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内窥镜下改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9例疗效观察

2016-03-09施晓琼韩小江朱元奉许益飞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摘除术

施晓琼,韩小江,朱元奉,许益飞

经鼻内窥镜下改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9例疗效观察

施晓琼,韩小江,朱元奉,许益飞

[关键词]鼻内窥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上颌窦囊肿是鼻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上颌窦囊肿多位于上颌窦底和内壁,多为单侧,生长极缓慢,常无症状,多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无意中发现[1]。鼻内镜技术是目前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主要方法。选择何种径路既能达到彻底摘除囊肿,又能减少组织损伤,是耳鼻咽喉科医生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上颌窦囊肿行鼻内窥镜下改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保留完整钩突,不破坏鼻腔解剖,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2~62岁。单侧病变者30例,双侧病变者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15例,多数患者有头痛、头胀、间隙性鼻腔流黄色液体等病史,其中19例患者无任何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鼻窦冠状位CT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行鼻内窥镜检查,了解鼻腔内部解剖结构囊肿形态、大小及位置。

1.2手术方法术前均行常规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取仰卧位,1%丁卡因30 ml加入0.1%肾上腺素3 ml浸湿后的棉片,行双鼻腔表面麻醉,共2次,每次约5 min。再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入少许0.1%肾上腺素0.2~0.3 ml,行鼻丘部位以及钩突尾端黏膜局部浸润麻醉。在功能性鼻内镜直视下,用鼻中隔剥离子作钩突尾端切口,长约1.0 cm,分离钩突尾端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连接,不剪断被分离的钩突尾端,达上颌窦腔,切口处若有出血,予以美国杰西公司Arthrocare等离子止血(若术中发现上颌窦自然口闭塞,则需切除钩突尾端,向后上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用广角0°、70°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腔,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将鼻内镜置于切口附近,选用不同角度和长度的鼻窦咬钳摘除囊肿,复位被分离的钩突尾端,钩突切口均不予缝合,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或钠吸绵进行局部固定,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同期行鼻中隔矫正加鼻中隔缝合术,术后酌情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填塞材料取出后选用含油性成分的滴鼻剂滴鼻,预防因干痂形成而引发感染、坏死。

2结果

3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约10 ml左右,所有患者病变全部1次清除干净,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无鼻部疼痛、流泪、鼻塞等不适症状,患者术后2周复查见钩突局部有少许干痂,钩突在位,鼻腔黏膜色泽正常,术后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经CT复查,原手术部位未见囊肿复发。

3讨论

上颌窦囊肿早期症状不明显,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相应症状,对于有临床症状的上颌窦囊肿,笔者主张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的上颌窦囊肿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法。上颌窦囊肿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柯-陆氏手术[2],具有术野范围大,痛苦重,术后易发生面部肿胀,牙麻牙痛,已经不再作为一般上颌窦囊肿摘除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技术是目前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主要方法,包括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径路,下鼻道开窗径路和联合径路的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4],笔者在上述经鼻内镜手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手术方法更简单、迅速、安全、出血少,患者痛苦小,仅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的手术摘除上颌窦囊囊肿。通过本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多数的上颌窦囊肿可以通过鼻内镜下改良手术路径进行手术治疗。其优点有:(1)术中保留完整钩突,不破坏上颌窦自然口,不影响上颌窦引流通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解剖结构和黏膜的完整性,有利于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的保留和恢复;(2)损伤小,创面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双侧病变者可一期同时手术,不会引起上颌窦自然口的闭锁;也可同期处理鼻中隔偏曲等。(3)术中不裸露钩突创面,术后不易引起中鼻甲粘连。(4)手术创面小,术后患者无鼻塞、鼻出血等不适反应,术后恢复快,局部反应较轻,痂皮形成不多,不必反复鼻腔清理。

手术操作中发现鼻内镜下该径路也有其局限性,虽然其能够顺利摘除大多数囊肿,而对有些囊肿,因为处在窦腔角落的位置,经单孔径路抓钳不易接近。因此,术前仔细阅读鼻窦CT及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对患者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要正确了解,灵活地、个体化地选择手术径路,对某些牙源性上颌窦囊肿必要时还是需行上颌窦根治术。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4-276.

[3]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6-151.

[4]于德林,马有祥. 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2):90-91.

(本文编辑:王映红)

[作者单位]200081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通信作者]许益飞,电子信箱:xuyifei@163.com

[中图分类号]R765.42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3.030

(收稿日期:2015-12-27)

·临床医学··短篇论著·

猜你喜欢

摘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