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向市县扩张,地方电视新闻节日如何抓住机遇

2016-03-03刘璇

中国记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用户

刘璇

内容提要 “互联网+”时代带来互联网媒体自身剧烈竞争的同时,也压缩了传统电视的空间,倒逼传统电视不得不革新和转型。对传统电视整体来说,这是传播渠道和内容平台的一次危机,但对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来说,这或许是争取内容增值和观众拓展的一个转机。

关键词 地方电视 用户下沉 本地化 内容增值

一、新媒体“用户下沉”,会无形中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发掘空间

新浪微博等的最新发展情况表明,用户向县市的“下沉”,已经成功地为新媒体市场开疆拓土。作为地方电视新闻从业者,不能只看着他们喝酒吃肉,也应当看到自己有分一杯羹的机会。在当地民众不断被变成新媒体“用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来消除各种不确定性,进而实现行为的合理陡,他们对资讯的需求必然会被刺激和唤醒。可以预见,能连接民众生活、有助于了解周围环境和提高认知、判断、决策能力的本地新闻资讯,会越来越被倚重。而在当前的管理环境和操作条件下,最适宜承担这项功能的,无疑是地方电视节目。

首先,新媒体的市场和用户“下沉”后,亟需能满足县市用户需求的内容,来维持平台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在这些内容中,综艺节目、电影、音乐、游戏等可以跨地域、跨时空甚至跨文化的垂直领域,没有太大的差异性,都可以统一提供,也是可以替代的;本土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却因其自身的差异性和接近性,不具备跨界传播的显著要素,反而具有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其次,尽管新媒体来势汹汹,在县市里,电视依旧是当地民众了解本地新闻资讯、获知本土信息的最重要平台和可信赖渠道,其地位一如既往无人能撼动,电视的用户规模也远高于其他媒介平台、社交产品。这也是很多新媒体在县市推广营销时,选择与当地电视台尤其是知名电视栏目进行合作的原因。

再者,作为在当地深耕多年的地方电视台,做“本土内容”无疑是强项。他们在做地方电视新闻时,更能了解当地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和相应的信息需求。

最后,通过新媒体对低线城市市场和用户的“发掘”,地方电视新闻可以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更陕捷地发现当地的新闻热点,然后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对这些热点进行“加热”,提供更加具有深度的内容,把一些不甘于在新媒体上“浅尝辄止”的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电视新闻节目中来。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发展推动的市场和用户“下沉”,同时也推动了因需求增加而导致的本土内容“上浮”。就低线城市目前的媒介发展现状来说,新媒体与电视媒体之间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更像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二、做新媒体暂时还做不到的

当然,这些被新媒体挖掘出来的对视频和新闻的需求,并不会天然地落到兼具“新闻”和“视频”两要素的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头上。地方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市场里精耕细作,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尽可能匹配用户需求。而要把握好本土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就需要了解本地观众的习惯需求,在接近性上下功夫,在服务性上做文章。

比如做新闻时采用“望远镜式”的新闻视角,即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带领观众眼光所触及的地方,一定是可视范围内,但观众又不知道的新闻事件。所谓“可视范围内”,一般是电视台所在的地级市的区域面积。因为在此区域内,观众从心理上会认为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发生在身边的事、熟悉的地点,会让观众产生较强的参与感。

同时,“望远镜式”不是“平面镜”,不是“哈哈镜”,制作新闻时不夸张、不炒作、不浅薄,致力于纵深挖掘事实、传播真相。真相只有一个,观察角度却各有不同。地市级电视台不具备中央级、省级卫视的资源,但多年办台经验积累了广泛的本地信息源,记者在深挖新闻时也可以细致入微并具有持续性,能够以“望远镜式”的新闻视角呈现给受众真实、全面、客观、准确、平衡的本土热点新闻信息,满足目标受众对发生在身边事的心理需求,实现较强的参与感。

