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鹧鸪天》中“钓鱼”意象的一些思考

2016-03-04黄娇娜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沙鸥姜子牙鹧鸪天

黄娇娜(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关于《鹧鸪天》中“钓鱼”意象的一些思考

黄娇娜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前日,在进行高三的诗歌鉴赏这个版块的复习中,遇到了这样的一道高考题。这是2012年重庆卷的高考题,原题是这样的: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第二小题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解析】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其中这第二问,引发了我的思考。家乡父老怜“我”,这里“怜”是“哀怜,怜惜”的意思。他们怜惜的是后面一句的内容。最后一句写道,溪南头的钓鱼台,因我很久没有去钓鱼了,都荒却了。不说自己很久没有去钓鱼了,荒却了钓鱼台,很令人哀怜。反说家乡父老哀怜“我”荒却了钓鱼台。实际上还是表现自己想回去再钓鱼,从这里作者阐明了自己不愿做官的心意。后面的“荒却溪南旧钓矶”与前文的“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遥相呼应,从语脉上来讲是吻合的。作者王寂,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他在给《文伯起书》中写道:“丙午(大定二十六年)冬,某自地官生蔡州,终日兀然,如坐井底,闭门却扫,谢绝交亲,分为冻蛰枯,无复有飞荣之望。”由此可以推断,这首《鹧鸪天》应该是写于此次变故之后,故有“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和“荒却溪南旧钓矶”之说。

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关于“钓鱼”这个意象的有趣的讨论。有的答案认为,这里的“荒却溪南旧钓矶”是用了严子陵钓鱼的典故。而我却认为,古代关于“钓鱼”的意象很多,比如有姜子牙钓鱼的典故,舜帝以渔建德的典故,何以认为此处就一定是用了严子陵的典故而非姜子牙钓鱼的典故呢?

固然,严子陵钓鱼的典故是家喻户晓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他的《行香子·过七里濑》中也写道:“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里的“虚老严陵”就是指的东汉隐士严光,即严子陵。严光不愿从仕,虽得到刘秀的招任,却不贪恋荣华富贵,转而隐居富春山,以渔、耕为乐,自食其力。隐居期间,曾披羊裘钓于富春江边,刘秀闻讯再请,还是不受,终于仙逝于林泉之间。严子陵被世人奉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千古传为美谈。后一进京赶考秀才,路过严子陵的钓鱼台,有感而发:“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宋范仲淹也有诗赞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由此可以看出,严子陵的钓鱼是超凡脱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真正的归隐,是一种“无机之渔”。

而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在民间流传得可能更广一些。姜尚曾辅佐殷纣王,多次劝谏纣王改邪归正。可纣王不但不听规劝,反而听信谗言要杀他。无奈,姜尚来到临近周王朝首都的磻溪,这里是周文王经常路过之地。传说姜太公垂钓磻溪,直钩无饵,离水三尺,愿者上钩。姜太公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钓鱼,他是想通过这种奇特的方式,引起文王的注意。正所谓:“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钓虾与鱼,只钓王与侯。”姜太公最终如愿地钓到了周文王。从此他放下渔竿,重新踏上仕途,兴周伐纣,辅佐周文王成就了千古霸业,并使自己名垂青史,百世流芳。后有白居易《渭上偶钓》诗赞曰:太公“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非常明显,姜太公钓鱼,就是颇有心机之举,目的不是钓鱼,而是钓人,用这种特殊的钓鱼方式吸引文王的注意,最终以钓涉交,以钓成仕。姜尚的钓鱼则是有机心的,有目的的,是为了谋仕而去的,此可谓“有机之渔”。

对于姜子牙钓鱼的典故,我们高中的教材中也是有所涉及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的句子,里面引用了两个故事。其中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诗中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这就是明显的“有机之渔”典故的运用。

故而,从对《鹧鸪天》这首诗歌的解读我们得知,王寂想表达的钓鱼是有机心的钓鱼,即“有机之渔”,而非严子陵的“无机之渔”。王寂在晚年的时候遭遇冤狱,从而让他对为官仕途心灰意冷。他在《三友轩记》中说明之“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物不可为乐。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使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可见他是忘却了巧诈机取之心,真正地做到了“忘机”。

古代关于“钓鱼”的典故颇多,既有舜帝以渔建德的典故,有姜子牙以钓成仕的典故,又有严子陵以钓成隐的典故,还有柳宗元以钓遣忧的典故,具体诗歌当中用了哪个典故,不能够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为个人浅见,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编辑谢尾合

猜你喜欢

沙鸥姜子牙鹧鸪天
鹧鸪天·赤子赋
《姜子牙》中的历史
姜子牙(动漫电影《姜子牙》主题曲)
鹧鸪天·庆“双节”
DEITY DEFYING
沙鸥数点向青天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鹧鸪天二首
心随沙鸥飞何处?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