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03-04朱爱红王宪嵘范振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队指标体系

朱爱红 王宪嵘 范振东

关于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朱爱红 王宪嵘 范振东

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性作用,以自我评估为主线,科学理性地选择多元评价方式,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本校办学特色的学科自我评估机制,是高校学科发展战略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阐述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的基本原则,并从组织机构、指标体系、专家队伍、组织形式、实施程序、信息平台等方面探讨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机制的构建问题。

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组织机构;评估模式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检验、监督和导向作用,是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强有力工具。目前面向军队院校的学科外部评估体系已基本建成,包括院校自愿参加的国家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省级学位办组织的学科评估,军队、军兵种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评估。军队学位委员会于2012年下发了《军队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实施办法》,统一规范了军队学位授权点评估的指标体系、方法程序和结果处理。相比之下,军队院校的学科自我评估工作刚刚开始,大多军队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学科自评体系,普遍存在着内生动力不足、组织机制不健全、方法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拟在梳理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军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

一、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军队院校开展的学科评估实践情况看,由于观念理念、机制体制、专业程度、管理水平、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大部分院校尚未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培训任务建立起制度化、常态化的学科评估机制。

1.指标体系趋同

由于不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主体职能任务不同,学科发展各有其自身特点,理论上各个院校都应从自身情况出发去设计和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但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军兵种院校、不论是学历教育院校还是任职教育院校,各院校基本都采用军队学位办下发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未设置体现本校学科建设需求的特色指标。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保证不同院校的学科建设质量都达到统一标准,但体现不出各个院校的学科建设特色和差异性。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科评估关系院校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院校的声誉和地位,对于如何对接学校内、外部评估体系和标准,还没有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导致很多院校有顾虑。

2.评估主体单一

与地方研究生教育相比,军队研究生教育具有更为鲜明的岗位指向性,学科的生命力同部队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科的建设需求和建设水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队用人单位。但目前军队院校开展学科评估时,评估专家以军队院校专家为主,部队专家所占比例很小,地方高校同行专家和专门机构的专业评估人员尚未作为军队院校评估主体出现。评估主体的单一,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评估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

3.评估手段滞后

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教育信息管理和评估,是教育评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信息技术自有的标准规范也对评估系统开发和数据填报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军队院校采用的全军统一配发的学科评估数据填报系统,虽然经过多轮磨合完善,初步实现了自评报告和佐证材料提交功能,但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还不够好,与军队标签和水印系统的兼容性还有待提高,数据上传和自检功能还不够简洁通用,数据有效性、真实性检验及学位点之间数据比对等相关功能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的基本原则

学科自我评估是军队院校根据国家、军队相关规定,通过收集各种信息,对学科建设水平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和评估。军队院校在开展学科自我评估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

学科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在评估目的、评估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加客观且具多样性,后者则比较封闭但具针对性。军队院校应在坚持内部自我评估核心方向的前提下,重视跟踪研究国家一级学科评估和军队学位点评估等外部评估机制在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与外部学科评估有机衔接,在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时间、评估结果与反馈、评估结果处理等方面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统一体;同时充分认识外部评估的重要作用,主动参加社会影响大的外部评估。共同构建以军队院校为主体、上级主管部门为主导、专业评估机构为辅的新型学科评估体系。

2.水平评估与成效评估相结合

学科建设水平与学科发展历史、条件投入及学校综合实力等因素紧密相关。学科自我评估如仅仅评价学科现状水平,则会出现建设时间长、基础好的学科始终排在前列,而基础差、建设时间短的学科排在后面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些部队建设急需、基础薄弱的特色或新兴学科,评估结果并不一定能客观公正地展示该学科的广阔发展前景。因此除了水平评估外,还应重视成效评估,通过统计各学科在两次评估间隔期内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的变化,得出学科建设水平提升或降低的相对速度,并以此判断学科建设的成效和发展势态,既有利于调动目前暂时处于弱势的学科参与学科评估和建设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实现学科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军队院校特色办学和特色发展。

3.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

由于很多院校在开展学科内部评估时简单照搬学科外部评估的做法,忽视了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在角色、地位及职责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从评估内容上看,大多数都是针对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的综合评估,如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指标,而针对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开展的专项评估相对缺失。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应坚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有机结合的原则,从自身评估目标和需求出发,合理构建评估内容体系,突出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要素。如军队院校可结合学校年度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分别开展针对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学术、条件建设的专项评估等,对学科建设中某一要素进行深入诊断。

