大同小异,健康鉴定缺乏客观依据,干预内容区分度极小。

1.2重疾病管理,轻健康维护现阶段特勤疗养院多以健康体检为依托,采取“信息收集-健康体检-健康鉴定-健康教育干预”手段,还未真正有效地实行全程健康维护。对健康体检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医学范畴的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上。前期健康风险预测缺如,致使预防手段缺乏针对性。连续、系统的健康监测缺乏,对特勤人员出院后的健康状况缺乏跟踪和维护。

1.3健康维护手段单一目前,特勤疗养院健康维护措施主要是大体检,由健康鉴定委员会医师针对体检结果进行健康评定,疗养期间医护人员根据其健康体检报告进行疾病矫治、健康咨询及宣教,并制定一些纸质预防宣传册,慢性病知识手册等。健康宣教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内容缺乏趣味性,单调枯燥,很难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方式,没有达到健康维护目的。单一的、非连续性的健康保障并不能满足特勤人员的健康需求,加上其作业环境特殊,心理精神压力大,作战活动频繁,作业劳动强度大,使身体抗病能力降低,造成人员在特殊环境下致病[1]。因此,选用多种持续有效的健康维护手段非常重要,能达到及时阻断有害因子对机体的连续作用,缓解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1.4健康档案管理落后目前特勤人员健康档案分布于各卫生机构,片段化,非电子化的现象较为普遍,给落实全面、持续的健康维护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转型建设的推进,舰艇及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部队将不再常年驻守固定的港口、场站,而是进行频繁的远航、转场,甚至长期在海外执行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卫勤保障机构变更频繁,需要异地各卫生机构进行特勤人员各方面的健康信息对接,如果对接出现信息遗漏,不完整,则无法起到健康预警作用,一旦特勤人员出现健康问题回溯困难,不利于系统健康维护。因此,建立特勤人员电子健康档案,不同卫生机构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是实现持续全面健康维护的关键。

1.5群体健康维护缺如国内研究表明,特勤人员群体健康问题较多,比如潜水员出现胆红素下降、肺功能减退、骨坏死等,亚健康症状如耳鸣、胸部不适、视力减退等发生率达67.37%[2]。群体健康问题很大程度影响到特勤人员作业能力和作业信心。在前期重大任务的选拔中也发现,特勤人员健康状况不够稳定,不能满足作业的应急需求。目前国内针对特勤人员职业群体健康维护措施严重不足。

2特勤人员职业健康维护对策

2.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数据流通建立特勤人员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内部网络链接或者电子档案随行实现部队卫生机构、特勤疗养院、驻地医院的特勤科的信息共享,各医疗机构及时掌握数据,为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日常健康维护提供完整的参考资料,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健康维护。在信息化条件下根据特勤人员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干预过程中出现新的健康状况,实时添加相应的干预计划,再有效实施。实现全面持续的健康维护,促进健康。

2.2完善监测路径,实现全程维护通过采集分析特勤人员慢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概率、程度,研究其与特勤人员作业负荷、职业生活方式等关键职业因素的关系,分析不同职业特勤人员的职业多发病、易患病,进而探讨特勤人员疾病评估预测相关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根据职业周期特性,作业强度等制定相应指标监测周期,完善监测路径,实现特勤人员健康全程维护。

2.3建立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健康预警健康维护的前提是科学制定符合特勤人员职业特性的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定期针对特勤人员进行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加强健康风险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有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健康维护目的。然而建立科学的军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机制不仅需要考虑军事作业环境因素、军人群体与个体的特点等,还需要整合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环境卫生生物学监测、不同作业场所暴露因子监测、致癌风险参数剂量及其他相关资料库的建立等,同时还需毒理学家、环境卫生专家、流行病学家、心理学专家以及统计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真实地反映军事作业的暴露风险,而据此所制定的健康管理策略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3-4]。现代军人健康观更加强调军人健康向以战斗力需要的体能、智能、环境适应能力为中心的“能力”健康标准转变,对于军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和健康评价,不能简单以负伤患病为界限标准,而应当在体能、智能心理、环境适应方面达到与军事任务与作业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健康水平[5]。

