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需项目”高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调查

2016-03-04唐广军唐继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特需专业学位

唐广军 唐继卫

“特需项目”高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调查

唐广军 唐继卫

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为调查对象,以项目《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为主要文本,调查分析了这些学校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特色。调查表明:“特需项目”高校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起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培养特色。指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就业和实践环节、服务需求与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并对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工程硕士;“特需项目”;培养特色;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为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学位授权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11年开始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即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申报和评审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了63所高校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这些试点高校也简称“特需项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项目的试点工作以5年为期,实行动态管理[1]。试点高校已于2014年接受了国务院学位办组织开展的中期检查,首批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已毕业。“特需项目”高校试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培养过程是否有特色?这些都是政府和社会所关切的问题。

63所“特需项目”高校中,培养工程硕士的高校有26所。如果按照试点的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计算,80个授权点中有43个属于工程硕士的相应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占比在一半以上。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量大面广,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和代表性。基于“特需项目”背景和授权体系结构上的特点,笔者选择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需项目”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工程硕士培养状况,试图以工程硕士为窗口回应多元利益主体对“特需项目”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的关注。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选取

本研究选取26所“特需项目”高校进行调研,按照学校代码顺序分别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邵阳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昌吉学院、淮阴工学院、合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上海电机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大连民族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西京学院等,这些学校都是办学水平较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覆盖的专业领域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物流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安全工程、动力工程、水利工程、纺织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航天工程、地质工程、控制工程等23个。

(二)调查方法与研究过程

以“特需项目”案例高校于2014年12月向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提交的《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并辅以“特需项目”试点单位联盟2013年和2014年的年会材料、中国知网(CNKI)2011年以来收录的涉及“特需项目”的文献,在详细梳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挖掘各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要素特征,提炼归纳这一群体学校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特色,指出其不足,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三、主要发现

26所“特需项目”高校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南、四川、浙江、新疆、江苏、安徽、福建、河北、江西、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重庆、辽宁、陕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高校的办学定位都是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一定特色,其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等13所高校还先后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些高校充分利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所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通过“特需项目”这一新的动态授权方式直接从专业硕士生培养开始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点带面,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

坚持把“服务需求”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处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要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对工程科技人才则有多样化、结构化、层次化和普遍性、战略性、特殊性的需求。事实上,在我国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模一直处于首位,这表明就业市场对工程人才有着巨大的、稳定的需求。工程硕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的重要群体。“特需项目”高校在项目申报阶段即对工程硕士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能力和途径进行了充分论证。从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服务需求已经在“特需项目”高校中形成共识,成为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准确把握“高层次”、“应用型”的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对工程硕士“高层次”的培养定位既有来自高校内部的学科逻辑,也包括服务需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服务需求的外部驱动力是决定性因素。因为从“特需项目”高校自身分析,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工程硕士教育属于研究生教育范畴,是这些学校举办的最高层次教育,它代表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联系更为紧密,理所当然更受重视,其“高层次”定位则是必然的。从服务需求的角度分析,也必须定位于“高层次”,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工程硕士能力素质提出的要求,否则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被淘汰。对工程硕士“应用型”的培养定位主要是和工学硕士相区别。相对于工学硕士而言,工程硕士培养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衔接更为紧密,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与就业领域的有机联系,减少传统范式“褒虚文、贬实事”的侵蚀[2]。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回归工程”以来,强调工程教育应以服务工程实际为宗旨,认为“工程硕士学位是一种最适合于工程职业的学位”[3]。而相对于本科工程教育而言,工程硕士的学术性要求更高,尽管是面向职业领域,但是强调在不丧失学术性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性,是在更高的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研究“特需项目”高校培养方案可知,虽然表述各有差异,但这些高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的把握都比较准确。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特需项目”高校结合院校实际和服务的行业需求,采取不同方式创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融等多种模式,核心载体是校内外专业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核心机制是“双导师制”,从招生录取、课程教学到学位论文均体现出关照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

1.探索竞争环境中吸引优质生源的有效招生机制

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质生源。“特需项目”高校招生规模小,在知名度、研究生教育办学积淀等方面均与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存在不小的差距,且没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在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从招生机制分析,各校结合校情,形成了三种有效吸引工程硕士生源的招生机制。一是在研究生报名前,通过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提高学校知名度,或者到生源高校定向宣传本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二是在调剂录取阶段,在招生调剂平台上投放广告招揽生源,或者与培养工程硕士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联系接纳其落选生源;三是加大招生的激励机制,对一志愿报考和从其他高水平大学调剂来的优质生源给予入学奖学金。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考生报考前派出导师,分成若干小组到有关高校进行招生宣讲;邵阳学院等高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宣传招生信息;浙江万里学院录取的研究生100%获得新生奖学金;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领域在复试时引入企业专家参加,有考生在复试现场就与企业达成实习意向;长春工程学院采取免除研究生学费、为研究生配备专用计算机等优惠政策吸引生源,2014年在全国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收了60人,超额12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指标。

