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15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7闫向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悬剂小儿有效率

闫向真

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15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闫向真

目的研究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使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口服)与对照组(150例,使用鱼腥草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发热、鼻塞、咳嗽、咽痛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热、鼻塞、咳嗽、咽痛治疗总有效率(94.4%、94.4%、91.7%、92.9%)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6.9%、70.3%、72.0%)(P<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氨酚麻美干混悬剂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小儿感冒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病毒感染,发病时患儿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如何控制小儿感冒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是保障患儿健康的重要因素。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对3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使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所有的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男80例,女70例;平均年龄(4.3±1.7)岁。对照组男82例,女68例;平均年龄(4.1±1.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儿均符合上呼吸适感染的诊断标准[1];②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并且咽部充血,双肺听诊正常;③所有患儿的年龄均在1~7岁;④所有患儿的发病均<1 d,且未服用任何治疗过药物;⑤血常规检查:WBC<10×109/L,分类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值升高;⑥排除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⑦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均同意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浙江康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031)口服。对照组使用鱼腥草口服液口服。用法均参照药物使用说明书。同时应叮嘱所有患儿的家长,在患儿治疗期间,不得同时服用其他类抗感冒药物,不能饮用含酒精类的饮料。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尿、便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及时记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2]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上有所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及健康水平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8例患儿以及观察组5例患儿被剔除。剩余的287患儿在治疗3 d后均来院复诊,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各症状及体征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过程中无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病因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大多数患儿在发病时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其他常见临床症状为发咳嗽、鼻塞、咽痛等。本研究得出,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的治疗效果较好。

虽然小儿感冒药的特点各异、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也不相同,但是冲剂更适合于小儿服用[2]。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就属于冲剂,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进而产生止痛的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可以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加快血流速度,使皮肤的温度岁血流的流动而降低,进而达到清热的作用。而药物中盐酸伪麻黄碱可以有效的收缩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的情况,减轻鼻塞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可以直接抑制咳嗽,并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所有药物在混合后,药效相辅,并且服用后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只有少部分与血浆蛋白相结合。同时在服用后极短的时间内药效便达到高峰期。起效比较迅速。

由于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没有比较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不采取任何治疗,疾病就可治愈,所以,仅仅从用药的有效率方面来判定药物的疗效是不合理的[3]。在本文观察中可以得出,所有患儿无论在发热症状还是其他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得到缓解,这说明,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感冒药物为M2受体抑制剂 和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4]。但作者认,为在普通感冒药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不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2.

[2]王平,刘川生,朱玲,等.小儿感冒药的研究现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1130-1133.

[3]朱正君,张玉娥,文洁珍,等.玉黄感冒冲剂治疗小儿感冒15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2,34(4):25-27.

[4]陆权,沈鸣,江载芳.小儿流行性感冒的诊治进展.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099

2016-05-09]

065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悬剂小儿有效率
丹皮酚混悬剂的制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小儿涵之三事
波棱瓜子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