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6-03-03冯淑文周俊波

关键词: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冯淑文 周俊波

(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初级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冯淑文 周俊波

(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初级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反复诵读课文,领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及其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涵丰富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领会作者在文中寄托这种社会理想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背诵《凤栖梧》《密州出猎》

二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带领大家继续欣赏桃花源。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黑板上这几个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

把书打到《桃花源记》,思考第二道复习题:本文共有五段,每段都写了什么?(指名说)

六、探究新知

1.第一段主要写了渔人发现了桃花源。他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色?

指一名同学来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考虑这个问题。用书上的原句回答。

发现过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复前行,欲穷其林。

见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一段写的是桃花源的外景,给人的感觉很美,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做了铺垫。

2.第二段主要写了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他见到了什么?通过渔人见到的,能体现出桃花源里的人们生活环境怎样?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齐读第二段,边读边考虑这三个问题。

见到的:土地平旷,屋舍……并怡然自乐。

生活环境:美丽富饶,和平宁静。

生活状况:安居乐业,自由快乐。

这样的生活在当时封建社会是没有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足为奇了。

3.第三段主要写了渔人在桃花源听到的。渔人听到了什么?通过听到的,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第三段。

听到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人间隔。

(1)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

体会:写出了桃花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从而表现了对暴政乱世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向桃花源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向桃花源人介绍了外边的朝代更替,战争频繁和人们遭遇的疾苦。

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介绍后,对外界世事变化之大,感到惊慌,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为之叹息。“叹惋”渗透着桃花源中人对外界乱世中人们的感叹与同情。

(3) 这一段中,两次写到桃花源人用酒食招待渔人,其正真用意是什么? 同桌交流。

反映了桃花源内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生活安定富足。

4.第四段和第五段主要写了渔人离开后,再访求桃花源的经过。都有谁再访求桃花源?他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不复得路”或“未果”又说明了什么?自由读一下这部分内容,思考这三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

再访桃花源人员:渔人 太守 刘子骥

各自的目的:渔人初访桃花源是偶然的机遇,出于好奇的心理,没有什么目的。带领太守所派人员再访桃花源,可能是为了讨得奖赏。太守派人访求桃花源可能是猎奇,也可能想侵占这个地方,也可能鄙弃黑暗社会想隐居到那里。刘子骥是“高尚士”,他访求桃花源可能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

说明了:桃花源很神秘,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也说明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充满了无奈。

5.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仙境呢?为什么古往今来许多人宁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呢?

(1)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当时57岁。他目睹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相。陶渊明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他对当朝者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

(2)桃花源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和谐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桃花源有民风淳朴、热爱劳动、敬老爱幼、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这既是作者理想的社会蓝图,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心声,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宁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

6.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经过的描写,反应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7.质疑。

8.写作特点,学生和老师一起归纳。

(1) 层层设疑的写法。

A 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令人生疑。 B 进入桃花源的情况令人生疑。 C 桃花源之景令人生疑。 D“不复出焉”的经历令人生疑。F 最终没能有人问津的结局令人生疑。

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将本文写成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2) 详略得当。

(3) 言简意赅。

七、小结

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把它写成文章,不少于400字。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再造“桃花源”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