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闻”新作:地市报文化副刊的拓展之道

2016-03-03曹素素

中国记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旧闻副刊温州

曹素素

内容提要 全媒体时代,新闻版面更易同质化,精心策划各类特色文化副刊,无疑成为提高地市报内容核心竞争力的新选择。如何拓宽文化副刊的报道题材,广开选题之源,为内容产品打上独有烙印?本文结合作者在《温州晚报》文化副刊《印象城市》的采写经验,从选题策划、报道操作等层面谈全媒体时代地市报文化副刊的拓展之道。

关键词 文化副刊 地市报 特色

一、立足本地自然人文特色——广开选题之源

于一座城市而言,多姿多彩的地方历史、典故、人文和风情,是其独有的资源。于一张地市报纸而言,如何挖掘城市背后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广开选题之源,调动读者对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年的情感记忆,成为地市报文化副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强调地域特色,注意文化的探究和民俗的追寻,将尘封的历史、散落的典故、遗失的记忆,以及非遗文化和景观风物重新拾掇,满足读者对这一方水土的依恋感和自豪感,这正是一家报纸有生气的重要体现,也成为报纸文化副刊选题挖掘不尽的宝藏。

(一)非遗之问

温州古老习俗源远流长,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印象城市》于2009年推出体现传统文化传承的系列报道“温州非遗”,记录温州在非遗领域的突出成就,以及温州部分非遗濒临消亡的现状,这组系列报道获得2009年度温州新闻奖报纸专刊一等奖。

在温州,瓦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保留为研究浙南地区陶艺发展提供了鲜活史料。笔者在采写《塘河边不灭的窑火》一文时发现,瓯海仙岩当地有一个窑场的瓦当很特别,温州很多地方的寺庙和古塔翻修用的仿古瓦当瓦片都出自这里,甚至远在福州的白塔寺、台湾的一些寺庙都来这里采购。但因为烧制花檐的行当既累又脏,不但找不到接班人,更有污染环境的弊端,年轻人纷纷转行,大多数窑主年事已高。

于是在《塘河边不灭的窑火》文章后面,笔者以此追问:“仿古花檐的生产,市场前景已看好。何不在处理好污染的前提下,予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呢?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焕发其生机,同时结合仙岩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条件,若能与旅游观光挂钩,岂不更好!”

这篇报道出来,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直到今天,还依然有人关注这个话题。2015年6月23日,腾讯大浙网一位编辑来电,询问当年这批瓦当师傅的下落,希望继续关注这个话题。这说明,一个题材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就会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二)文化之旅

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那些曾经的流行值得记者去关注。笔者曾先后采写《周宅祠巷飘出的青春之歌》《学外语,说“勤奋”》《《音乐之友):一个时代的“伴奏”》等具有文化底蕴题材的报道。

《周宅祠巷飘出的青春之歌》一文,从温州电大的历史背景讲起,通过《欣喜:电大走入人们的视线》《见证:他历经一代电大教师的艰辛岁月》《亲历:她成为第一代电大学子的骄傲》《摇篮——各界精英从这里走出》等多方位视角,带领读者走进那代人的青春岁月,将那个年代的夜校情景和普通知识青年对知识的渴求呈现在读者面前。

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温州广播,有一个绕不开的词语——《音乐之友》。笔者在《(音乐之友):一个时代的“伴奏”》一文中,以“一天二三百封来信;他们成了听众的偶像”“一气呵成的热爱:广播之外的人和事”“每次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广播歌选》一纸风行”三个经典片段,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呈现林这、梅冰、郑奇芳三个人物的不同人生轨迹。

(三)生活之“源”

生活环境的演变,是历史题材的重要内容,从中可窥见一个城市变迁的源头。

温州水系发达,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个原本“楼台俯舟楫,水乡小桥多”的城市早已变了最初的模样。关于河道,时政类报道大多侧重于其治理上,缺少人文思想的呈现。笔者在《苍凉一眸:那些消失的河道》一文中,特地采访了三位有代表性的温州老人。通过他们的讲述,看到曾经的温州“五月龙鼓咚咚声,初一开始小南门河的龙舟就开始开赛”“有农民开船到附近的河道里捞淤泥,作为田间地头的肥料”“河边,是孩子们的乐园……拿出家里的竹笼,或用竹竿装上个破袜子,撩起裤脚在水边捞这些叫做‘白闪鬼的小鱼”。文章将河道与城市文化以及市民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联系起来,撩起不少市民对这座城市河道的记忆和思索。

