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2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患者调查分析

2016-03-07邹晓春何金爱宋燕伶

护理学报 2016年20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输液

邹晓春,何金爱,宋燕伶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252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患者调查分析

邹晓春,何金爱,宋燕伶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静脉中长导管 (medial venous catheter or midline,MVC)是一条8~25 cm的外周静脉通路装置,通常从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植入,导管尖端位置在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不超过远端腋静脉[1-2]。由于其放置于外周静脉,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规定其使用限于pH值在5~9、液体渗透压小于600 mOsm/L的低刺激性静脉治疗,留置时间为1~4周[2]。据孙红等[3]对全国27个省市147家医院进行调查,报道静脉中长导管使用有48家,占32.7%,但是,国内关于静脉中长导管的使用及研究较少,仅少量文献报道其使用情况[4-7]。胡明明等[8]对国内外静脉中长导管应用进行了研究及探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静脉中长导管的认识,了解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回顾性分析某肿瘤医院2015年1—12月放置静脉中长导管患者的基本信息、置管情况、并发症、置管与维护成本等资料,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1—12月在某肿瘤医院成功置入静脉中长导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总体。

1.2 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具体步骤:(1)通过供应室追溯系统,查看2015年1—12月使用静脉中长导管患者的住院号;(2)通过患者的住院号查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患者的病历;(3)详细阅读患者病历中的静脉置管记录单、静脉维护单、护理记录单等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置管情况、置管与维护费用、并发症;(4)查看同一时期医院不良事件报告表进一步核实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

1.3 收集内容 (1)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疾病诊断;(2)置管情况:置管部位、置入长度、置管耗时;(3)并发症:渗血、静脉炎、堵管、渗出、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移位发生情况;(4)留置时间及医疗成本:每例患者的置管时间,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及置管情况 共纳入252例患者,其中男 140 例 ,女 112 例;年龄 20~80(62.9±7.3)岁;其中胰腺癌51例,肝癌42例,胃癌37例,肠癌35例,乳腺癌33例,肺癌28例,甲状腺癌12例,其它肿瘤14例;置管材料采用18 G*20 cm的聚氨酯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留置血管为贵要静脉122例,头静脉68例,肘正中静脉56例,肱静脉6例;置管操作耗时 15~40(20.0±2.1)min;置入长度均为 20 cm。

2.2 留置时间及医疗成本 留置时间为6~30(22.0±1.2)d;置管与维护费用具体包括2个部分:(1)置管花费,275元,其中中长导管费用185元,置管及配套材料费用90元,包括无菌手套、中单、孔巾、消毒液、无菌手术衣、一次性口罩、帽子、20 mL注射器、弹力绷带、3 M透明敷料、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等用品费用。(2)管道维护花费,50元/次,常规每周导管维护1次,包括更换正压接头、敷料、冲封管等费用。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共发生并发症22例,占留置静脉中长导管总数的8.8%。其中穿刺点渗血8例,静脉炎6例,堵管3例,移位3例,渗出2例,未发生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导管断裂、拔管困难及非计划性拔管等。

2.3.1 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 (1)渗血8例,发生在穿刺后2 h内,经过处理后导管保留,使用正常;(2)静脉炎6例,其中4例发生在置管后3~7 d,2例发生在置管后12~14 d,经医院静脉治疗小组会诊5例为机械性静脉炎,1例为药物性静脉炎,经对症处理后导管保留,正常使用;(3)堵管3例,分别发生在留置管道的第11天、第13天与第21天,处理后导管保留使用;(4)导管移位3例,2例脱出2 cm发生在置管后第2天与第3天,1例脱出4 cm发生在置管后第16天,处理后保留导管;(5)渗出2例,分别发生在留置导管的第22天与第25天,予以拔出。

2.3.2 并发症发生部位 左肱静脉置管4例,发生并发症1例(25.0%);左肘正中静脉置管31例,发生并发症4例(12.9%);左头静脉置管27例,发生并发症3例(11.1%);左贵要静脉置管38例,发生并发症3例(7.9%);右肘正中静脉置管25例,发生并发症3例(12.0%);右头静脉置管41例,发生并发症4例(9.8%);右贵要静脉置管84例,发生并发症4例(4.8%);说明左上肢比右上肢并发症发生率稍高,其他静脉比贵要静脉并发症发生率高。

3 讨论

3.1 静脉中长导管适用性及本院静脉中长导管使用特点 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简称INS标准)指出,对预期持续1~4周的静脉治疗推荐使用静脉中长导管,同时指出静脉中长导管不能用于持续腐蚀性药物的静脉治疗[2]。静脉使用抗肿瘤药物时,护士习惯选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或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抗肿瘤药物分为发泡剂、刺激剂和非毒性剂,发泡剂如氮芥、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等要求深静脉滴注,不能使用静脉中长导管;刺激剂如达卡巴嗪、依托泊苷、博来霉素等给药时间不超过8 h可以使用静脉中长导管;非毒性剂抗肿瘤药如阿糖泡苷、甲氨蝶呤等可以使用中长导管输注。本调查的252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的患者均符合静脉中长导管使用条件,且其化疗方案大多是14 d或21 d为1个疗程,静脉中长导管可以满足其需要。其中,消化道肿瘤患者留置静脉中长导管为165例,占65.5%,其他肿瘤患者为87例,占34.5%,可能与消化道肿瘤患者较其他肿瘤患者需要静脉营养更为普遍有关,治疗结束后拔除导管,患者舒适度较高,普遍满意度高。

