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研究

2016-03-05黄灵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孙 健 黄灵谋

(1.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2.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研究

孙 健1黄灵谋2

(1.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2.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习惯。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带来重要改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屡次发生,因此,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营造,为大学生构筑起坚固的网络道德防线,促进其在网络世界里实现道德自律,从而把文明上网当成一种良好习惯。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截止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相比2013年底,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0.6个百分点。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2]。”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他们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引导、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1.涵义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各高等院校以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向大学生系统讲授道德规范,并使其逐渐规范化为自身网络道德需求,从而自觉指导和约束自己网络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3]。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防止网络行为失范,规范网络行为,最终促使大学生形成高尚完美的道德品质。

2.特点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开放性,它是一门开放性的教育学科。其中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能开展多种多样的信息化网络服务,把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教育工作传播者以及相关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这一特点,可以加深对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开发程度,创新具有各种新时代特色的独具吸引力的课程,完善网上道德教育课程信息,方便大学生立足其自身需要进行学习。其次,双向互动性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一突出特点。不同的网络终端用户因生长背景、所受教育不同,具有不同价值观、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他们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这是对人类传统信息发布获取信息的颠覆,网络的这种自由性消除了传统社会中由于空间以及信息传播不及时带来的界限,在现实社会平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4]。大学生可以在各种论坛里,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接受老师的解答指导,从而解决自身困惑。此外,还有一种最新兴起的非实时互动网络教育,它一般是指道德教育传播者通过电子邮件、BBS或者团队博客等来传播教育信息的,这种新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多向的民主交流。教育传播工作者可以针对某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组织大学生进行网上讨论,从而增强大学生在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播道德教育的目标。

(2)网络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5]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教育传播者既可以汲取我们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这一途径,给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也可以结合多种现代化教育方法,使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比如,大学里学生社团群体可以组织开展多样性自主化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络的优势,在学校公共网站里,建设特定的网络道德理论学习模块,给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校平台。另外,在传授这一教育理论时,注重师生互动也很重要,老师们可以在论坛、博客上相互传递重要内容,围绕某一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开辟新型网上师生互动民主聊天室,增强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由于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具有多样化这一特点,教育工作传播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途径,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因此,网络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是现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一重要特点。

(3)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由于被教育群体,大学生的特殊性,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正处在刚跨入成年人这一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着外面世界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在面对各种信息兼具的网络世界时,需要有理性的头脑分辨信息的是非,坚决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特殊性,大学生自身自我判断、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差,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就难以预测,教育成果的大小,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与大学生如何将接受的道德教育转化为自己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工作传播者透过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真实有效的检测大学生的网络教育情况,所以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教育群体,他们自主判断与转化正确知识的能力,会对网络道德教育传播工作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这就是网络道德教育又一突出的特点。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平台,它具有自己的双面性。人们只有在合乎道德规范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网络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便捷人们生活,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否则,它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一个巨大的阻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理性的辨别各种网络信息,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大学生们还没来得及清楚的认识它时,就把大学生们“一网打尽”了。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问题被全社会所关注,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除了社会各界舆论力量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社会里,需要加强自律。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外在监督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主要还是依靠大学生自己的自控力,自我约束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树立规范的网络道德观念。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随着广大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重心都转移到网络上,教育工作者应该紧随其后,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脚步向网络世界迈进,树立新的网络教育理念。网络时代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更改其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与此同时教育传播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也应该相应提升。高校的网络管理,应该集合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促使道德教育可以渗入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营造出一个全面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4.有利于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众所周知,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由于网络参与者可以肆意捏造传播很多不良信息,只有加强科学理论的研究,促使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有深刻的认识,让他们掌握网络行为选择与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让理论和具体实践相互结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也可以反作用于理论,丰富发展理论,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作为网络时代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一族来说,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直接决定着网络社会道德发展情况。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能够促进网络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网络究其本身来说,是无良性作用还是负面效应的。当然,人这一主体的参与使用,各种网络问题不良影响随之产生。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网络道德素质问题,立足我国现代网络道德现状,综合运用法律法规、道德约束、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力量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健康文明上网。

1.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和指导机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道德始终是人类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道德评价始终是舆论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的标示。[9]网络道德构建,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应当是,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网络管制最有效的方式是法治,只有网络立法,才能使网络空间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遵守法律规则,恪守网络规定,并通过法律约束其道德规范,做到网络空间违法必究,确保网络世界的健康发展。