地面频道山东齐鲁电视台便有过成功的案例。该台《每日新闻》“为民办事”板块,每天一期,通过推选主持人为代言人,帮助老百姓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他们的困难。记者或新闻节目虽然帮民众解决的不一定是什么大事,但捕捉到了新闻点,因为它关系百姓的利益,突出了服务性。节目通过维护民众利益、反映民众心声、呼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宁和正气等精致的叙述、精彩的镜头和精辟的点评,实现凸显社会关怀的目的,塑造市民的主流价值观念,进而打破传统新闻节目就事论事的模式,赋予新闻节目更多的文化内涵、人文关怀及社会意义。当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一度成为山东省内收视率最高的节目。齐鲁电视台台长徐龙河曾将这种成功概括为:经营上下沉、下沉、再下沉,做透本地的市场。内容上贴近、贴近、再贴近。

不管媒介形态如何变化,新闻事实仍然是人们了解社会环境、满足好奇心、提升认知能力的第一要素。低线城市的受众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跟互联网高地的一线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的今天,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更应该坚守信息阵地,向受众传达真实、具体、有血有肉的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服务受众。

研究表明,受众对发生在当地的、与自己日常生活、投资消费的有关信息尤为关注,如房改政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城市建设规划、市场物价变动等,在这些因区域性带来差异性的领域,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大有可为。

部分地方台已经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如南通电视台于2011年开播《热线帮帮帮》,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2年开播《这里是新闻热线》。这些栏目把政府的工作重点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群众答疑解惑、受理投诉、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城市建设,实现政府和社会、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应努力做好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敢于碰真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搭建对话的空间和平台,让相关各方在对话中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目前的管理环境下,这些事情刚刚开始“下沉”的新媒体暂时还做不到。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则可以很好地承担本土主流媒体的角色,对可能引发误解的事件主动回应,通过舆论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彰显主流价值观,不割裂社会共识,化解偏激情绪,进而消解网络传播中的“偏激共振”,破除焦虑情绪下的“谣言法则”。

三、用户“下沉”为何对地方电视是一次转机

目前,大多数地方电视台节目结构整体失衡,形态单一。影视剧以多集联播的方式占据日间和晚间大部分时间段,以绝对优势主导荧屏,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数量少,而且只穿插在早、中、晚三个黄金时间段,边缘化明显。

地方新闻节目内部构成也形式单一。日播节目基本上是以本省新闻+天气预报+本地消息为主。节目中主持人除了用严谨规范的语言播报基本的消息内容之外,很少切换播报语言样态,与观众的交流感很弱。

节目形态也相对单调。即便省级卫视也基本上多是消息类新闻节目,自办常态栏目很少。另外,各电视台在节目中对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的运用还不到位,很多节目只是在末尾加入简单的微信“摇电视”环节和官方微博发布,虽然看似加大了与受众的互动,实则并没有真正起到扩大节目影响力的作用。

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当前电视媒体的考核、激励机制,相比市场化新媒体而言,有很多不足。地方电视新闻栏目常常遭遇成熟人才流失、优秀人才难以引进的问题。另外,留守的一些人员又存在缺乏竞争意识,知识老化、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这些外部体制机制问题和内部职业能力问题,一直制约着电视新闻类节目质量的提高。

“限娱令”和“限广令”推行后,评论类新闻节目兴起,但从整体上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访谈等节目几近缺位。而这些恰恰是离当地民众最近的。

而微博等新媒体之所以能完成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的扩张和活跃,是因为它足够“接地气”,汇聚了电影、旅游、美容、教育等诸多当地的生活化内容和本地化话题,与微博诞生初期在一线城市推广、风行时的“高大上”气质,已经相去甚远,倒是与地方新闻的气质契合。地方新闻事件一般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务,本身具有生活化、社会化特点。

不仅如此,地方新闻还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低成本有效资源。地方电视台应该抓住这一有效资源,整合优质力量,办一两档优质新闻栏目,并结合当地特点,给节目贴好个性化标签。扭转当前地方电视台在电视新闻节目竞争中几近失语的局面。

中国国情虽有不同,但在低线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的过程中,本地化内容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被凸显。相应的,在信息资讯的竞争版图中,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嬗变机遇。尤其是在新媒体越来越向低线城市“下沉”、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有可能是新媒体浪潮下地方电视台难得的一把“保护伞”。它进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分发”,实现内容的增值和节目品牌的传播;退可以在地方电视台正常播出,守住新闻节目自身在电视平台上应有的位置。无论进退,一个优质的地方电视新闻节目都可以更加便捷、更加密切地重新确认、连接自身和本地民众之间的联系。而“连接”,正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和功能之一。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用户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注用户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