3.2 提高静脉中长导管穿刺与维护技术可以减少静脉炎、渗出、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中长导管的使用及研究国外较多,主要并发症为静脉炎、渗出、堵塞、血栓、移位等[9-14]。本调查中患者留置静脉中长导管的并发症主要是渗血与静脉炎,分别为3.2%与2.4%,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或未发生,原因可能在于:穿刺人员为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师及已经获得PICC置管资格证书的护士;日常维护中,常规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后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这与Catton等[10]报道肝素预防堵管延长使用时间具有一致性;使用正压接头以及酒精棉片消毒;平均带管时间为(22.0±1.2)d,未超过INS标准规定的最长留置时间4周。本研究还发现护士经过严格规范的培训,熟练掌握中长导管维护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

3.3 静脉中长导管可以满足中短期输液患者的需要、节省医疗成本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指南在血管通路的选择与患者的适用征上被称为 “黄金标准”,指南建议血管通路的选择应基于现有的科学数据,理论基础,适用性和经济影响[15]。INS标准规定,中长导管可以留置4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南指出静脉中长导管最长可以留置49 d。本调查中患者带管时间(22.0±1.2)d,医疗成本 350~500 元,假设在所有静脉通路器材都满足治疗且不发生任何并发症的条件下,外周留置针需要更换5~8次,总费用超过中长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价格明显高于中长导管。近几年,为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平均住院日纳入到等级医院评审的条目中,现我国患者平均住院日多为10~15 d,而8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16],中长导管可以满足大部分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需要,节省患者开支,同时在我国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医疗成本、减少政府支出。

3.4 静脉中长导管规范使用探讨 INS标准规定了静脉中长导管适用情况及穿刺和导管维护注意事项。本调查也证明在中短期输液的患者中选择静脉中长导管是安全有效的。Rosenthal等[17]详细介绍了中长导管的置管与维护,倡议应该与PICC一样由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来操作。但是,目前我国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及静脉治疗相关指南[18],各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委员会暂未制定中长导管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静脉治疗行业标准。

[1]Sharp R,Esterman A,Mccutcheon H,et al.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idlines Compar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for Adult Cystic Fibrosis Patients:A 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 Study[J].IJNS,2014,51(5):694-702.DOI:http://dx.doi.org/10.1016/j.ijnurstu.2013.09.002.

[2]Gorski L A.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INS,2011,34(Suppl 18):109.

[3]孙 红,王 蕾,关 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10.018.

[4]赵晓茜,濮益琴.经颈外静脉留置针置入中长导管在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14):59-6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4.059.

[5]雷 玲,唐 辉,付慧敏.不同封管间隔时间对中长导管血栓性堵管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65-166.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3.02.003.

[6]高利红.中长导管静脉输液应用于儿科神经内科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86.

[7]李 艳,夏静雯.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在消化科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0):877-879.

[8]胡明明,沈小芳,顾 平,等.国外中等长度导管的应用研究及启示[J].护理学报,2015,22(12):33-3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2.033.

[9]Caparas J V,Hu J P.Safe Administration of Vancomycin through a Novel Midline Catheter:A Randomized,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J].JVA,2014,15(4):251-256.DOI:10.5301/jva.5000220.

[10]Catton J A,Davies J,Dobbins B M,et al.The Effect of Heparin in Peripher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via a Finebore Midline: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J].Clinical Nutrition,2006,25(3):394-399.DOI:10.1016/j.clnu.2005.10.003.

[11]Masters B,Hickish T,Cidon E U.A Midline for Oxaliplatin Infusion:The Myth of Safety Devices[J].BMJ Case Rep,2014(5):1-4.DOI:10.1136/bcr-2014-204360.

[12]Pathak R,Patel A,Enuh H,et al.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acteremia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idline Catheters in a Ventilator Unit Population[J].IDCP,2015,23(3):131-134.

[13]Romesberg T L.Midline Catheter Use in the 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D].UN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2014:1-58.

[14]Sathyanarayana S A,Deutsch G B,Singh N,et al.Ultrasound-guided Placement of Midline Catheters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A Cost Effective Proposal for Timely Central Line Removal[J].JSR,2014,191(1):1-5.DOI:http://dx.doi.org/10.1016/j.jss.2013.03.047.

[15]O’Grady N P,Alexander M,Dellinger E,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2011[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Prevention,2011.

[16]刘枝国,刘世华.静脉输液质量与风险处理预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7]Rosenthal K.Bridging the I.V.Access Gap with Midline Catheters[J].Nursing,2008,38(3):2-5.

[18]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An Investigation on Patients with Medium-sized or Long Indwelling Intravenous Catheter:A 252-Case Study

ZOU Xiao-chun,HE Jin-ai,SONG Yan-ling

目的探讨静脉中长导管安全性及使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对某肿瘤医院2015年1—12月留置静脉中长导管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置管情况、并发症、置管与维护费用等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252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的患者,留置时间(22.0±1.2)d;共发生并发症22例;置管操作耗时15~40(20.0±2.1)min;置管与维护成本350~500元。结论静脉中长导管穿刺速度快,使用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维护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中长导管;并发症;安全性

R472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0.048

2016-06-23

邹晓春(1980-),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

何金爱(1963-),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护师。

吴艳妮]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