首先,相关部门要完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确保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还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网上行为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网络行为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设立专门负责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引导教育的组织。最为重要的还要加强舆论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社会舆论的力量在解决问题时还是相当有成效的。而法律手段我们只能最终选择。因此,社会各界媒体应当加强在舆论方面的引导作用,用最具说服力的案列教育大学生,使我们的网络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另外,我们应该完善网络约束机制,促使社会各界文明上网,保证人民充分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正面效应。最大限度的限制与化解网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整个社会化。

2.强化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培养的关键在于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使他们可以把外化的道德教育理念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从而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然而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缺乏主人翁意识,把自己当作五花八门网络世界里的一名过客,忽视在网络中的道德规范,随意发表各种网络观点,不注意自己网络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要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网络道德思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在网络世界中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中,要遵守必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要实现网络道德教育更有效的实施,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

大学生应该自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文明规范的网络道德习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对网络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信息污染成为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大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自觉摒弃各种不良的上网行为,要自觉加强自我修养教育,提高自己品质意志,增强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抵御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影响的能力。

3.整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世界开展的精神活动及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网络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技术背景和文化背景,因此,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当只局限于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还应当重视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由于大学生在没有掌握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时,没有办法衡量网络道德的价值,所以在网络活动中遵守网络道德成为难题。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得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是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文化以及网络道德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其中,网络应用技术是网络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网络道德教育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并且告知学生使用网络工具会产生的影响,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由于开放的网络环境,导致网络文化在对我们的影响上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而大学生正处在刚跨向成年人这个特殊年龄阶段,在思维方式还没有成熟,判断力不够强的时期,十分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让科学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御各种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从而积极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

4.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网络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关于道德价值和追求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弘扬和借鉴的。网络道德不可能不依赖任何传统道德凭空产生,更不可能背离传统道德,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传统道德,汲取优良传统道德中的营养,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血液。通过传统道德中优秀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从而具有深厚的道德底蕴。

在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征的前提下,运用现有的网络道德教育进行创新。其中,政府部门应该担当网络道德教育传播的重要角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在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到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科学运用有效的方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学习。通过多种渠道直观形象的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进大学生的认同认知感。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的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运用道德教学、道德表彰文体活动等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活动,从而促进广大学生真正做到文明上网、合理运用网络。

5.学校、家庭、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网络公民,形成文明上网的社会氛围。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社会一切成员的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包括学校、社会,还有家庭的力量。

首先,学校应该承担最为重要的教育责任,在信息环境日趋大众化的今天,由于多数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不具备知识与技能的优势,进而这个责任只能落在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堂上。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环节中,把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纳入对学生的网络教育课程中,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把科技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的问题。其中,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增强教育的时效性。由于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者也要提升自己知识文化素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缩小与学生在网络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提高彼此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效率。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校应该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直接反映出来,这样就使得教育者能更加有效的真实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制定出最符合学生,最贴近实际的教育策略,使得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家庭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担负起引导与监督的责任。家长们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家长要多与孩子做情感和心理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梳理内心的困惑与问题,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没有孤独感。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形成是永久深刻道德。其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引导,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是道德形成期的重要一课。

社会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推动我们道德人格的全面发展。法律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但很多问题不能仅仅依赖法律手段解决,而要借助社会舆论的强大威力。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真正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我们都知道网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的一种,所以网络交往也属于社会交往。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加强网络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遏止非法不良的网络信息污染网络环境。因此,社会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用鲜活的案列教育广大学生群体,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深入人心。

四、结束语

一个国民道德品格高尚的国家是强大的且极具竞争力的国家。网络道德建设是国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网络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趋势,上网是每个公民的必然日常。因此,我们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引导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同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将每一份工作落到实处。让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正确运用网络,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人,从而真正做到规范合理上网,整个社会共同营造出一种文明积极的网络环境。

[1]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人民日报,2015-2-3.

[2]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

[3]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4]陈勇,刘婧.网络道德问题成因探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01):30.

[5](美)杜威著.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7]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8]江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2(2):37.

[9]程世涛.公共舆论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1.

[10]范虹.论网络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UN Jian1HUANG Ling-mou2
(1.Tongji University,changhai 200092,China;2.Baise University,Baise,Guangxi 533000,China)

he popularityofthe Internet changed the human wayofthinkingand livinghabits.Network in tocollege students'study and life bringimportant influence at the same time,alsobringthe ethics and values ofcollege students and other important change,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oral anomie phenomenon occurs frequently,therefore,todevelop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oral education is veryimportan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environment,for college students tobuild up strongnetwork moral defense,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moral self-discipline in network world,thus the civilized Internet as a good habit.

College students;the network;moral education

1009—0673(2016)04—0015—05

G641

标:A

2016—06—05

孙健(1993— ),男,安徽芜湖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黄灵谋(1979— ),男(壮族),广西河池人,广西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

杨欢欢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