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也谈媒体人的逃离与坚守

2016-03-03王君超

中国记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闻业传媒业工作者

王君超

一、变化的新闻业

美国著名的传媒教育机构波因特学院的创立者纳尔逊·波因特(Nelson Poynter)有一句名言:“宁做报纸编辑,不做世界首富”。在我国,《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新闻教育家范敬宜先生的名言也广为人知:“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

新闻职业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尊熏,不仅因为大众传播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和赖以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且也由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诚如韬奋新闻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储瑞耕所说:“正是一代又一代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闻队伍英勇奋斗,忘我工作,乃至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维护了鲜明的‘社会良心形象。正因为如此,我们一代又一代优秀新闻工作者赢得了全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但是,21世纪的新闻业却成了一个被看衰的行业。进入新千年后,报纸发行量持续衰退,并面临着可能消亡的更大危机。这一危机经过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的理论阐述,“报纸消亡论”的阴影迅速弥漫全球报业。随着世界各国的报纸不断说“再见”,纸媒面临着“冬天来了,春天还很远”的严峻局面。据2012年美国最大的行业市场研究公司IBISWorld的调查显示,“报刊发行业”在美国正在衰落的行业中位居第四。

其实,呈现颓势的不仅是纸媒。曾经是传统媒体中“强势媒体”的广播、电视也正经历着全行业的衰退。2009年,推特上“失败的CNN”的话题开启了“电视危机”的讨论;2013年,英国商业内幕网站创始总编辑(Business Insider UK)吉姆·爱德华(Jim Edwards)喊出了“电视已死,并且有统计数字来证明”的口号。有专家对此评价道:“电视的收视率会持续下降”“上推特是比看电视的更好选择”。据《国际财经时报》(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报道,2015年6月,美国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听/收视率持续走低。2014年美国有线电视的收视率下降了9%,是2013年收视率跌幅的3倍和2012年的4倍多。

二、媒体人如何选择

就传媒业来说,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传统媒体被“看衰”,由此引发媒体人出现一定的“离职潮”;从好处看,传媒业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的是择业自由,传媒人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历史地看,一个“大时代”的来临,总是要伴随着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电视黄金时代,就有大量的报人为了“触电”而告别纸媒;进入2l世纪,在网络门户走出“寒冬”,网络媒体魅力独具之时,又有一批纸媒人“弃报触网”。

盘点近年来媒体人离职的情况即可发现,他们真正脱离媒体圈的并不多,大部分是离开传统媒体加入新媒体。比如,《南方都市报》原总经理陈朝华出任搜狐副总裁及搜狐网总编辑;央视经济频道原副总监郑蔚加盟爱奇艺出任首席信息官……也就是说,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离职者,大多并非逃离了传媒业,而是转岗转到了新兴媒体;而更多的传媒人对新闻业选择了“坚守”。这是中国传媒业嬗变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并非从今日始。早在1994年,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原主编朱光烈就预测:“当信息高速公路这颗2l世纪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现在这类可爱的大众传播工作者,也将化为泡沫,不复存在。”时至今日,这个预言部分地变为现实——社交媒体上的“大V”呼风唤雨,持证上岗的新闻工作者反倒自嘲为“小编”。“公民新闻”与“主流新闻”博弈,也是当下中国传媒业深刻嬗变过程中的“新常态”。

尽管如此,传媒业并未因此失去魅力。相反,危机往往孕育生机,变数往往意味着活力。在这个传媒变局的大时代,如果看不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消彼长的一面,就很容易迷失于狄更斯所说的“失望之冬”。若此,受损失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判断力和事业发展的功力,而且也危及整个新闻业的命运。对此,笔者曾在2014年给出这样的建议:“没有离职的媒体人请稍安毋躁,‘别让那些离职高论给忽悠了;已经离职高就的,恳请‘且行且珍惜。毕竟前路漫漫,无论社会还是传媒界,变局都在持续。”

三、展望2016:走向融合天地阔

“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我们已经身处融合文化之中”。2006年,美国媒介分析家亨利·詹金斯的这句话,已经预示了传媒工作者的未来走向。在媒介融合策略已经成为“顶层设计”,整个传媒业正在走向“深度融合”之际,每位新闻工作者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大卫·多明戈(David Domingo)认为,媒介融合包括四个维度:整合的新闻产品、多才多艺的专业人士、多平台的传送方式和积极的受众。在当前的语境下,“多才多艺的专业人士”即国内新闻界所说的“全能记者”。早在几年前,《杭州日报》《潇湘晨报》等国内一些都市报的新闻电头上,已经出现了“全媒体记者xxx”的字眼。2014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的“两会e客厅”融合新闻实验,也已实现了报纸记者和视频主持人角色的自由转换。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记者走进网络直播间或者“云后台”,启动新闻职业的新模式。

今天,“融媒体”风生水起,一个崭新的、富有创意的媒体创业平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据教育在线网站统计分析,“传媒人士”被列为“2015中国最热门的十大职业排行榜”的第4名。理由是:“伴随互联网的勃兴,新媒体不断涌现,传媒行业目前八才需求出现多样化和市场化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传媒业受众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受众的20%,电视观众超过9亿人,预计每年还会以一千万户的速度增加。随着国内行业准入许可度的加大,外资公司进入传媒业数量将越来越多,传媒行业的人才竞争与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角色转换需要技能的支撑。1998年,美国波因特学院将“新闻能力金字塔”归结为10个板块,其中除了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还增加了计算能力和技术能力。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融媒体”的工作环境所需要的记者素质远不止这些。如何在媒体“流程再造”的同时重塑自己,是未来媒体人在事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深思熟虑和起而行之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新闻业传媒业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试论融合发展语境下文化传媒业的新路径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