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6-03-08娄本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钉刀片髓内

娄本海

河南长葛人民医院骨科 长葛 461500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娄本海

河南长葛人民医院骨科长葛461500

目的总结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方法对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手术时间 (64.02±8.14)min,愈合时间(4.05±0.58)个月。患者均获随访8~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3.33%(28/30)。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恢复功好。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高,因合并基础性疾病多,身体耐受力差,麻醉及手术风险较高[1]。但保守治疗固定效果差,术后制动时间长,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做好术前全面检查评估及有效控制基础病的前提下,可早期选择合理手术及下床负重活动,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2012-11—2015-01间,我们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行骨盆正位X线片及患髋CT平扫加三维重建片等明确骨折诊断及分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5岁,平均58.20岁。致伤原因:摔倒13例,车祸伤17例。AO分类标准[1]:A1型6例,A2型19例,A3型5例。均为闭合性单侧骨折。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6例,骨质疏松12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冠心病3例, 合并2种以上疾病8例。

1.2方法术前均行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请专科会诊后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平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 C臂下持续牵引并内旋患肢行骨折牵引复位。正侧位透视检查复位满意后,由股骨大转子顶端向近侧行约4~5 cm切口,逐层切开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纤维。进针点选择大转子顶端或稍偏外侧, 插入导针,正、侧位透视证实导针位于股骨上段髓腔内中央,软组织保护器保护下专用电动开口器开口并扩髓。选择直径比髓腔小1 mm的PFNA主钉插入,组合安装主钉和瞄准器。将螺旋刀片的导针打入股骨颈内的中、下1/3交界处,至股骨头关节面下5~10 mm。测量螺旋刀片的长度,选择螺旋刀片打入股骨颈内并锁定,然后锁定股骨干远端螺钉。再次透视检查内固定安装满意后,拆除瞄准架,近端拧入尾帽,冲洗缝合。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抗生素1~3 d预防和控制感染。术后伤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 d后可床上行髋关节功能锻炼。第3~7天患者主动逐渐进行伸屈踝、膝、髋功能练习。4~6周后患肢可不负重下地扶双拐活动。7~12周待骨痂形成后可允许患肢下地部分负重活动。12周后根据X线片所示骨折完全愈合后可负重行走[3]。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64.02±8.14)min,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切割、主钉断裂等并发症。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4.05±0.58)个月。患者均获随访8~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3.33%(28/30)。

3 讨论

随着内固定材料的改进,目前多主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能耐受手术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4]。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量减退,骨强度降低,加之股骨近端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要求,内固定手术必须具备抗内翻支撑和防止近端骨折块旋转两种基本功能。目前主要手术方法为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系统。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锁定板系统及动力髋螺钉等髓外固定系统。可使骨折端产生动力加压,促进骨愈合。但创伤大、出血量多、骨愈合时间长,同时存在抗旋转能力不足,易发生内固定松动、股骨颈切割等并发症。髓内固定包括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等。Gamma钉是传统的髓内固定系统,和髓外固定比较,其固定力臂短,载荷传递更合理,但仍存在抗旋转作用不足,且远端锁钉与主钉尖端距离较近,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股骨干骨折等发生率高。PFNA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创伤小,钉体位于股骨近端髓腔中央,可减少对股骨头颈部血液循环及骨质的破坏,有利于骨折复位和愈合。与动力髋螺钉相比,其螺旋刀片的生物力学优势明显,远端相对柔韧,显著提高抗切出能力。同时力臂短、弯距小、滑动加压,防旋、抗压能力更强,内固定稳定性强,并对髋内翻有自锁作用,不造成局部骨质丢失。有效减少断钉、迟发性股骨干骨折的发生,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5]。

[1]葛宝丰,徐印坎,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17.

[2]蒋海平,刘磊,张雷炎,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2):128-129.

[3]张飞, 赵鑫.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28):87-88.

[4]吴勇刚,王科学,鲜成树,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J].骨科,2014,5(1):36-39.

[5]陈洪海, 张跃, 朱江,等.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 骨折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6):106-107.

(收稿2016-02-01)

R683.42

B

1077-8991(2016)05-0095-02

猜你喜欢

主钉刀片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APKT150412-MM型号废旧刀片的研究实验及二次利用
卧式青核桃脱皮机链板输送机构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三种长度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评估的研究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PFNA-II主钉长度对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老年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PFNA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