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2016-03-07杨艳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杨艳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从高等院校职业需求出发,提出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满足适合轨道交通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21世纪以来,方便、快捷、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由于高效、畅通、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安全、便捷、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沈阳等城市开通地铁或轻轨之后,目前国内尚有10多个城市正在筹建新的线路。据有关专家估计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在2010至2020年期间,将会有近600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并投入运营。

1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某些地区由于城市体制的改变,城市市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城市轨道延伸的里程、交通规划的范围已经覆盖了城市和乡镇的大部分地区,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伴随科技的进步,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同时发展的时期,呈现出多种方式的发展态势。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发展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方式,在我国经济特别发达的一些地区,比如京津冀经济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城市轨道交通开始朝着城际轨道交通领域发展。这些地区为了使轨道交通和当地的城市环境、地理位置等协调发展,也为了开拓更广阔的空间,都在以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的理念编制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设规划。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其他城市也在制定适合自身城市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未来时间内将面临人才短缺、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线路正式投入运营后,整个体系需要的运营管理、机电设备、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方面的人才较多。根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配备6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当开通1条新的地铁线路,大约需要配备各类专门人才约1000余人,由此可知,未来多年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以沈阳为例,沈阳市地铁交通线网规划为环形加放射形结构,由南北2条线、东西2条线、1条环线和2条支线组成,规划线网总长182.5公里,设换乘站15座,站点总数预计在110个左右,预计需求总人数如下图1所示。

3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状况

城市轨道交通担负着整个城市的出行和安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高,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标准也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高等院校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原铁道部部属高校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都在铁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苏州大学等还专门成立了以城市轨道交通命名的学院来专门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培养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的目标和定位也不同。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首的铁道类院校,主要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划、运营管理等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通过3~5年的底层锻炼,大部分都能走上单位的技术和管理岗位。

除此之外,每个地方的职业院校都会根据当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来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重点培养运营管理、机电信号设备维护、机车车辆维护等一线技能型人才。以辽宁为例,目前仅沈阳和大连开通地铁和轻轨,除了辽宁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原属铁路专科院校外,还有5家以上的职业院校也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迅猛的人才需求不仅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扬长避短,开设具有本校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避免同类化竞争产生的问题。

4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我国属于新起的大规模发展专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根据本地轨道交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体现教育性又要体现职业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必须有多方机构人员参与,从多个角度来满足本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1)人才需求调研。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整个课程开发体系应当包含政府、职教课程专家、行业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根据市场分析结果得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进行课程分析。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专业规划、专业设置和专业服务3个方面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点。根据分析报告,对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必须从行业需求出发,深入地铁、有轨、铁路等相关单位进行调研,针对企业需求制定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对应岗位群所需能力开设课程,以保证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与教育性,从而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同时满足个人和岗位发展需求。

(2)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主要开发内容有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训建设、教材建设等。学校应当根据轨道交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国家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迅速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技术,与轨道交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课程标准,适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轨道交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在制定这些标准时,一定要注意前后课程之间的衔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以本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建设为例,先后开设了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城市轨道控制(机电)、城市轨道控制(信号)3个方向,在课程设置和标准制定时多次邀请沈阳地铁、浑南有轨电车和沈阳铁路局的行业专家共同指导。

(3)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来讲,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专任教师至少要在地铁、轻轨、铁路等行业从事过相关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了进行相关的行业培训外,应当让专任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在轨道交通行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行业经验,这样教师在授课时才能结合企业特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

(4)轨道交通实训室建设。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学生可以进入地铁、轻轨等单位实习,但是校内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由专任教师及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研究,所以实训室建设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室建设需要花费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故一般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建设实训室,完善的实训室建设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行业内部和社会提供培训。

5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人口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同时也对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成为当前轨道交通行业类院校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