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探讨

2016-03-04朱德准

理论观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朱德准

[摘 要]在我国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进行知识创新的一个主要基地,促进各高校教育的快速有效发展是国家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首选战略。各高校应该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存量以及质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所具有的竞争力。高校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实际运营质量,所以,想要提升高校运营质量,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就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具体选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112 — 02

人力资源属于经济社会里面的第一资源,所以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知识创新,在我国社会生活里面占有非常大的地位。高校人才资源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人力资源素质主要取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水平,所以怎样对教师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充分激发人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相适应,同时让教师素质和所教学科相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探讨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和相关选择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体概述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组织单位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之后慢慢累积形成里的相应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型或管理样式,同时高模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人们遵循这一模型开展各种活动,该模型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人力资源具体管理目标、管理程序、具体管理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手段等。该模式可以直接体现和之有关联的具体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同时也是对同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全面总结,该管理模式操作性不能超过思想层面以及管理手段范围,其主要是利用相应的流程图来表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主要是组织单位文化以及内部环境,对某管理对象以及管理理念展开管理。从理论方面来说,其具有科学性,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典型性,同时从实践方面来说,其具有广泛性〔1〕。

2高校人力管理模式相关内容

高校里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指管理阶层通过具体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集中管理整个学校人力资源所采用的的一种实践模式。由于研究出发点以及具体研究对象之间具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具有不只一种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如果从人性假设角度进行考虑,能够把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分别为:承诺型模式以及控制型模式〔2〕。如果从管理所采用的激励手段出发,则能够把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利诱型模式、参与型模式和投资型管理。虽然在对高校所采用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种类进行归纳的时候,各个研究人员都持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可是如果从高校人力资源具体管理目标着手,就能够将高校所采用的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控制型管理模式、承诺型管理模式以及在这两种之间的相应混合型管理模式。下面将主要研究分析这三种管理模式:

(1)控制型模式。利用该模式对学院雇佣关系进行处理的时候,秉持交易以及短期观念对待问题。高校和校园职工之间存在各取所需的关系,校园职工以严格遵循学校全部制度规范为基础,给高校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学校依据职工获得的价值给予职工一定的薪酬,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高校运营成本。采取控制型管理模式的那些高校,主要是利用聘用短期劳动力这种方式,满足学校具体发展需求,在实际管理中,可能不会对短期聘用职工进行岗前培训等,并且完全依据职工具体劳动价值给予报酬,以此来促进学校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承诺型模式。该模式比较重视学校与校园职工之间存在的雇佣关系,尤其注重职工做出的承诺,各高校尽量将职工所具有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使职工能够为实现高效教学目标而不断做出努力〔3〕。采取控制型管理模式的那些高校比较重视职工未来发展问题。高效进行招聘的时候,会严格要求职工自身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从员工到正式上岗这一阶段,学校会给还没上岗的职工提供岗前教育培训,当职工正式上岗之后,学校会不断增加培训力度以及职工教育力度,并且还会制定具体激励制度,保证学校里面的所有职工都可以不断发展以及成长。

(3)混合型模式。该模式属于一种比较中立的模式,是在控制型模式以及承诺型模式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4〕。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体选择因素

3.1学校内部因素

(1)战略目标。所谓战略,就是指导型谋划,可以指导学校完成长期发展目标,所以对学校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学校实际运营以及进行管理的时候,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将总体战略目标当做指导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中和战略相关的理论显示,只有依据学校具体发展战略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种类,才可以将学校组织绩效产生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各个高校在选择采用哪种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学校战略。

(2)学校制度。各个高校制度存在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所采用的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5〕。相关调查表明,高校在选择采用哪种人力资源模式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学校规章制度和高校种类。国内相关经济学家认为,组织惯性会严重影响到该学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尽管有些学校正在慢慢往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方向转变,可是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导致这些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尽量减少管理成本方面。同时,民办学校由于会受到来自生存和市场竞争方面的压力,所以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市场发展和学校学生不断改变的要求,就应该具备及时合理调节现有学校资源的能力;对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学校应该重视职工获得的薪酬待遇和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并且还应该注重减少学校管理成本相关问题。有些学校由于受到国家政府相关制度的扶持,所以,其创新能力和意识以及实际人力资源素质等方面与民办学校相比,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控制型管理模式和承诺型管理模式管理以及控制校园人力资源,而别的类型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利用混合型模式管理校园人力资源。

3.2学校外部因素

(1)社会人才市场具体竞争程度。一般学校都是从人才市场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得本校所需的教育人才,学校获得人才这一过程的难度与人才市场具体竞争程度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6〕。学校在选择采用哪种人力资源模式的时候,必须对人力市场具体竞争程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果人才市场具体竞争程度比较低,那么学校的选择性就会相应的比较大,在人才招聘方面投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招聘到素质比较高以及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同时不必投入非常高的成本就可以为学习效力。如果人力市场具体竞争程度非常高,那么学校招聘人才就会比较困难,并且学校还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增加投资力度,以此来招聘素质比较高以及能力比较强的人才服务于整个学校教育,使职工始终对学校保持忠诚,同时也应该让职工可以长期服务于整个学校教育,通过降低投资经费这一手段,降低学校聘用人才投入的成本。所以,人才竞争程度也会严重影响到学校所采用的人力资源实际管理模式。

(2)教育特征。该特征包含的要素主要是:全部专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改变速度。对于技术密集度非常高和技术改变速度非常快的专业,教这门专业的职工应该详细掌握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应该具备非常高的创新能力,可以和社会市场竞争发展速度相适应。如果是技术改变速度非常慢和技术密度非常低的专业,那么学校应该尽量投入较少的教育成本,给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学校不会对职工技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仅仅要求职工可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3.3别的方面相关影响因素

依据权变理论,各个高校并没有普遍适用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模式,高校里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有效适应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权变理论里面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1)组织其实不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所采用的最佳方式;(2)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采用的不同方式不可以同等有效;(3)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所采用的最好管理方式应该依据学校所依赖的具体社会环境特征来确定,就是指,并不存在可以适用于我国所有学校的一种人力资源模式〔7〕。因此,学校在选择采用哪种人力资源模式的时候,应该对所有给人力资源管理效果造成影响的变量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把这些变量当做挑选人力资源模式的一种基础依据。

对学校选择哪种人力资源模式造成影响的因素还有: 信息结构、学校大小、生命周期以及学校中的文化和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学校大小是指该学校能够容纳的人数。如果学校规模不大,就是指学校人数不多,那么学校内部结构就会比较简单。当学校规模扩大的时候,学校就应该制定比较全面、完善以及正式的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人属于文化产物,所以文化也会对学校选择相应的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造成影响。同时,生命周期会对学校选择何种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带来影响,如果学校的生命周期阶段发生改变,那么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也会改变。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管理模式,各个高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控制型管理模式、承诺型管理模式以及混合型管理模式。而对人力资源具有管理模式的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内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所以国家以及各个高校应该深入研究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模式,不可以统一以及固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降低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复性以及盲目性,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张新.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4,(22):111-111.

〔2〕赵民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及其选择因素〔J〕.大科技,2015,(08):1-1,2.

〔3〕李静萍.浅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159-159.

〔4〕颜霞.解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J〕.管理观察,2015,(02):51-52.

〔5〕常旭,关晶.论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224-224.

〔6〕高婧.试论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因素及其管理模式〔J〕.时代金融(下旬),2014,(01):43.

〔7〕徐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选择制约的因素〔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03):215-215.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