2.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指南和载体。“特需项目”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安排有两个特点:一是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矩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即从培养目标开始推演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把对工程硕士毕业所要求的能力从多个维度进行细化分解,成为可定义、可操作、可评估的能力体系,进而设计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培养,且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职业需求导向,通过比照相应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与考试要求,直接引入对应的课程与模块,或重新设计新的课程使之适应认证与考试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融合,直接满足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需求和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学生在工程领域的就业竞争资本。如山东交通学院设计了分层次、分模块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工程硕士的职业化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服务特殊需求职业能力导向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第二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领域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三阶段四训练,专业实践不断线”的实践教学计划,从集中到分散、共性到个性、基础到综合,全过程突出对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在2014版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技术基础》列入选修模块,为研究生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提供了有效的衔接途径。南昌工程学院水利工程领域2012级研究生中,一半的研究生已取得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3.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实践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线和核心,稳定的、专业的实践基地是保障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与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互动的耦合过程[4]。“特需项目”高校在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基地建设路径上,主要有“深化”和“拓展”两种方式。“深化”是在原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提升建设层次,使之适应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拓展”是根据试点工作需要,直接建设硕士层次的实践基地。不论是“深化”还是“拓展”,其核心都是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协作,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如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全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予以立项和支持,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依托此项目,每年都与有关企业联合申报建立一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提升了工程硕士实践基地的建设层次和水平,为工程硕士实践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上海市相关政策支持下,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企业合作建立了4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另外与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合作建立的风电与创新实践基地还被列为上海市研究生海外实习基地。大连民族学院在2012年获批建立的“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民族院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提供了高效的载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原油田与重庆科技学院联合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将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企业储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对进工作站实习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每月700元的津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的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为重庆科技学院选派优秀企业导师的同时,对实习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还提供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5]。

4.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对工程硕士培养的支撑作用

当前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学科边界,越来越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在应用的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现代工程问题的应用情景越来越复杂,需要运用问题导向的思维、多学科或者是跨学科的知识予以解决。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工程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工程硕士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基于学科划分的传统院系,除了与行业企业合作外,还要注重发挥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生培养功能[6]。南京工程学院发挥学校“首批培育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功能,用以培养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团队等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如恩泽生物质与精细化学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该领域4个北京市创新团队吸引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5.建立校内导师培训制度和双导师运行机制

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最可靠的保障。“特需项目”高校主要是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开展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校内导师的培训和柔性引入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对校内导师进行政策、业务培训是提高导师指导能力的一项重要机制。导师培训的内容有: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政策和管理实践、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导师指导指南、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和任务、具体的招生与培养策略、本领域的培养标准等,旨在通过这些培训全方位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采取柔性引入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的方式可以弥补校内导师在实践方面的欠缺,也丰富了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的内涵。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生,在各个培养环节分工合作,构成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双导师运行机制。如湖南工程学院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加强导师培训,鼓励校内导师到相关企业锻炼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沈阳工程学院为新任研究生导师举办“科学道德宣讲会”,并向导师发放《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等图书。重庆科技学院重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通过加大工作绩效考核力度落实企业导师的指导任务,并给予企业导师每人每月500元的研究生指导津贴。淮阴工学院以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探索建立双向联动的“校内导师组+企业导师”模式,校内教师申请研究生导师资格须以有企业导师配伍为前提,研究生入学第一周就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了“双导师组”,形成了校企双方导师全程参与招生及培养过程的“双导师组”运行机制[7]。

6.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多样、真题实做

学位论文是实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不同于工学硕士的是,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特需项目”高校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主要是依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年提出的《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试行)》,按照产品研发型、工程设计型、应用研究型、工程/项目管理型及调研报告等五种不同形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类和评价。在学位论文选题来源方面,主要强调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二是来源于产学研合作企业的实践问题,其他来源则作为补充。在学位论文指导方面,倡导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指导,校内外导师之间指导角色的定位和平衡根据论文选题来源的不同而不同。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要求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江苏理工学院环境工程领域组织研究生加入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如2012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全部来源于实践单位的生产过程和工程实际,使学位论文工作既贴近生产一线,又不失研究生层次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工程领域2012级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也是全部来源于航天制造领域的工艺难题。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领域推行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研究生专业实践,由校企导师共同拟定电力系统工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工程硕士的研究课题,既促进了企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培养了研究生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构建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8]。

7.采取国际化战略培养国际化水准的工程硕士

国际化既是全球化时代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拓展视野,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也能够增强毕业生在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部分“特需项目”高校采取国际化的战略举措来培养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如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领域通过海外访学项目培养风力发电行业的国际化人才,瞄准“风电强国”瑞典,与该国的哈姆斯塔德大学合作定制“风电与创新”研究生培养项目。依托风电企业,使电气工程领域硕士生通过3个月的海外访学达到专业与创新齐驱、技术与文化并重的培养效果,2012级多达70%的研究生参加了海外访学项目。合肥学院利用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关系,搭建国际合作育人平台,一方面请国外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另一方面选派环境工程领域的优秀研究生到德国开展短期游学。

