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

2016-03-08蔡豪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舆情监控微信

蔡豪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

蔡豪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河南郑州450008)

现阶段随着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手机和电脑的不断普及,他们已经逐步成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微信舆情的监控和引导,避免学生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

高校校园;微信;舆情监控;舆情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智能工具。正是由于智能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联系的紧密度正在无限拉近[1]。近年来,大学生对新媒体和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很多高校学生之间都是通过微信相互传播和扩散信息的。很多时候,大学生都喜欢把自己的心情和情绪等通过微信发泄出来,这就使得微信常常充斥着各种负面和情绪化的信息,极易引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情绪产生变化,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舆情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了几点舆情监控和引导策略,以促进高校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

一、现阶段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微信舆情引导工作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微信舆情监测和管理部门,潜意识里认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和全面的能力,不需要再对他们的微信舆情进行监控和监测,这就使得很多高校出现了放任微信信息随便传播的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高校采取淡化处理和冷处理的方式,没有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导致问题越积越深。

(二)高校现有的微信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大学生微信舆情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引导工作开展得也不够全面,这就使得当前的高校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严重抑制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是我国微信舆情的立法还不成熟,在大学生微信实际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有法可依。例如针对大学生在微信上散布不真实信息,没有监管制度,也没有预警和应急制度。其次是没有完善的微信舆情引导队伍,现阶段各高校的微信舆情队伍多是由辅导员、学生会学生和班级干部组成的,他们在进行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因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最后是微信舆情引导机制没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同时也忽略了微信舆情的特点[3],这样不但不能控制微信舆情的蔓延,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三)高校的微信网络舆情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目前各高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融入微博、微信等舆情教育的相关因素,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微信是一个开放化的交流沟通平台[4],学生可以不受道德和纪律的管束,随便发布一些信息,而不用承担责任,再加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网络相关的教育,很容易使学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和管理。此外,很少会有高校或微信舆情引导机构因为学生发布负能量的信息,而专门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做到网络因素下的有效约束。

二、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一)高校应重视微信舆情引导工作,健全引导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微信舆情引导工作的开展,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起微信舆情引导队伍[5]。引导队伍不仅要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管理,还应该精通微信舆情的各项分析,这样可实现微信舆情监测设备制度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微信舆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学校宣传部门应做好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生感兴趣事件的宣传,甚至还可就这些事件撰写评论和文章,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朋友圈正面信息的传播,杜绝一部分负面言论。最后,高校还应该重视学生自身的管理工作。毕竟大学生只有形成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够接受正确的和对自身有益的信息,高校要进行积极引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加大校情校务公开力度,引导微信舆情传播方向

首先,各高校应该建立校情校务公开化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6],力争使学校内部的所有信息公开和透明,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校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学校有全面的认识,减少一部分抱怨和负能量信息。其次,学校应善于借助本校的信息化系统,利用高效开放的网络环境、云平台管理环境[7]与微信等社交平台对接,开放书记信箱、校长信箱等,扩宽学生情绪发泄的途径。现代大学生一般通过微信进行情绪宣泄,不仅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还会造成情绪之间的相互影响。书记、校长信箱等的开放,有利于减少部分负面信息的传播,甚至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利用微信平台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允许学生通过实名或匿名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自己对某些事件的观点、疑问,还可以提出学生的个人见解。与此同时还可面向全校师生建立不同层次的半官方性质的微信群,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微信沟通和交流。当然,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都应该有专门的舆论管理者和引导者。

(三)高校重视培养微信舆情领袖,起主导微信舆情作用

所谓微信舆情领袖是指在师生之间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意见和观点感染更多的人,现阶段微信舆情领袖的培养是推动微信信息健康传播和发展的关键。

首先,高校应该重视微信舆情领袖的培养。在内容方面,通过多媒体的交流方式表达形式精致易懂,既好玩又有深度的内容,使之成为大学生之间传播影响力的主流形态。这就要求各高校团委定期组织该部分学生参加微信线上和线下活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论教育,促使他们传播正确的话语,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又有深度、发人深省的形式影响更多的学生。其次,鼓励微信舆情领袖追随者的形成。高校环境下不应该对这些学生进行阻止,反而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尽情交流,形成类似于粉丝文化的交流群体。最后,高校还应积极组织不同的微信舆情领袖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他们不同持观点充分交流和融合,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发挥正能量作用,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高校舆论氛围。

三、高校校园微信舆情监控策略分析

(一)高校应做好微信舆情监控,制订危机预警和处理方案

在大学生群体中,突发事件具有瞬间性和不可预测性,其危害往往较大,尤其需要教师的关注。在微信舆情管理过程中,高校应该做好舆情监控,通过学生发布的信息尽可能预测一部分突发事件,防止这些事件带来的一些不可修复的危害[8]。首先,建立微信舆情监测机制,一方面要善于关注学生平时在微信上发布的日常信息,及时就这些常规问题和他们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则要求微信舆情监测机构善于在细节上发现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发布的和平时不同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建立信息分析和反馈机制,微信舆情监控机构可以借助网络,定性和定量对信息进行分析,形成专门的大学生微信舆情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通过一般规律发现个别现象,促进大学生微信舆情信息的高效传播和运行。最后,建立微信舆情应急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和各高校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逐步使微信舆情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条理化和系统化,让有关的微信舆情事件处理都可以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在短时间内调动绝大多数资源,控制住微信舆情负面局面的发展。

(二)高校积极利用微信的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首先,高校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现阶段很多高校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获取的信息较多,一方面很多学生不满足于国家发展的现状,对国家教育、工作等方面表现出很多不满;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因为社会竞争的残酷和自身的不成熟,而对未来感到没有自信和迷茫,这些多是微信负面信息的来源,也是高校微信舆情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9]。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借助微信方面的案例,明确学生的微信道德观念。其次,高校应积极借助微信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的自律和信仰教育,这样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就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发布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探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实现文明上网。最后,高校还应该借助微信平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防止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和畸形心理,高校可以选择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心理教育,例如通过微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和推荐心理健康的影片等,实现对大学生微信舆情的有效和快速引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微信舆情引导是高校舆情的一种,也是形成和谐校园网络环境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微信舆情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微信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在动态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最终实现 “虚与实”、“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当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正确发布微信网络信息,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为校园网络环境和谐有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文明建设。

[1]董元,马建军,李林,等.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特性及引导[J].新西部(理论版),2015,(22):119-120.

[2]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J].东南传播,2010,(09):135-136.

[3]徐琦.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36-39.

[4]蔡豪,史梁.关于数字校园网络立体化安全防护的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2):29-31.

[5]李文砚.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力培植体系构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23-125.

[6]蹇攀峰,延江波.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引导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39-240.

[7]蔡豪,邹香玲.VSAN分布式存储技术在高校数据中心的应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3-47.

[8]蔡豪,史梁.云计算安全问题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6,(01):23-24.

[9]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104-105.

G647

A

1671-2862(2016)03-0040-02

2016-04-02

蔡豪,男,硕士,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

猜你喜欢

舆情监控微信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微信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