4.学科评估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学科自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一种质量监控手段,对学科建设具有指挥导向和激励促进作用。军队院校应将学科评估和学科后续建设有机衔接起来,通过评估切实查找学科内涵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把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改进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后续建设;其次,军队院校还应将学科评估和学科建设投入有机衔接起来,在不考虑投入的情况下孤立看待评估结果的排名有失公允,应在评估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投入少的学科加大建设力度,真正将评估结果作为学科绩效评价与投入的重要依据,激发各单位开展学科内涵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军队院校应将学科自我评估与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有机衔接起来,对于部队需求小、人才培养条件严重不足的学科,从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予以合并或撤销,推进学科动态调整和优化布局。

三、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机制的构建

建立完善的军队院校学科自评机制,就是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指标体系、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先进的信息数据平台。

1.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制度标准,是构建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体系的必要条件,而学科自评组织机构的缺失或不足恰是当前军队院校学科自评体系的短板。根据军队院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和地方高校经验和做法,可以考虑成立以下三种类型的军队院校学科自评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全军或军兵种级专门的学科评估组织机构,为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提供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该机构可单独设立,也可依托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设置。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学科评估的相关法规,制订学科评估机构的资格认证标准和评估专家的资格认证标准;负责军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学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接受军队院校提出的学科评估申请,组成评估专家小组,组织和实施评估。

二是军队院校成立专门的学科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可以单独设立,也可设在教学评价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职能包括:制定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评估策略,制订学科自我评估办法和实施方案;负责学科信息的日常维护和收集监测,系统规划和组织实施学科自我评估;跟踪指导评估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总结自我评估的先进经验。

此外,待条件成熟时,可允许通过军队评估机构资格认证的地方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承担军队院校的学科评估工作,把通过军队评估专家资格认证的地方评估专家吸纳到评估专家组中。

2.指标体系

军队院校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军队院校学科自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不仅要符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还要体现军队院校自身学科建设的特点,更要顺应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需求。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需求导向原则。自我评估为诊断式评估,是对本单位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根据本单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目标定位、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设计指标,真实准确地考察学科建设的目标达成度[2]。如学校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领域,学科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对“学科方向”的评估,在“科学研究”的二级指标设计上,也要注重与学校发展战略相关的数据选择。部队服务是军队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军队院校的学科声誉,应增加体现部队服务成效的指标比例和权重,将专利成果转化率、部队满意和认同度、学生毕业发展情况等纳入到指标体系中,丰富其学科内涵。

二是分类评估原则。学科差异性是高校学科内部评估不可回避且难以兼顾的问题。国家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之所以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高校参评学科的建设水平,主要是因为它是基于同类学科的评价和排名。而军队院校的学科自我评估是对学校的所有学科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既要真实反映不同学科之间基础实力的差距,又需充分考虑学科差异性,尊重各类学科发展和评价的自然规律。为解决这一矛盾,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针对不同门类的学科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如工学与军事学就应有不同的指标体系;而对于同一学科门类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科,指标体系可以相同,但评价标准应能体现差异性,如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军校学科自评不宜设计太多不同的指标体系,而是应该尽量采取同一指标不同内涵数据收集的方法,既保持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也能充分体现学科差异,并赋予一定的校方主观引导的意义。

三是凸显特色原则。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工具,要引导学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格局。军队院校在设计学科自我评估的指标体系时应增设更多的体现军兵种特色、办学定位特色以及区域特色的评估指标,如海军院校可设置一些海军级观测点,如省级、海军级优秀学位论文数量,省级、海军级学位论文抽查情况,省级、海军级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省级、海军级创新团队等。此外,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突出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重点考察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师资力量、创新实践等内容;同时还应关注毕业生发展质量,评估学生毕业后对任职岗位的适应性、发展性以及在部队建设中的贡献度,通过对学生毕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监测、分析、反馈,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紧贴部队需求。

3.专家队伍

学科自我评估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仅依靠客观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学科的本质和内涵,在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达到的层面上,具有知识和经验的评估专家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4]。在目前追求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背景要求下,如何准确提炼学科优势特色、深刻分析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专家队伍是不可或缺的。

专家队伍由学科专家和评估专家构成,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学科专家主要承担理清学科内涵和特色,概括出能够反映学科学术水平核心标准的职责。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军队院校中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也不断发展,进行学科评估时,除了本学科的专家外,还应包含相邻相近学科的专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成果使用单位专家,由他们对包括社会、部队服务和学术道德在内的学科声誉进行全面评价。评估专家主要负责全面考虑评估标准的社会性、稳定性、国际性、统一性等因素,将学术标准细化、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为评估标准的完善和评估的具体实施提供机制保障[3]。由于学科评估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评估专家中既要有掌握评估理论的教育学专家,也要有数据分析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为推动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向专业化发展,军队应重视专业评估人员队伍的建设。

