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03-04刘明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量蛋白尿肌酐

刘明明

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明明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情况及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4062例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A组, 2879例), 微量白蛋白尿组(MiA组, 857组), 大量白蛋白尿组(MaA组, 326组)。比较三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病程、血压、血糖、血肌酐、血尿酸以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 并观察所有患者微量白蛋白及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A)和大量白蛋白尿(MAA)的发生率分别为21.1%(857例)、8.0%(326 例);MiA组BMI、腰臀比、病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发生情况、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等临床指标与N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A组病程、收缩压、高血压发生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视网膜病变发生率、FPG、2 h PG、HbA1c、TC、血肌酐、eGFR、血尿酸等临床指标与N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A组病程、FPG、TC、血肌酐、eGFR临床指标与Mi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病程长、年龄大、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高尿酸血症、高脂血脂特点, 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有多方面的严重代谢紊乱。多因素联合控制糖尿病患者各项代谢指标可有益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难以治疗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表明,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白蛋白尿期的每年进展率为2%~3%。其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分析大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情况及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62例2型糖尿病患者, 男1822例,女2240例。糖尿病诊断符合WHO 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尿路感染、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肝脏疾病、急性代谢紊乱者。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将患者分为三组:无白蛋白尿组(NA组, 287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iA组, 857组)、大量白蛋白尿组(MaA组, 326组)。

1.2方法 采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胰岛素使用情况、血压、BMI、腰臀比。采集空腹静脉血, 化验FPG、HbA1c、TC、TG、HDL-C、血肌酐、血尿酸、2 h PG;应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eGFR;留取随机尿测定尿蛋白/肌酐(ACR);根据眼底照相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正常白蛋白尿(NA)肌酐水平<30 mg/g;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30~299 mg/g;大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300 mg/g。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分别为21.1%和8.0%。

2.2MiA组BMI、腰臀比、病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发生情况、视网膜病变发生率、FPG、2 h PG、HbA1c、TC、TG、HDL-C、血肌酐等临床指标与N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A组病程、收缩压、高血压发生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视网膜病变发生率、FPG、2 h PG、HbA1c、TC、血肌酐、eGFR、血尿酸等临床指标与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A组病程、FPG、TC、血肌酐、eGFR临床指标与Mi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

注:与NA组比较,aP<0.05;与MiA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BMI (kg/m2) 腰臀比 病程(年) 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 高血压NA组 2879 26.7±3.6 0.92±0.06 6.2±6.4 130.3±21.6 78.8±12.2 66.6 MiA组 857 29.4±3.5a0.99±0.05a7.9±6.7a150.8±22.6a83.7±13.8a78.5aMaA组 326 24.8±4.4 0.89±0.05 14.8±8.6ab165.8±27.6a85.3±11.5 89.6a组别 胰岛素使用 视网膜病变 FPG(mmol/L) 2 h PG(mmol/L) HbA1c(%) TC(mmol/L) NA组 22.5 38.6 9.3±2.7 15.9±5.6 7.6±2.3 5.28±1.15 MiA组 31.9 56.7a10.8±3.5a18.8±5.8a8.3±1.9a5.62±1.21aMaA组 58.9a78.5a12.1±3.7ab19.6±5.2a8.9±1.7a6.37±2.20ab组别 TG(mmol/L) HDL-C(mmol/L) 血肌酐(μmol/L) eGFR(ml/min) 血尿酸(μmol/L) NA组 1.89±1.36 1.27±0.27 66.5±26.7 96.5±24.5 318.7±75.6 MiA组 2.25±1.59a1.26±0.35a75.7±30.0a92.6±29.3 320.9±74.2 MaA组 2.33±1.25 1.38±0.54 115.9±32.0ab77.3±28.8ab338.0±91.5a

3 讨论

目前,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本研究中, 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水平、血压与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发生均相关, 这与其他研究一致。有研究报道, 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病程达5年以上,其尿蛋白增长速度为每年10%~20%, 10~15年后进入糖尿病肾病阶段, 严重影响疾病进展[2]。相关研究均显示强化血糖可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发生的相对风险, 可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益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发现, 高血压会使肾脏中、小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结构发生改变, 在肾小球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从而加重糖尿病肾病的病情。

综上所述, 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病程长、年龄大、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高尿酸血症、高脂血脂特点, 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有多方面的严重代谢紊乱。多因素联合控制糖尿病患者各项代谢指标可有益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1]付冬霞, 崔海滨, 许金秀, 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3):237-240.

[2]沈玉莉, 杨毅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1):60-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18

2015-10-19]

116011 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微量蛋白尿肌酐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