2.4确定群体职业健康维护目标,提高军人健康在位率特勤人员职业技能要求高、培训周期长、人数有限。随访和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由于职业群体健康支持不够而影响防救部队战斗力保持的问题。为此,应开展部队特勤环境因素和特勤作业方式的健康影响研究,分析特勤人员的身心素质需求,探索特

勤人员健康分析、评估和鉴定的技术方法,进而研发相应的特勤健康管理系统,监测职业环境,维持和增进特勤人员的生理与心理潜能,提升群体健康指数,提高特勤人员健康在位率。

2.5联合多种维护手段,达到健康维护目的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多种健康维护手段,比如远程指标监测,拥有专属个人健康空间,网上健康咨询留言等,并由专业医护人员全程持续健康跟踪,使健康维护行之有效。(1)远程监测:特勤人员随身配备结合运动量及其他体能训练生理、生化参数监测的简易装置[6],将相应的记录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到部队后勤保障机构,成为部队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的体能监测项目数据之一,由专家结合特勤人员的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职业化指导,促进特勤人员职业健康。(2)建立个人健康空间:特勤人员将个人健康指标的变化,以及身体的变化感受写在个人空间,由专家远程对其症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身心健康,也可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持续性记录,积累健康数据,为特勤人员健康维护提供清晰、明确的回溯资料。还可相应增加个人空间的趣味性,比如挑选自己喜欢的宠物进行体质量控制,宠物会随着个人体质量的改变而发生形体的变化。(3)专家全程干预跟踪:由专业的团队对特勤人员进行全面持续的健康干预跟踪,定期电话短信或是网上咨询等方式进行干预指导。

特勤人员作业环境特殊,使命任务重,卫勤保障工作要求高,一方面应当着重于从技术上改善装备条件和作业环境,另一方面应从医学角度增强特勤人员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人-机-环境”的协调适应[7],实现健康维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晖. 军队疗养院特勤人员疗养的实践与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9):829-830. DOI:10.3969/j.issn.1008-9985.2011.09.013.

[2]沈澄,单守勤,蒋一平,等. 某部潜水员生理健康与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 18(4):封3. DOI:10.3760/cma.j.issn.1009-6906.2011.04.030.

[3]崔敏,王利玲. 军队引入健康管理之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7(1):84,89. DOI:10.3969/j.issn.1008-9985.2010.01.043.

[4]王军红,李炳汝,刁天喜. 澳大利亚军人职业健康和安全战略及其启示[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1):98-100. DOI:10.3969/j.issn.1008-9985.2011.01.052.

[5]吴峰,陈文亮,张传本,等. 军人电子健康档案设计与功能[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8):749-751. DOI:10.3969/j.issn.1008-9985.2013.08.024.

[6]蒋科,葛宏,张永宝,等. 多人运动实时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7):21-23. DOI:10.7687/J.ISSN.1003-8868.2013.07.021.

[7]姬悠然,魏立,杨凌辉,等. 海军战略转型条件下特勤人员卫勤保障特点与要求[J]. 海军医学杂志, 2012, 33(3):195-197. 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2.03.027.

(本文编辑:莫琳芳)

Health maintenance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Luo Zhiying, Qian Yanmei, Chen Xiaojie, Ma Yue, Tang Yanchao

(NavyHangzhouSanitorium,NanjingMilitaryCommand,Hangzhou310002,China)

[Abstract]Countermeasures related to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maintenance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were put forward through analyzing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of the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At present, the concep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aintenance at the Special Service Sanatorium was obsolete, health maintenance methods were simplistic, means of informatization were backward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was far from satisfactory. It was urgent to improve occupational health maintenance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An all-round, informatized professional strategy of health maintenance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health and fighting capability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Key words]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Occupational health; Maintenance

[作者单位]310002杭州,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中图分类号]R821.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3.002

(收稿日期:2015-09-17)

·军事医学··论著·

猜你喜欢

职业健康维护
火电厂磨煤机噪音分析探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
某粘合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分析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