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军队院校在遴选学科自评专家队伍时,应尽量扩大专家来源渠道。不仅从本校选择,而且要多从其他军队院校、地方高校聘请专家,同时增加评估专业人员和相关行业、部队的专家,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科评估专家库。专家的遴选可委托军队专门的评估机构或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由其根据申请学校的评估要求,兼顾考虑申请学校的类型、层次和特色,从导师信息库中遴选专家。

4.评估模式

自我评估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军队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程序。鉴于学科评估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院校应树立全程、全方位和质量意识,并将这些意识贯穿于学科评估始终,不断创新评估理念。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简化流程环节,强化目标管理思想,提高工作成效。

对院校而言,每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位是不一致的,应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按照诊断式评估的要求,分层分类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并统筹考虑国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专业认证等多种评估方式,灵活采用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等多元化的评估方法[5]。

在制定评估流程时,应坚持网络通信评审和实地集中评审相结合。评估前期通过军用网络或者专门为学科自评建立的网站将学科评估材料发送给评估专家,在经过专家初步的审查和意见反馈之后,组织专家组进校集中评审,根据网评意见,重点针对学校的学科发展现状、学科布局结构、学科发展规划等进行评价。院校根据评估结果召开决策会议,提出整改方案,形成评估分析报告,并进行评估结果的使用与跟踪。

在选择评估时机时,可以考虑教学评价与学科自评相结合。根据新一轮军队院校教学评价工作的指示精神,军队院校每个学年末都要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学年自评。考虑到教学评价和学科自评在评价内容、专家队伍和实施流程上的相交性,可考虑在开展教学评价的同时同步组织学科自评,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评估工作人员和评估对象的重复工作,提高评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将学科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结合,在国家、军队组织学科评估的年度,重新制定评估方案,确定参加外部评估的学科范围,对那些不能参加外部评估的学科组织学科自评。

5.信息平台

当前网络技术和智能决策支持理论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各个领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工作也应当积极利用这些领域的最新成果,建立智能化的评估信息平台。

一是各个军队院校应建立学科评估信息系统。首先,构建学科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在总框架设计上,应能够对接院校内部的各类相关信息平台,同时还能对接国家、军队相关部门的信息平台。这就要求信息平台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应符合学校数字化校园的统一规范要求,以便实现相关学科信息数据的无障碍迁移和共享。其次,构建评估管理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应能对学科信息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挖掘等操作,并能实现学科状态的预测预警。系统应具备数据上传和下载功能,可将学校每次学科自评形成的新数据,通过军网上传到全军学科信息数据库中;同时也可以随时下载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的数据库信息。这样既可方便各个院校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减轻报送评估材料时的负担,同时也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二是建立军队学科评估信息平台。为实现军队院校学科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有机衔接,保证学科评估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可以借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经验和做法,在现有数据填报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建成基于军事训练信息网的军队学科管理与评估信息平台,按学科数据资源特点建立标准数据结构和标准数据接口,建立全军学科信息公共数据库,将全军所有与学科建设评估工作有关的数据资源内容衔接,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合理规划和组织,并通过提供的数据接口形式与已有的信息系统相接。不仅实现军队组织的学科评估工作与国家各类学科评估工作、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工作的有机衔接,不断建设与完善全军学科信息公共数据库;同时实现军队学科信息公共数据库与军队研究生招生数据库、军队研究生学籍数据库、军队学位论文数据库、军队研究生导师数据库、军队研究生学位数据库的同步更新,实现相关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深度融合,以及数据流层面的自我关联和支持。

[1]黄宝印,徐维清,郝彤亮.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102-104.

[2]黄文峰.构建我国学位点评估标准的若干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54-156.

[3]赵嵩.常态化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机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7):12-15.

[4]朱永东,张振刚.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学位项目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以田纳西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64-68.

(责任编辑 赵清华)

朱爱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训练部教授,烟台 264001;王宪嵘,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科研部讲师,石家庄 050084;范振东,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硕士研究生,烟台 264001。

10.16750/j.adge.2016.04.008

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课题“军队院校学科自我评估体系研究”(编号:PLA142009)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军队指标体系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