理发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如今却有了另一番景象。笔者在《顶上春秋说“伟光”》一文中,将温州市第一家国营理发店——“伟光”作了一个特写,述说这个国营店隐没在改革开放潮流中的必然。有故事也有反思,文章因此较有嚼头。

(四)写变迁中的遗憾之思

城市在变迁的同时,也带来无可挽回的遗憾,将这种对遗憾的思考展现给读者,也是地市报副刊的职责所在。

《寻访鹿城“九山”中的“失踪者”》一文,讲述了温州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尴尬处境——曾经拥有其他城市少有的九座山的园林城市,却因为用地紧张,轻易牺牲掉了其中几座小山,这是城市快速发展留下的遗憾。报道推出后,被备大媒体转载播放。

《寻找温州老城墙》一文,以“城墙,记录世事沧桑”“城墙,筑园筑路抗战了”“城墙,发掘又掩埋”,几个城墙消亡的片段,掀开老城墙鲜为人知的历史。最后以“城墙,并没有消逝”,告诉世人关于城墙以另一种形式存活着,以倡导人们对历史遗物的保护和重视。

“报道者对情感性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即使想要抒情,也将它隐合到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报道的文字背后。”报道的客观中立是只对现象作详细、具体记录,给读者以自己思考和评判的空间。但对一些发展中的败笔,我们的描述是客观的,但立场是批判的。让读者看到现象背后的隐患,或是辉煌表象背后付出的代价,以提升读者对城市的理性认知和价值判断,这正是地市报文化副刊作用的体现。

二、找准报道切入点——以小见大以旧“焕”新

广开选题之源后,如何找准报道角度,以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也是摆在地市报文化副刊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笔者认为,对旧题材进行巧妙的新闻加工乖口挖掘,适时而作,通过小视角、小现象、小主题等方式,以小见大以旧“焕”新,从旧闻中引发的新闻便会源源不断涌出。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有效宣传,又为后世留一份翔实的文史参考,其意义深远。

(一)以贴近群众的小视角切八

笔者在《印象城市》中寻找那些读者感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将视线聚焦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上,抓住兴趣点,让读者产生共鸣。

温州人的“订婚六样”由来已久,当年在温州人嘴里,“吃糖了吗?”“糖金杏吃了吗?”此类与订婚“六样”有关的善意招呼用语中,流露出温州习俗根深蒂固的思想痕迹。不仅现在,早年温州订婚也是繁琐而隆重的。于是笔者采写了《温州“订婚六样”,喜庆传千年》,文章开头就先引入温州市作家、鹿城区作协主席吕相国先生在他的温州方言小说《巷弄夹儿里的天空》中所述,勾现一段温州人定亲送“六样”的情景,让读者倍感亲切。

这篇报道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提炼主题,贴近生活,引发读者共鸣。

(二)透过生活中的小现象呈现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在于收集材料,为后一个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在于表现新闻事实,是对前一个阶段所作的升华。”

20世纪80年代末,传呼机,这个别在腰间的小玩意,是新富们追崇的时尚装备,是胯下“本田王”“皮鞋尖顶衬衫硬领”的小伙子们追女友的必备装备。在《还记得你呼我吗?——十年风光传呼机》一文,通过“开通伊始/吉祥号码卖到一万五”“放号排队/一个位置就值三百元”“传呼小姐/忙得上厕所部没时间”“个体经营/一天就能赚上几千元”这些初听让人咋舌的故事,呈现传呼机在温州曾经的辉煌。但随着“手机登场/寻呼消逝如大海退潮”,传呼机日薄西山。记者在采访中下足功夫,一个看似庞大的题材,经过梳理使报道得到客观和完美呈现。

(三)寻找雅俗共赏的小主题立意

专题报道的题材自然是越大越好,但切入的角度最好设计巧妙,甚至可以选择一个小主题,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自行车,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之一,是一代人的记忆。笔者以自行车为题材,写作《自行车时代的温州往事》,以“生意奇好的租‘车店”“灵巧结实的温产首辆自产自行车”“一票难求的计划票时期…不要‘老土而要比酷”这四个经典片段,描写自行车不同阶段的历史和由盛及衰的发展脉络。自行车虽是一个小切口,但它所呈现的是一代人最鲜活的记忆,一个曾经“两个轮子走天下”的历史。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和接受新知的步伐加快,许多过于静态的文化副刊常常在报纸的创新改版中被拿掉。文化副刊中那些相对枯燥、冗长的稿件,如何让读者耳目一新,快速找到感兴趣的“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借鉴了新闻小视角、小现象和小主题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深化报道、引起共鸣、吸引读者的目的。

猜你喜欢

旧闻副刊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春日田家
5G不仅仅是快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且从旧闻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