8.建立和完善高覆盖、高激励的奖助体系

奖助体系对研究生具有保障和激励功能。“特需项目”高校在奖助体系设计方面,主要是在国家和本省奖助政策的基础上设计、制定适合本校校情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学金、招生奖励、学业奖励及其他各种单项奖励,总体特点是覆盖面大、激励强度高,激励研究生向“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方向发展。厦门理工学院助学金覆盖面为100%,奖助金额生均超过1万元/年,电气工程领域还积极争取行业领先的当地企业为研究生设立企业奖学金,获得企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三分之一以上。合肥学院设立出国(境)留学奖学金,奖励面是同届在校生的40%以上,为赴韩国或德国的研究生每人奖励1~2万元人民币;还有企业主动为合肥学院环境工程领域硕士生设立企业奖学金——“安徽合大环保奖学金”,奖励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工程硕士,第一名奖励2万元,第二名奖励1万元。

(三)加强与专家组织和同类高校的联系,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领导下的专家组织,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专家指导和咨询职能,并接受政府委托开展评估等工作。“特需项目”高校主动邀请工程专业学位教指委专家对试点工作予以指导,包括试点项目申报、培养方案把关、导师培训、项目中期评估等;积极参加工程专业学位教指委组织的研讨会并参与课题研究,期望通过理论探讨来更好地指导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工程专业教指委组织的2014~2015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课题评选中,8所“特需项目”高校申报的16项课题获得立项,立项数占全部132项立项课题的12%。

联盟是实现同类高校间竞争与合作的有效机制[9]。为促进各校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建立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特需项目”高校自发在2013年建立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联盟。在对外联系方面,通过联盟与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建立密切联系,表达各校在试点过程中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内部管理方面,建立年度会议制交流工作经验,发布工作简报互通信息,建立分组使相近、相同专业领域的试点单位实现更加深入的合作,建立联盟理事单位轮值机制提高联盟成员高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2014年召开的联盟年会,63所“特需项目”试点高校围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育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等主题开展了广泛研讨,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服务需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竞争与合作而言,“特需项目”高校联盟更多的是一种合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提高了各高校的试点共识,提高了人才培养项目试点的实施效果,并使试点高校在学位授权审核的博弈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

四、政策建议

本调查主要依据试点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中期考核总结报告》开展的,更多问题和具体细节还有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从而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总体而言,“特需项目”高校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和优势,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企情和社情的培养特色,但差距和不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在招生就业环节、实践环节、服务需求、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特需项目”高校应坚持试点工作“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指导思想,根据中期考核专家反馈的意见持续提高试点工作质量,在人才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主体意识,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一)基于考核情况开展持续改进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使“特需项目”应运而生,为应用型院校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大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特需项目”实行的是以5年为期的动态管理,将“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和试点工作实施质量决定是否继续授权”。因此,从近期看,“特需项目”高校要根据中期考核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整改和持续改进,加强与同类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资源投入,夯实服务需求的办学基础,加强教育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度,探索增强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路径和策略,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的后期验收,为学位授权制度改革积累经验,为应用型院校培养高水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辟新路子。

(二)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中长期看,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发布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对新时期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与路径进行了系统设计,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发布的《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行业企业需求的多样性要求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需求,形成“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特需项目”高校要在摸清需求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加强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制度保障,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视招生复试环节,加大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力度和深度,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方式与合作育人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在育人实践中形成自身的培养特色。

(三)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标志着国家顶层设计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明确和强调培养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主体。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综合素养、实践训练与能力等方面研究制定了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家标准”,为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和授予学位提供了标准。“特需项目”高校应增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构建和完善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和就业质量追踪调研,在内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质量文化。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2]章丽萍,孔寒冰,陈子辰.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21-28.

[3]PAUL P J,JOHN V G,CAMPBELL L S,et al.Master of engineering:a new MIT degree[C].ASEE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1993:58-61.

[4]李晔,王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83-87.

[5]干勤,柏伟.服务特需职业导向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庆科技学院“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14-18.

[6]孙也刚.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1-4.

[7]张有东,陆中会,王颖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机制研究——以淮阴工学院“特需项目”的实践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4-17.

[8]刘化君,李先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属性及途径——以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领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16-21.

[9]许庆瑞,何秋琳,李晨,等.我国工程教育联盟的建构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6-10.

(责任编辑 赵清华)

唐广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北京 100084;唐继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培养处处长,北京 100816。

10.16750/j.adge.2016.04.001

2014-2015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课题“‘特需项目’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研究”(编号:2014-JY-011)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特需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思扬作品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